午饭的时候,姜鱼墨跟姜鱼林照旧是在书院的餐厅,那张他俩常用的饭桌用饭,饭食都是车夫去给热好的,不用他们自己去忙活。
谈起罚站之事,姜鱼林只一句话便让姜鱼墨肝火大动。
隔着老远,还在热着饭的张平就听见远处传来姜鱼墨怒气满满的一声吼
同样是迟到,凭什么你不用罚站?
姜鱼林皱眉道你小点声
顿觉失态的姜鱼墨放低了音量,小声跟他说凭什么啊!我在外头站的脚都酸了,现在还疼着呢!凭什么你不用罚站,这不公平。
没什么不公平的,我跟夫子说我昨夜看书忘了时辰,早上起晚了所以迟的到
可我也是这么说的啊!姜鱼墨同学表示很委屈。
一听这话,姜鱼林抽了抽眼角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
怎么不信?怎么不信?鱼林哥你是不是看不起我,看不起我的成绩。其实姜鱼墨自己也不信,但话说的太死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你说得对,你说的都对姜鱼林懒得跟他这个刚掉牙的孩子争辩,索性也不听,只顾着顺着他说。
一听这话,姜鱼林扁了扁嘴,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啪嗒啪嗒往下掉。
你怎么哭了
你欺负我
我没有
你有,你就是有
姜鱼林一阵头大,旁边吃着饭的几个同学巡着声都往这边看过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以大欺小呢。
有同学忍不住开口劝他这位同学,人与人之间本应和睦相处,夫子也教导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位同学你可要好好学习
姜鱼林看着他的眼睛,认真的说道这是我弟弟。
那人又接着说弟弟也不啥?弟弟啊,不好意思哈,那你自便。
再不哄就真成众矢之的了,姜鱼林无奈地开口好了,别哭了,都是我的错,等下学了我给你买糖人吃,你上回不还跟我要吗?
一听这话抹着眼泪的姜鱼墨,一抽一抽的开口用…用你自己的零花钱买…吗?
对,用我的看着更多人的目光射过来,姜鱼林只好妥协。
那…那我要两个他还是一抽一抽地哭。
姜鱼林沉了沉声,眯了眯眼睛,吓唬他道得寸进尺?
姜鱼墨丝毫不惧,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夫妻本是一体,我还有个媳妇儿。
姜鱼林撇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四周,小声说亏你还是个成了婚的人,大庭广众之下闹腾,你也好意思?
我为什么要不好意思,你别忘了两个,要两个。
行,两个就两个,回去不许再提这事儿姜鱼林行颇为肉疼,他弟这是摆明了就要坑他。
他的零花钱也不多啊!本来还想留着买几本杂书的
他这个弟弟就是个祸害。
下午放了学,俩人顺道儿捎张平一程,在成华大道卖糖人的摊子旁停了车,姜鱼墨挑了两个个最大最贵的大号糖人,一手一个,欢欣鼓舞的攥手上,回去跟她媳妇儿一起吃,能宰他鱼林哥的机会实在难得,不能放过。
瘪了钱包的姜鱼林心疼不已,这两个糖人竟然要了他10文钱,都快够他买块新的墨锭了,哪知道坑完爷爷又坑哥的姜鱼墨又开口。
鱼林哥哥你不吃吗?
姜鱼林硬着头皮回道我换牙
那你给姜雨妹妹也买一个吧!我跟我媳妇儿你都买了,只不给她买,她知道了会伤心的
好…买说出这两个字的那一瞬间,他好像感觉心在滴血。
于是俩孩子进门以后,姜鱼墨攥着俩糖人直奔房间,姜鱼林则是拿了根小猴子糖人进了他妹姜雨的屋。
姜雨此时正学着宫商角徵羽的法门拨弄琴弦,难得看到她哥进她的屋,于是立马起身。
哥哥怎么想起来进我这屋?
姜鱼林从伸出拿着糖人的手,侧着头说道给你。
姜雨愣了愣,印象里她哥从不会给她买东西,难不成是浪子回头、良心发现、洗心革面、幡然醒悟、昏镜重明了?
她摇摆着身子,忸怩的问道哥你今天怎么想起来给我买糖人了?
姜鱼林借口说道路上瞧见了,瞧着这小猴子可爱,想着你不是属猴的吗?就买回来了。
本以为最起码能得他妹子脸红心跳一声感谢的,姜鱼林看着她的脸有些期待。
不曾想一听这话,他妹子姜雨的脸色立马黑了。
姜鱼林
这又是个啥情况?他又说错话了?
只见姜雨脸色由黑转青复又变白。
她朱唇轻启,才说道
哥,虽然我是年底出生的,当时马上就该过猴年了,但好歹你就这一个妹妹,起码你行该记一下,我是属羊的不是属猴的,你可真是我的好哥哥。说到最后一句,她像是从牙缝里硬生生憋出来的一样。
姜鱼林尴尬的挠挠头是吗?那可能是我记错了
姜雨直勾勾的看着他,看得他实在是不好意思,于是赶忙扔下一句小雨你快点吃,别化了,说完,人就跑没影儿了。
手里捏着糖人的姜雨
快十二月的天,要是真化了才叫稀奇。
而姜鱼墨那屋就不一样了,俩孩子依旧是一块儿坐床上,晃荡着小腿,不过这次吃的不是她奶送来的甜点,而是她小丈夫给买的糖人
没几天就是腊八了,不得不提一嘴,姜家是个实实在在的地主阶级,他家不但地多,粮食多,种的粮食的种类也多。
这些粮食的最终买家一般都是家里地不多,或者是不种某种粮食的买家,若是这批粮食直接卖给粮贩,那必定是有亏损,所以他家自然是有粮店的。
而腊八是他们一朝子民,上至官僚,下至黎民百姓都会过的一个重要节日。
腊八是要喝腊八粥的,关于腊八粥,各地区所用材料不一,根据口味,还有甜、咸之分。
于是针对于腊八这个节日,他姜家粮店特别推出了一款腊八粥特供混合杂米。像传统的腊八粥的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
为了跟别家区别开来,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加了红豆,绿豆,压扁的黄豆,蚕豆,高粱,籼米,糯米,还有粳米,一共是二八十六样。
要凑齐这些米可不是个容易的活儿,毕竟他们家常吃的米无非就那么两三样。材料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只需要按着比例混合,保证煮出来的粥味道好,而后再定价就可以了。
价格自然是要比传统的腊八粥米高出些,不然他家必是要被别的粮店群起而攻之,不过这个法子也只能用一回,等明年估计各大商铺就要开始争相效仿了。
挡人财路就等于杀人父母,就是这个道理了。
这米打出来的名号就叫腊八特供十六谷米,还没开始售卖,都能够想象得到这款十六谷米的火爆。
除了喝腊八粥以外,还要祭祖,泡腊八蒜
尤其是祭祖,敬神供佛,祈求庆祝丰收,自然是其不变的主旋律。值得一提的是,姜家祭祖并不是在鹤溪县的姜家,而是要回到姜家嫡支所在的鹿鸣郡。
姜老爷年龄大了,姜二爷又是次子,不是说次子不能去,有长子在必是要以长子为先的。更何况他也不大爱出远门,只能由姜大爷这个长子跑一趟了。
好在他家在郡里也有粮铺,索性带上一批十六谷米去卖,全当是试水了。
关于腊八,如果非要说这个节日的起源,相传是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故又被称作佛成道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还有种说法,是百姓杜撰的传说。据说当年有位皇子被人构陷落难,饱受牢狱之灾,当时正值寒天,这位皇子看见牢里有黄大仙出没,于是从黄大仙溜走的洞里找出了一些红豆、大米、小米等七八种五谷杂粮,他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便美名其曰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皇子平反之后出了牢狱,登基为皇,平定天下,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姜大爷初五从家出发,在初六傍晚到的鹿鸣郡,他先是将带来的十六谷米送去铺子里,才又去的姜家。
嫡支一脉早已给他准备好了干净的厢房,休整了一夜之后,初七他又去郡上花了六两银子,预定了三牲:全猪全鸡全鱼,叫晚上之前送到姜家。
其余一应事物概是由嫡支准备的,嫡支这边光他们这一辈的便是三房人,人口更多,最大的堂哥连孙子都抱上了。这四代人加在一起起码得有小二十人,是他们鹤溪县分支的一倍还要多。
十二月初八早上,姜家嫡支十九人再加一个姜海共二十人,全部到齐,男人在前,女人在后。
祭祖开始后要保持庄严肃静、禁止嬉闹、追逐,由嫡支的姜家大房大爷摆设好香案,他便充做司仪,又安排好其余宗亲代表先到场准备。
他先是焚香明烛,而后鸣炮。表示祭祖仪式开始,请人员入场。
由姜家十岁左右的两名男童一人端盆一人端方巾,盆里盛放的便是净水,方巾便称之为净巾。所有参加祭祖人需依次净脸、净手,随后用方巾擦净。
当然,净脸只是意思意思往脸上扑两把水罢了。
等所有人用完净水,两名男童退下,主祭族长,也就是嫡支一脉姜家的老太爷,由族人搀扶,以红灯笼为前导,在陪祭的陪同下,一起步入祠堂,又是鸣炮。
嫡支大房姜大爷双手捧香高举至天井,颂曰:宣武十三年、鹿鸣郡姜姓子孙敬迎列祖列宗受祭拜,子孙就位,说完又到香案插香,再次鸣炮。
姜老太爷上前呈三牲,献八宝以及一应果品佳酿,案桌两边摆放花篮,又点燃两只红烛。
维宣武十三年,值腊八。姜姓族人,谨以果品佳肴、三牲之仪,致祭于始祖墓前,凭吊始祖姜公讳氏人。
告慰列祖列宗曰:宣化二年,始祖自白鹿洞村发徙,辞别故土,长途跋涉,迁此立村,迄今计一百余载!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昌隆繁盛,家兴族旺,一应子孙,皆谨记始祖教诲,事业有成,和谐美满。诸多成就,全仰祖宗之功德,护佑后世之昌隆也。今怀念祖宗之大德,万世不能忘怀!
此乃先祖保佑之功德。先祖厚泽,福佑子孙。余常念始祖之恩德永垂。今全族齐聚,祭奠始祖。沮水盈盈,桥山苍苍;古柏凝翠,春花吐芳。告慰我祖,敬献心香。大礼告成,伏维尚飨!
老太爷向始祖神像作揖后三拜九叩,再陆续由男性族人长幼有序进行祭拜,再就是女性族人,包括女儿、媳妇皆有序祭拜。
礼毕
祭拜完祖先,下人呈上熬腊八粥的生米,支好锅架,又请族长夫人,也就是姜家嫡支老太太亲自动手熬腊八粥,盛好放在桌上,众人有序取用
如此,到这里祭祖才算是结束了。
虽然姜海不是郡里人,更不是他们嫡支一脉的,不过他们旁系一脉素来是会经营。尽管在县上生活,却比嫡支过的还要好,倒也没人给他穿小鞋看不起他。
此时他与姜家嫡支的几个同辈兄弟正彼此交流着自己的生意经,随后又开始胡天侃地的说着自己听来的各种京师小道儿的消息。
鹿鸣郡毕竟离京师近,只一天的路程,有什么消息了也不意外。他们聊到当今天子广寻名医,又聊起最近京师不知怎的开始盛行裹脚之法。
一开始是老大姜潮开始的话题。
不知怎的,近来裹脚之风在京师突然盛行起来,称是小脚尖尖,三寸金莲。我听说,京师有才子还作诗赞称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还有说六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屧红托里。
姜海皱了皱眉,很是不屑这京师才子都如此荒唐无度,竟拿女子的脚来做诗,真是有伤风化。
这算什么,一双金齿履,两足白如霜的说法都传到咱们郡里来了,还有人赞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啧啧,真想见识见识这三寸金莲的小脚是何种姿态?老二姜沐提着酒壶的把儿,一边喝着酒一边在脑中臆想。
不止呢!我听说青楼里还有唱《濯金莲》的。
濯罢兰汤雪欲飘,横担膝上束足衣。起来玉笋尖尖,放下金莲步步娇。踏罢香风飞彩燕,步残明月听琼笛。几回宿向鸳被下,勾到王宫去早朝。这些个人,也不知是有几个脑袋,嫌不够砍还是怎的,竟然敢把皇宫都带上老三姜汶一口喝尽杯中酒咂咂嘴随后又摇了摇头,像是想到什么。
几个兄弟互相看了看彼此,一阵坏笑
对于这几位堂兄弟说的话,姜海不敢苟同,他看了看自己的脚,想想他们刚说的三寸金莲以及四寸银莲的说法,食指和拇指不直觉的开始比划三寸是有多大。
等比划出来他又犯愁,三寸什么的怕不是骗人的?她闺女的脚都不止三寸,若是真长了个三寸的脚,那人还怎么走路,可不就残了?
没等到初九这天,姜海便出了城,在城外的客栈住了一宿,总算在初十这天赶到了家。
跟家里人一块儿吃了个晚饭,姜大爷和江大太太回房之后,便跟他媳妇儿说起了裹脚的这事儿,他觉得稀奇。
跟姜大太太说起的时候,她正为他宽衣。
听自己丈夫说起这事,姜大太太不以为然。她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子爱美也属于正常现象。《墨子》:楚灵王好细腰,其臣皆三饭为节.《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汉书·马廖传》:传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可见,古有楚王爱细腰,如今多几个喜欢小脚的也是正常,三寸什么的怕也是传言,不可信,不可信。
这番话一说出口,倒是得了姜海的赞同,夫妻二人达成共识。
相公若是不解,明儿个我去贾教习那里去问问,她走的地方多,看得也多,对于女人内闱之事知道的比我清楚
也好,因着我这好奇心还劳烦夫人走一趟,今儿我来替夫人宽衣,咱们也好早些就寝姜大爷色眯眯的开口。
姜大太太轻轻打了他一下,笑骂你这浑人
翌日,姜大太太得了空儿。便去了姜雨的院子去寻贾教习。
说起贾教习,倒也是个奇女子。她自小出生在书香世家,琴棋书画诗词算学都有学过,后来家里人犯了罪被流放,家里散尽了家财也没捞出一个活人,慢慢的家业就败了。
如今,她三十多岁年近四十,还孤身一人一辈子没有成亲。她去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人,有的看不起她,觉得她奇怪,一辈子也不嫁人,也有的羡慕她一辈子能潇洒的活。但她从不在意,只按自己的方式活着。现在就是给富人家的女孩上课,当个女先生挣些钱,存着以后养老用。
两个孩子手里一人拿了一个绷子在学着刺绣他们初学者先开始都是学绣花儿,然后再学绣动物绣人。
趁着两个孩子自己在那儿捣鼓姜大太太走了过去。贾教习打了个招呼,好问问关于这个裹脚是个什么习俗。
四天,六万多字了,存稿不多了,有点心酸,等了好久才等来了征文活动,这篇本来是为女频准备的,但是征文活动只有男频能报,一狠心点了男频,其实有一点后悔,因为我不清楚男生喜欢不喜欢看这种科举种田文,文肯定要接着写的,但是我觉得起点你再不给我来站短小心我就跑其他平台发了啊!!![握拳]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平安科举种田记 九桃小说(9txs.)查找最新章节!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