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162章百思不得其解

  “你这孩子,真是的,怎么连有身子了也不知道。”

  郾夫人又是开心,又是担忧。

  “我……葵水向来都不准,所以就没多想。”

  邓猛像做了错事一般,惭愧地低下了头。

  郾夫人听了皱眉问道,“宣夫人就没给你派个积年的傅母在身边?”

  “您也知道,我家之前是败落了的,哪有什么信得过的人。”

  她这么一说,郾夫人也觉得有道理,事关皇嗣,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托付的。

  刘志在一旁乐了,故意叹了口气道,“阿猛年纪小,什么也不懂,太后又不在,宫中连个长辈都没有,唉~这可怎生是好?”

  邓猛本就机灵,立马接着敲边鼓,“对啊,这怀孕有些什么禁忌,我是一概不知,又不敢胡乱相信那些人。”

  刘翼这一脉,刘志本就是长子,所以这个孩子也是长孙,郾夫人自然十分看重。

  想想也确实不放心,宣夫人的身份又不可能长住宫中,可自己进宫吧,毕竟太后还在,名不正言不顺的。

  左思右想之下,一时之间竟是犹豫不决。

  “要不这样吧,我尊母亲为皇太妃,赐住永安宫,如何?”

  其实刘志很想像后世一样,搞出个两宫太后来,尊母亲一个圣母皇太后。

  可在汉代却无此先例,关键是汉朝的主流思想不允许,这时代将“孝道”和尊卑奉为圭臬,只有嫡母才有称太后的资格。

  东汉时皇后大多数都没有亲生儿子,而那些生母们,在活着时,没有一个能被尊为太后。

  如果刘志在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贸然挑战大汉的主流思想,受到的攻击和质疑将是前所未有的。

  尊为皇太妃,有先例可循,再说永安宫规模虽然不逊于永乐宫,但却并不在北宫之内,而是独立在外的。

  严格来说,郾明即使住进去,也不算是入主宫中,而是打了个擦边球。

  见他考虑得如此周全,郾夫人很是心动,“可悝儿怎么办?”

  刘悝是有封号的诸侯王,即使留在京都,也不可能住进永安宫,所以郾夫人才会不放心。

  “这个好办,他就先在这里住着,我再给他找个好点的国傅,管教读书。

  然后让他日常多去永安宫请安就是了,等他再大些,就送回渤海王府去。”

  郾明一直担心刘志会把他赶回去,虽然她也知道不合规矩,但却实在放不下。

  现在听到刘志表态可以让刘悝暂居京都,立刻就放了心。

  “既如此,那就依你之言吧。”

  刘志心花怒放,暗地里对邓猛竖起了大拇指,果然只要有了孙子,母亲就心软了。

  “明日我让太史令择个好日子,母亲再搬过去。”

  郾明犹豫了一下,这才道,“如今太后还病着,就不用大张旗鼓了。”

  “知道了,不会惊动太多人的。”

  这件事情刘志的确没打算太张扬,到时候先把邓猛怀孕的消息散布出去,母亲则静悄悄地搬进永安宫,造成既定的事实。

  想来那帮老家伙的注意力都会被皇嗣所吸引,也不会太追究母亲的事情了。

  三日后,正是天下州试之期,这开天辟地的创举,吸引了几乎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

  也正是在那一天,皇帝的生母郾明,悄无声息地搬进了永安宫,同时传出来的,还有采女邓猛怀孕的重磅消息。

  宗正立刻就请赐封她为贵人,无论如何,皇长子的生母,身份不能太低微。

  刘志也没有推拒,顺理成章地为邓猛恢复了位份,皇太后和皇后那边,他还是走了个过场,通知了一声。

  有了这件事情打底,郾夫人的皇太妃身份,也就没人追究了。

  毕竟皇嗣才是国之大事,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东汉之所以迅速没落,正是因为皇家子嗣稀少的缘故。

  当然,跟接连几任皇帝都英年早逝,也不无关系,做太后的,哪个都想立个年纪小的,好掌控。

  后果就是主少国疑,外戚专权,外加宦官干政,国家能顺利发展才有鬼。

  这么一想,刘志觉得发展医学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惜他不是医生,没法直接给予指导。

  只能在现代人尽皆知的医学常识上,给出些发展方针,例如,细菌学,外伤消毒,天然青霉素的提取等等。

  提高太医令的地位,如后世一般创立太医院,以及医药署,提高医师的社会地位,并开设专门的医科专业,传承医学。

  这种事情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又不违背儒家学说,刘志先在太医令那里抛出来探了探路,发现除了对细菌学颇有微词外,其余的他们都接受了。

  特别是成立太医院和提高医师身份,对他们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朝堂上的焦点,依然在于天下州试,以黄琼为首的改革派,意气风发,卯足了劲。

  而以司空袁汤为首的保守派,却静观其变,一旦这次改革有问题,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就会立刻群起而攻之。

  一切都必须等到十月间殿试之后,才能见分晓了。

  现如今刘志最挂心的事情,就是董班和他的两万大军。

  尽管朝廷已经公开宣布了行军消息,并责令豫州刺史立即接应,即使如此,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明确的消息传过来。

  到底,董班和陆奉,在哪里呢?

  刘志是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的邓演,也一样心中充满了疑问,自八月十四日他领命出发,便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到了十八日,便已经与杨俭手下的龙麟卫密探汇合了。

  他们沿着之前董班的行军路线,一路向东,从汝南郡往沛国,然后转道北上。

  到了沛国与梁国交界处,便是大军失去消息的地方。

  一行人都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呢?

  因为此处的地形基本上都是平原,如果是山区,还可能是困在山里了。

  两万人的军队,居然就这么消失在一马平川的地带,这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这日傍晚,他们来到了沛县,这是最后一次有明确消息传来的地方,从此之后便如泥牛入海,无迹可寻。

  就连派出去寻找龙麟卫的密探,也接二连三地出了事情,陆续失踪了差不多二十多人。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