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宝船从交趾出发,先是一路向北,绕着琼州外海行进。
船上的人,没有看到想象中,在海边会有成群结队的犯官抓鱼的场景。
带着失落,宝船开始沿着大陆架海岸线,约二十里的距离,舟船不歇的前进着。
虽然刚开了年,但越是航线越来越向北,气温也在渐渐的变化着。
等到宝船从松江府驶入长江河道的时候。
已经是到了,两岸春色掩不住的季节。
朦胧胧的细雨,笼罩着整座江南。
抽条的树枝,冒出嫩黄的小叶片。
开了春,江边两岸的水田里,已经有百姓开始忙碌。
被圈养的肥硕无比的水牛,在消瘦的农夫驱使下,翻耕着一片片的稻田。
孩童们在田埂上不停的奔跑着。
他们总是喜欢往灌木丛里跑。
三五成群,带着满嘴的果汁,双手捧着大把的红艳艳的果子,比划着谁采摘的最多,又有谁摘得最大。
然后露出童真无邪的笑声来。
妇人们,则是跟在农夫后面,腰间绑着个箩筐。
双眼紧紧的盯着被翻开的泥土,然后带着阵阵的惊喜,将一条条的泥鳅、黄鳝,给装进箩筐中。
顺带着,一枚枚的螺蛳,也一个不落的装了进去。
远处星星点点的村庄,开始升起道道青烟。
老妪系着围裙,抄着锅铲,叫骂着不愿回家的孙子辈,然后心疼的喊着田里的儿子、儿媳回家吃饭。
极富田园诗情的画面。
若是陶潜再世,大抵又有无数的篇章可以继续青史留名。
已经彻底成为统治阶层一份子的大明皇太孙朱瞻基。
站在宝船最高处,静静的观看着这一幕,最为淳朴的,独属于这片土地上的辛劳画面。
却没有丝毫想要作诗一首的冲动。
并非因为他不会写诗。
而是他觉得,百姓如此辛劳,却只能勉强糊口,是属于他这个统治阶层的失败。
若想发展手工业,推动工商业发展。
必须解脱百姓的双手,将他们的双脚从田地的淤泥里拉出来。
但怎么解放出多余的劳动力。
这是一个庞大的命题。
后世,用了数代人,才让土地公平的属于每个人。
有用了数十年,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得饱、穿的暖。
再用了三四十年,才再次屹立世界巅峰。
朱瞻基从来不认为,自己只要动动嘴,就能让大明直接从工业萌芽状态,直接跳过过程,完成全工业链条。
船舱里很是闷热,所以品级足够的人,都跟着太孙,上到了甲板最上方。
朱瞻基叫过于谦“这一次,若是南疆战略彻底完成,南方的矿藏,将会极大的补充中原。不说铸钱和打造兵器,便是富裕出来的材料,也能极大的补充到民间,完善百姓的耕种工具和方式。”
于谦这一路心事重重,想到了很多问题,也有了很多的答案。
他不假思索的试探推演起来“若是百姓百姓耕种更加方便,则会留出不少的富余劳力,这些人便能从事更多的事情……”
朱瞻基点点头“是这样的,所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在日月堂里,一直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关于生产力的……”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日月堂你是知道的,至于这生产力……这一次回京,大抵是要消停一些日子。幼军卫如今正从交趾,由陆路赶回应天。这段时日,你大可去日月堂听一听,许多东西想必也就能知晓了。”
于谦知道日月堂。
应天城里的人,就没有不知道日月堂的。
但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日月堂不过是豢养了一批,与太孙同龄的玩伴,好让太孙不那么无聊。
于谦却不这样认为。
在经过徽州府‘人丁丝绢’一事之后,他已经掀开了笼罩在日月堂外面的黑布一角。
他重重点头,脸上自然的流露出向往“若是能有幸进学日月堂,下官此生再无遗憾。”
他用的是进学。
很郑重的一个词。
朱瞻基满意的点点头“这一次,日月堂会开始陆续推出不少这些年折腾出来的东西。徽州府会是一个尝甜头的地方,应天府也会试行一些,到时候你也多看看。”
徽州府如今是自己人。
自己人就要多给好处。
应天府乃是天子脚下,虽然人多嘴杂,但是胜在出了事有皇帝做靠山。
于谦不再说话,心中却是记下了,这次定要去日月堂里,好好的学上一学。
宝船还未到应天城范围。
皇太孙将要返回京师的消息,已经是铺天盖地的传遍京城上下内外。
准确的说,当宝船刚刚驶入松江府的时候,这个消息就已经传回京师了。
最近。
在经历军方京察,五军都督府轮值内阁,徽州府直属东宫等事件后,京师朝堂文武官员,几乎是整日里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等到太孙被赶去万里之外的广西。
谁知道这位爷,又不安分的折腾出亲率大军,歼灭交趾前朝胡氏余孽的事情。
这就算了,虽然全歼余孽,不留活口,有点杀神白起的意思,但杀的终究都是让朝廷头疼的人。
内阁和六部,少了烦心的事情,下面人的聒噪自然也就被压下去的。
但是后来呢?
广西、交趾、云南三省,靖江王府、黔国公府两府,三宝太监宝船队。
这几伙人,竟然在那小子的蛊惑下,起兵数万,要去征伐不臣之地缅甸宣慰司。
缅甸宣慰司,当真敢绑架天朝上国的人?
我呸!
这个理由比前面那个,他们的羊吃了大明的草还要离谱!
羊可能不知道大明的厉害。
但是缅甸宣慰司肯定是知道的。
尤其是在交趾胡氏余孽被全歼的情况下。
但是,整个南疆的头头面面,都已经像是约好了一般,纷纷八百里加急递了奏章入京。
不用都看完,也能知道后面人写的是什么。
无非是在控诉缅甸宣慰司的不臣之心,表达南疆地方的震怒,以及要替朝廷分忧的忠心之举。
还有那从南疆各地收集,有各地官府统一送上来的万民书。
你们这帮混账是在开玩笑?
头天缅甸抓了人,第二天就能整个南疆的老百姓都知道了?
可是按照南疆送上来的奏章。
那个广西都指挥使鄂宏大,已经是领兵数万,深入南疆诸宣慰司了。
按照现在的脚力来算,路程大抵是已经跨过老挝,到了八百大甸了。
云南那边更不用说,黔国公府这些年被地方土司弄得灰头土脸。
这一次征伐南疆,若是像交趾一样,成为大明新的承宣布政使司,云南的压力就会大减。
从前线传来的消息,黔国公府几乎是倾巢而出,就连刚刚成年的孩子,也骑上了马提起了刀。誓要杀尽敢于触犯大明龙须的乱臣贼子。
人人都知道,黔国公府这是要为云南打下一个前线纵深,好在后面彻底解决境内的土司势力。
就如同交趾的建立,广西境内和镇南关的压力,立马轻松起来。
朝廷现在总体来说。
很纠结。
已经放出去的兵,断然是不可能再调回来了。
这样无疑是在打朝廷的脸。
不管真假,现在天下人都知道,在南边有人敢绑架大明的人。
这一点,就已经激起了百姓的愤怒。
民意已经被绑架,朝廷只能深深的受下来。
也没人敢提,让皇帝下金牌,调回鄂宏大。
前宋旧事,岳王爷含冤而死。
没人敢在大明朝重演一遍。
而最主要的是,皇帝最近在京卫校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
更有听闻,皇帝陛下已经开始找军中悍将单挑比试了。
尽管皇帝到现在,针对南疆征伐的军事行动,什么话都没有说。
但是,一条清晰的讯号,却是就此传递了出来。
皇帝并不觉得他的都指挥使有错。
所以,现在朝堂上,都在纠结着皇太孙回京。
他们到底是该群起而攻之,纷纷上书弹劾皇太孙的莽撞举动。
还是要违背良心,做不说话的缩头鹌鹑?
可是他们不知道,从一开始他们将皇太孙的行为,归咎于莽撞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定,无法为缅甸宣慰司讨回什么公道了。
而让他们又爱又恨的皇太孙,却实实在在的是带着麻烦回来了。
对于皇太孙过了整整大半年后回京。
应天城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朝廷没有派出礼部迎接,宫里头也没有内侍宦官出来。
各方都在保持着最大的沉默。
似乎,是要看看,刚一回京的皇太孙,会作何反应,给大家一个怎样的解释。
朱瞻基乐得轻松。
指挥着宝船,直接从长江驶入秦淮河,沿着秦淮外河,一直到了正阳门西侧的,通济门边上的东水关码头。
这里是应天城水上货运的终点与起点。
每日里,整个大明朝诸省海量的物资,通过河流汇集于此。
京师的各式珍宝,也从这里被发送各地。
在东水关码头后三角空地上,是一片杂乱的集市库房。
在三角空地的东北角,是太平里、通济门大街、崇礼街、西长安街的交汇处。
而从西长安街,则可以直接从长安右门,进到皇城内部,直通午门。
当三十丈的宝船,在水巡捕们的牵引下,缓缓的停靠在了条件最好的码头边上。
边上的货船,纷纷催动水手船夫,将水面上的地方,留给宝船。
宝船缓缓的靠在了码头上,前后都被拴紧。
朱瞻基已经穿着件曳撒,从船舱中走出,站在了船舷边上。
在外面的码头上,虽然没有朝廷和宫里的人。
但是却有锦衣卫的人,早就等候多时。
燕南飞一身飞鱼服,脸上的表情分外激动,连带着腰身挺得更加板正笔直。
等众人看到太孙出现在船舷边上,所有人精神一震,身形更加的整齐。
三排。
如同三条线一样。
这是自太孙协办锦衣卫以来,锦衣卫的日常操练中,增加的正步练习。
如今已初见成效。
朱瞻基满意的点点头,踏上从码头搭在宝船上的长梯上。
其后,唐赛儿、于谦、朱秀等人,亦步亦趋。
“太孙!”
“您可算回来了!”
朱瞻基的脚步还没有落稳,燕南飞已经是激动的走了上来,一把托住他的双臂。
朱瞻基淡淡的看了眼,在四处,混在人群中,有意无意看向自己的人,冷哼一声。
他向燕南飞询问道“可是朝廷有非议?”
燕南飞轻轻点头,背着身,右手举起,轻轻一挥。
最后一排的锦衣卫,已经是迅速散开。
顿时,整个东水关码头三角地,人群乱作一团。
那些城中各方派出的探子,纷纷落荒而逃。
朱瞻基默默的看着锦衣卫驱赶探子,平静询问“我的两位叔叔,如今在干什么?”
燕南飞顿了一下,目光悄无声息的看了一圈,这才小声说“两位王爷最近很是安静,自从京察军方,五军都督府轮值内阁后,两位王爷也就甚少再去京卫大营等地了……”
朱瞻基点点头,却没有准备就此罢休,继续问道“这一次朝廷里的聒噪,有没有两位王爷的人?”
燕南飞认真的想了一会,然后摇摇头“二位王爷的人,几乎都在军中。去岁军中清理了不少人,他二位年底前去了趟五军都督府。然后不少追随两位王爷的武将,就都被调到九边去了。”
这是保存实力,远离应天这个是非之地。
但也是一种退让的表现,是要让东宫放下心来,要让太子爷知道,他的两个弟弟没有想要起兵谋逆的想法。
太子爷在应天,往后可以彻底安心,安安稳稳的睡觉了。
朱瞻基想了想,便拉着燕南飞往城里走,准备离开这东水关码头。
原本燕南飞已经准备,带着人到最前面开路了。
却是听到太孙的声音,再次传入耳中。
“将盯着那两位的人手,撤回来一半吧。在他们底下武将身边安排的人,只留下少数机灵的,其余人等全数撤回。”
燕南飞的脚步停了下来,等到他再次反应过来,只见太孙已经带着人,走上了西长安街。
到现在,燕南飞才发现,皇太孙自始至终,都没有问及朝堂上的非议,以及都有那些人在暗中串联,要对刚刚回京的皇太孙发动弹劾和问责。
朱瞻基从一开始,就没有理会朝廷里那些人的聒噪。
若是仁义道德,能在当年将北元赶回草原,太祖高皇帝就不会数十次北征。
若是四书五经有用,大明朝就不用每年耗费海量,维持庞大的卫所军队了。
等回到东宫,气氛还是和往常一样。
他不在的时候,总是一片寂静。
等到他一回来,整个东宫就是鸡飞狗跳,多了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气息。
太子妃张氏,照例是第一个召见大儿子。
然后照例是劈头盖脸的责骂了一番,又仔仔细细在儿子身上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见没少什么,这才算放下心来。
至于南疆到底死了多少人,和她的儿子比,再多也不够比的。
再说,大明朝的军国大事,向来就不会让她们这些妇人真正插手。
太祖高皇帝深爱马皇后,但大明朝大是大非的事情,从来都是太祖爷一人拿主意的。
如今的陛下也是这样。
就连太子爷,看着一向宽厚谦和,但事关大明朝的事情,从来不会假他人手。
在母亲寝宫接受了一番育儿教训后,朱瞻基免不了又被催促了一番。
太子妃大抵是最近听到了些闲言碎语,知道自家儿子真的长大了。
所以也没有说催婚的事情,今天是直接跳过了这个程序,点明了要是这两年再看不到孙子出世,皇太孙就再也不可能踏出东宫半步。
朱瞻基落荒而逃。
去了东宫小书房,解释了一番从徽州府到广西、交趾,以及南疆诸宣慰司的事情。
在送上了此行收集来的孤本后,太子爷大手一挥,就将儿子给赶出了自己的地盘。
乐呵呵的从老父亲的地盘出来,朱瞻基回到自己的小院。
许久未见的文想,当即转过头,背过身。
一旁的红衣和孙若微两个丫头,成了一伙的,默默的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走进来的男人。
早先被人带到这里的唐赛儿,坐在离着三个女人最远的地方,一双凤眼,不时的在其他三个女人的身上扫过,完全没有搭理朱瞻基的意思。
“乏了!”
“来人,打水洗澡!”
冲着外面喊了一声,朱瞻基的眼睛,在四个女人的脸上平均的停留了片刻后,便背着手走进偏房浴室。
你们四个人刚好凑成一桌牌。
傻子才会掺和进去!
男人自己藏了起来。
院子里的四个女人之间,现在隐隐约约的紧张气氛,顿时一空。
孙若微最先开口“几位姐姐,太子妃今早刚吩咐下来,许了我们出宫游玩,姐姐们若是不嫌,便由妹妹带着姐姐们,出去转转吧?”
有了孙若微自动做小,其他三人顿时暗自欣喜起来。
不多时,四个女人之间,便响起了叽叽喳喳的声音,更是不时爆出阵阵笑声。
躲得一时清净的朱瞻基,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
然后闷头就睡。
等到翌日。
天色还未放亮的时候。
朱瞻基被人唤醒。
“太孙,太子爷那边来人,说今天宫里的朝会,要您也过去。”
朱瞻基睡眼惺忪,两眼朦胧,半睁半合,就看见孙若微这丫头,已经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梳洗干净,蹲在自己的床边。
“我爹呢?”
孙若微轻声回道“太子爷刚刚出了东宫。”
算了一下时间,朱瞻基觉得自己洗漱完穿好衣裳,也能赶得上老父亲的脚程。
于是侧着身子,好整以暇的盯着床边的孙若微。
媳妇儿越发的张开了。
秀色可餐!
孙若微被盯得心中慌慌张张,赶忙紧张兮兮的缩着脑袋,躲到了一旁。
朱瞻基嘿嘿轻笑一声,也不再逗自家媳妇儿。
一个驴打滚,便从床上跳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