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萧义正言辞的道:“身为黄埔子弟,校长有难,当学生的必定倾尽全力,如果这件事纯属误会,大不了脱下这身军装便是。”
“你脱了军装不要紧,我呢?”向影心气愤道。”现在你应该明白了吧,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蹦不了我。”梁萧嘿嘿笑道。
向影心能说什么,她人都已经在去西安的火车上了。
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西安,火车站。
火车在长达一天两夜的行程,终于来到了大西北的首府西安。
西安在古代时称为长安,有六朝古都的美誉,还有华清宫等风景名区。
驻守西安的是十七路军,总指挥是杨虎城。
十七路军的前身是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中原大战的时候,杨虎城倒向了南京政府,为西北军保住了一丝火种。
梁萧一行人从车厢下来。
卫队士兵头前开路,李欢贴身保护着梁萧,推开密密麻麻的人影,从火车站挤出来。
“我家就在城郊,不如先去我家安顿下来,再做计较,如何?”向影心提议道。
“可以。”
梁萧思忖了一下,西安是十七路军的地盘,他一个军统特务跑到西安,必然会引起西北军的注意,别没捞到政治资本,自己就先挂了。
李欢在火车站外包了两辆马车,一辆是给梁萧和向影心乘坐,另一辆则是用来装行礼,毕竟他们一行三十多人,卫队士兵除了军装,还都带了一套便装。
马车从火车站出发,往郊外而去。
到向影心家的时候,已是晚上七点。
向影心的娘家住在一个小院子,其父是一名郎中,其母是一名关中女人。
向父见多年没回家的女儿,一回来就领着几十名士兵,着实给吓了一跳。
向影心介绍道:“爸,这是军事情报处上海站站长梁萧上校,这些士兵是他的卫队々‖。”
向父一听这个年轻人是上校军官,忙招呼道:“梁长官登门,蓬荜生辉。”
“向伯父,此番梁某从上海来西安,乃是有要事处理,要在贵府借住几天,不知能否行个方便?”梁萧客气的问道。
“没问题。“向父一口答应下来,可看了看梁萧身后全副武装的士兵,再看了看自家的房屋,有些为难的道:“我们家只有两间房,这么多人怕是住不下。”
梁萧微笑道:“无妨,两间房够了,劳烦伯父帮我们准备一些木板,我和我的士兵打通铺睡。”
“这……?”向父心想这么大的官,怎么能跟士兵一块儿睡大通铺。
“爸,没什么的,就按梁长官说的办。”向影心轻笑道。
“那行,我这就去找木板,就是委屈梁长官了。”向父客气的道。
“没什么的。”梁萧不在意的笑了笑。
向父走了之后,向影心凑到他跟前,小声道:“晚上睡我房间。”
梁萧心想什么叫睡你房间,直接说睡你不就得了。
“这是在你家,被你家人发现不好,我还是跟士兵们一块儿住。”
“好吧,随你了。”向影心哀怨的道。
梁萧道:“现在可以打开发报机了。”
“嗯,我去接收电报。”向影心让士兵把发报机搬到她房间。
第一百零八章面述――>>(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嗯,我去接收电报。”向影心让士兵把发报机搬到她房间。
梁萧和卫队士兵一起动手,把睡觉的地方安顿下来。
下午,向母给梁萧一行人做了关中面条,味道相当不错。
吃过饭,梁萧来到向影心房间。
“电报翻译出来了,你看一下。”向影心把翻译好的电报拿给梁萧。
电报是委座侍从室回复他的。
就四个字:“西安面述。”
他算了下时间,今天是十二月十号,距离张杨发动兵谏还有两天时间。
他必须要赶在张杨发动兵变之前,去华清池面见委座。
“今天晚上,你去见一下十七路军的宪兵营长,向他了解一些十七路军近期的军事变动。”梁萧道。
“这个人好色之极,要是不给他点儿好处,很难从他口中得到有用的消息。”向影心提起此人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他喜欢什么?”梁萧问道。
“钱和漂亮女人他都喜欢。”向影心对这个人十分了解,当初她给胡逸发做三姨太的时候,这人就对她抱有非分之想。
“上次你收买他的时候花了多少大洋?”梁萧问道。
“.~五千现大洋。”向影心回道,不过那钱是戴笠出的。
“这次给他两千现大洋,只买十七陆军近期军事变动的情报,要是他推三阻四,就报出戴老板的名号,让他自己掂量着办,我会派四名士兵保护你,你的安全无忧。”梁萧思忖道。
“行,我这下换了衣服进城找他。”向影心答应了。
梁萧从箱子取出几根金条交给向影心,就当是买情报的费用,多余的算是向影心的酬劳。
傍晚,向影心穿着低胸开衩旗袍,在四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保护下,乘坐马车进城。
梁萧点亮煤油灯,趴在灯下写报告。
他要去面见委座,必须把功课做全,否则,见了委座空口白牙怕是没人会信。
他编造了一个完美的借口,而且是查无实据的那种。
如果向影心能把十七路军的军(赵赵好)事调整情报弄到手,则更加有说服力。
就算委座不相信他,也不会怪他私自前来西安。
晚上十一点。
向影心从城里回来。
她和十七路军的宪兵营长成功接上头,以两根金条的价钱买到了十七路军和部分东北军的军事部署。
有了这封情报,他去面见委座心里就有底了。
他立即把这两封情报汇总起来。
然后一起写到报告上面。
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他稍微做了改动。
只要不细究,很难查出错误。
况且,委座一门心思都扑在剿匪上,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花费心思调查。
梁萧把报告所述再斟酌数遍,直到看不出破绽,才把报告收好。
旋即,他的目光扫过向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