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王府后园之中,雷云面带笑容地望著跪在地上的年轻文士,心中对其来意颇感意外……
&bsp&bsp&bsp&bsp&bsp&bsp这年轻文士生得浓眉阔额,五官俊朗;眉宇之间既有一丝文人的清雅之气,又透露出一股属于年轻人的轻狂与不羁,给予人一种刚柔并济、清冷睿智的感觉。
&bsp&bsp&bsp&bsp&bsp&bsp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的司马懿!
&bsp&bsp&bsp&bsp&bsp&bsp说起司马懿,恐怕但凡对三国这段历史有些了解的人便不可能不知道此人……
&bsp&bsp&bsp&bsp&bsp&bsp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因其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汉朝时成为河内郡),故司马家族成为世代居住在此地的豪门大族。
&bsp&bsp&bsp&bsp&bsp&bsp司马懿的父亲叫做司马防,共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时人称为司马八达,按照长幼排序司马懿在八人之中居次。
&bsp&bsp&bsp&bsp&bsp&bsp司马懿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bsp&bsp&bsp&bsp&bsp&bsp建安六年(公元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可出身名门大族的司马懿一来是审时度势不愿出山,二来也是根本就瞧不上曹操这个阉宦之后,故而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随后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结果见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其也因此暂时蒙混过关。
&bsp&bsp&bsp&bsp&bsp&bsp建安十三年(公元年),曹操恢复了丞相制并自己做了丞相,随后使用强制的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行前曹操还特地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听说后非常畏惧,只得老老实实地就职,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bsp&bsp而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bsp&bsp&bsp&bsp&bsp&bsp在将司马懿召到麾下之后,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司马懿也处处小心谨慎,勤于职守,做起事来非常用心,常常废寝忘食,故此也渐渐打消了曹操的疑虑。
&bsp&bsp&bsp&bsp&bsp&bsp建安二十四年(公元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当时司马懿每次参与谋划,都有奇策,所以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后司马懿转任军司马,建议屯田解决粮食问题,得到曹操的采纳。他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同年八月,汉水流域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关羽趁机乘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胡、傅二人果然乘机降蜀。
&bsp&bsp&bsp&bsp&bsp&bsp因汉献帝在许昌,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胁,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黄河以北。司马懿和曹椽蒋济及时劝阻说“于禁被大水所淹,不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为此而迁都,即是向敌人示弱,又会使淮河、汉水一带人心不稳;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如今关羽坐大,孙权必定不安,把这件事告知孙权,使他牵制关羽,则樊城之围自解。”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公安,关羽被其俘杀。
&bsp&bsp&bsp&bsp&bsp&bsp延康元年(公元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并奉曹操梓宫回到邺城。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当时孙权正率军向西。朝臣们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则表示“孙权刚刚打败关羽,正是他想和魏国结好的时候,一定不敢为患。襄阳是水陆交通要地,不能放弃。”曹丕没听其建议,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来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bsp&bsp&bsp&bsp&bsp&bsp在历史上,司马懿得以重用还是在曹丕、曹叡两朝时期。魏明帝曹叡继位之后,司马懿封侯拜将,渐渐成为魏国庙堂之上位高权重的异姓臣子,而后奉命驻扎宛城,擒斩孟达,解除了曹魏内部的隐患。
&bsp&bsp&bsp&bsp&bsp&bsp在后世,关于司马懿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其与诸葛亮之间极为精彩的阵前对决。
&bsp&bsp&bsp&bsp&bsp&bsp太和五年(公元年)二月,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魏国,包围祁山贾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曹叡派司马懿西驻长安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四千人守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司马懿不同意。进军隃麋。后来,双方爆发了卤城之战。
&bsp&bsp&bsp&bsp&bsp&bsp关于此次战役的结果,不同的史书有不同记载。在《晋书·宣帝纪》中,司马懿大胜蜀军;但在《汉晋春秋》中,诸葛亮力挫魏军。另外,在《三国志·张郃传》中,没有司马懿督张郃,也没有写出张郃追击的原因,“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而在《魏略》中则记载是司马懿不听张郃的劝阻,强行命令张郃追击,“宣王(司马懿)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尚不能下定论。
&bsp&bsp&bsp&bsp&bsp&bsp青龙二年(公元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遂渡渭水背水扎营。
&bsp&bsp&bsp&bsp&bsp&bsp当时,司马懿屯兵渭南,魏将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去占领北原,但是很多人均不以为然。司马懿认为郭淮说的很有道理,便让其屯兵北原。不久,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诸将都认为诸葛亮想攻西围。郭淮则认为诸葛亮不过是虚张声势要让魏军大举回应,而他的目标是阳遂。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城中早有防备,诸葛亮没能成功。
&bsp&bsp&bsp&bsp&bsp&bsp八月,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以待其变。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服装,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司马懿故意装作被激怒,上表请战。曹叡不许,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蜀将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司马懿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则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于是便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之准备。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也来信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bsp&bsp&bsp&bsp&bsp&bsp不久,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亮将要死了。”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跑来报告,司马懿派兵追击,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穷寇莫追’收军退回。当时有人传“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到笑说“这是因为我长于预测活人的事,不长于预测人的生死啊。”次日,司马懿到诸葛亮营垒巡视,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
&bsp&bsp&bsp&bsp&bsp&bsp诸葛亮病故后,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司马懿想乘机攻蜀,结果魏明帝未准,只得作罢。
&bsp&bsp&bsp&bsp&bsp&bsp此后,司马懿亦累立功勋,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魏灭燕之战!
&bsp&bsp&bsp&bsp&bsp&bsp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魏明帝震怒,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丘俭讨伐受阻,使公孙渊更加得意。景初元年(公元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公孙渊遣使南通孙权,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
&bsp&bsp&bsp&bsp&bsp&bsp景初二年(公元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出发,经孤竹,越碣石,六月,进至辽水。公孙渊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二十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部将不解问其原因。司马懿说“敌人坚营高垒,就是想让我们兵疲粮尽,若攻城,正中其计。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现在他们大军在此,老巢却空。我直指襄平,敌军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接着整顿阵列前进,敌军果然出来截击。司马懿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不攻其营,正是要等现在的局面。”于是指挥魏军痛击,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bsp&bsp&bsp&bsp&bsp&bsp当初公孙渊闻魏军来攻,求救于孙权,孙权也出兵为其声援,并给公孙渊写信“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深深为贤弟感到担忧啊。”适逢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魏军恐惧,诸将思欲迁营。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违令被斩,军心始安。
&bsp&bsp&bsp&bsp&bsp&bsp两军相持月余,雨停,水渐退去。魏军完成对襄平的包围,昼夜强攻。城内粮尽,死者甚多,公孙渊部将杨祚等降。八月,公孙渊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求解围,司马懿斩杀使者,发布檄文严责。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司马懿拒绝人质。公孙渊欲从城南突围,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上。入城后,司马懿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而后他又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收编百姓四万户,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bsp&bsp&bsp&bsp&bsp&bsp自魏文帝曹丕开始,司马懿虽然逐渐被委以重任,然而曹魏宗室之人甚至是曹丕、曹叡实际上对其也很是提防;尤其是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后,掌权的曹氏亲贵曹爽任用何晏、邓飏、丁谧等人,依仗手中的兵权专擅朝政,屡改制度。司马懿屡遭曹爽及其朋党排挤,遂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bsp&bsp&bsp&bsp&bsp&bsp正始九年(公元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自此曹爽等人对司马懿的提防之心开始松懈。
&bsp&bsp&bsp&bsp&bsp&bsp嘉平元年(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控制住洛阳,而后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亲自率太尉蒋济等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bsp&bsp&bsp&bsp&bsp&bsp曹爽闻讯之后大惊,将奏章扣住,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心生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让他早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并以洛水为誓。同时,他还让蒋济写信给曹爽,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竭力谏阻,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然而此时曹爽心神已乱,六神无主,根本就听不进去,最后自请免职,随曹芳回京。
&bsp&bsp&bsp&bsp&bsp&bsp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司马懿予以了特别宽大的处理,如鲁芝,辛敞,王沈等人,后来还有人成为晋朝新贵。
&bsp&bsp&bsp&bsp&bsp&bsp高平陵之变后,魏政大权尽归司马氏。嘉平三年(公元年)八月戊寅,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自此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bsp&bsp
&bsp&bsp&bsp&bsp&bsp&bsp对于司马懿其人,雷云虽然不敢说了解的十分透彻,然而根据他以前所知悉的一些相关信息以及神机卫、内卫所搜集到的情报,他对此人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
&bsp&bsp&bsp&bsp&bsp&bsp事实上,在刚刚入主许昌的时候,雷云便想到了司马懿这个人,但是他深知此人阴狠诡诈,城府极深,是一个才智不在曹操之下的人物,因此在如何来对待这个人的事情上他也十分谨慎,既不主动征召,又不放其与族人归乡,直接将他晾在一边……
&bsp&bsp&bsp&bsp&bsp&bsp直到其主动登门示以忠诚,他才任命其为王室主簿,将其放在了身边听用。
&bsp&bsp&bsp&bsp&bsp&bsp不过,对于究竟如何安置司马懿他心中一直有些矛盾。此人胸怀大志且善于隐忍,留著他未免有养虎为患之忧;然而,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可以看出其绝对是个少有的栋梁之材,而似其这般的奇才若是用好了对他而言无疑将大有裨益!
&bsp&bsp&bsp&bsp&bsp&bsp杀,还是不杀,这个问题他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bsp&bsp&bsp&bsp&bsp&bsp且不说他此时的心思,司马懿此番登门拜见乃是为了一件大事——劝进!
&bsp&bsp&bsp&bsp&bsp&bsp关于此事,司马懿倒并非首倡者。在他进驻许昌之后不久,华歆、王朗等人便曾力劝他登基称帝,为大局计他当时并未答应,可他未料到司马懿此时又来提及此事。
&bsp&bsp&bsp&bsp&bsp&bsp而今局势虽然日趋稳定,然而他也并不急于一时。
&bsp&bsp&bsp&bsp&bsp&bsp打发司马懿离开之后,雷云的心绪又陷入了矛盾之中。
&bsp&bsp&bsp&bsp&bsp&bsp“你想杀他?”
&bsp&bsp&bsp&bsp&bsp&bsp就在他垂首静思之时,倪彩衣的声音蓦然自一侧传来。
&bsp&bsp&bsp&bsp&bsp&bsp“是啊……而且不止一回动过此念。”雷云抬眼望了一眼盈步而来的佳人,略带感慨地道。
&bsp&bsp&bsp&bsp&bsp&bsp“夫君既有此念,想必早已对此人知之甚祥。妾方才也细观了此人,其命数的确不凡……”倪彩衣瞥了一眼渐渐远去的司马懿,淡淡笑道。
&bsp&bsp&bsp&bsp&bsp&bsp“嗯……”雷云闻言点了点头,“若是无我横空出世,北方当尽归曹操所有,而这个司马懿最后则是窃取了曹氏的江山……不过,他们司马氏统一天下不过区区十载便出现内乱,宗族之人为争权夺势相互攻杀,天下也再度陷入混乱之中;使得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国力消耗殆尽。此时,北方与西方的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趁虚而入,纷纷攻入中原各自立国,而后中原大地便陷入一场长达一百多年的混乱之中……”
&bsp&bsp&bsp&bsp&bsp&bsp“这场混乱是我大汉民族的一场大灾难,此间北方连年战乱不休,城池土地荒毁,民生凋敝;中原百姓在胡人残暴的统治之下苦苦挣扎,惨不堪言……经此一劫,我华夏苗裔几乎亡种灭族,这一切都与此人及其身后的司马家脱不了关系……”
&bsp&bsp&bsp&bsp&bsp&bsp说到最后,他的眉宇间不禁又浮出了一丝沉痛与悲愤。
&bsp&bsp&bsp&bsp&bsp&bsp“原来如此……”倪彩衣见状轻轻地握住他的大手,心中对于眼前的男人所做的一切也更加的理解与敬佩。
&bsp&bsp&bsp&bsp&bsp&bsp为了不使悲重演,这个男人一直以来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这片大地……
&bsp&bsp&bsp&bsp&bsp&bsp无论精心谋算、四处征伐,还是血腥屠戮,他所做的一切自始至终都是为了避免世间无数生灵再度陷入那场浩劫之中!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