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国大于家
女王微微一笑,说道“《纵横捭阖》是本好书,其中有句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必先得人才’。朕认为姑娘是个人才,值得朕不顾一切留之。”
她这话里有话,显然不是说孟小鱼帮她做完了武器就能全身而退的。
孟小鱼看了看白色瓷瓶,倔劲又上来了“陛下怕是不太了解我孟小鱼。小鱼虽非心怀天下之辈,却也不会为一城百姓而出卖了整个尚赫。”
女王微微一笑“姑娘言重了。姑娘就算不为朕制作武器,朕也能想到办法做出来,不过是早晚之事罢了。把这种事等同于出卖整个尚赫夸张了。朕的玉龙血换得这些武器早些为东昌所用,说来说去这交易还是朕吃亏些。人生在世须尽欢。姑娘若能留在东昌为朕效力,除了朕这王位,其它的朕都可许你,权势、富贵、荣誉、自由、美男,即便是姑娘真想要尚赫的明王殿下给你暖床,朕也设法给你弄来,如何?”
这话说得够明白了。
孟小鱼冷哼一声“陛下,有些人怕是你威逼利诱留不下来的。”
“姑娘不如先想想如何走出东昌再做定论?”
孟小鱼一惊,转头看了看四周,十来个孔武有力的男仆目不斜视地侍立左右。
她摸了摸腰间软剑,冷笑道“陛下认为他们能拦得住我孟小鱼?”
“朕未曾想过要让他们拦住姑娘。朕保证,只要姑娘身在东昌,定保你行走自由。”
大家都是聪明人,女王的话已经说得很透了。
女王无需把她软禁在王宫,她也逃不走。
东昌四面环海,要想离开东昌,没有船是万万不行的。女王若不给她通关文书,她便坐不了官船离开。坐小船离开的机会几乎不可能,别说她人生地不熟弄不到船,就算是弄到了,路上遇到狂风、暴雨、大浪的机会也很大。
从东昌逃回尚赫,比当年从北翌逃回尚赫更难。
孟小鱼虽怒火中烧,却不得不压制住情绪。此时此刻她决不能示弱。
她心思百转间冷声问道“陛下也知我孟小鱼乃尚赫帝师,又是明王心爱之人。陛下如此为难小鱼,就不怕尚赫率兵攻打?”
女王娇笑道“那也得他们知道姑娘之所在和处境才行。”
显然,女王是不打算让尚赫知道她把孟小鱼禁锢在东昌。
孟小鱼将手扣在腰带软剑上,转身就往外走“陛下,那我们便走着瞧!”
“姑娘,等等!”柯恒久赶紧追过去。
孟小鱼恍若未闻,依旧往外走去。
她心里其实已经没了主意,玉龙血已经取了出来,如若她坚持要走,那殷施的瘟疫可能就再也无法根治。可她若留下来,那就得帮东昌制作武器。
这个女王心机深沉,绵里藏针,不是个好相与的。她就算答应了女王的条件,女王也很有可能事后反悔,将她扣留在东昌。
“哎,陛下!”柯恒久见孟小鱼不理他,又开始喊女王,“姑娘这是生气了,陛下怎的也不哄哄?”
“姑娘是个聪明有主意之人,”女王沉声说道,“她不做这笔交易自有她的道理。这玉龙血就由爱妃处置了。”
“姑娘,姑娘!”柯恒久小跑到孟小鱼面前,挡住了她的路,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因璎果毒汁乃至寒之物,而瘟疫却是畏寒的,故而璎果毒汁可防治瘟疫。可人服用璎果毒汁后体质便会过寒,轻者久卧病床,重者可致死亡,故而需玉龙血这种纯阳之物相克。殷施瘟疫已拖了数月,隔离只能减缓传染,却无法根治瘟疫。人毕竟是活物,总会走来走去的。姑娘,在下虽专攻炼毒术,可医术也是不差的。听在下一句,大局为重。”
孟小鱼停下脚步仔细看着柯恒久,他的笑容很谦和,态度极为恭敬。
她转头看向女王,她正低头啜着茶,似乎对柯恒久跟她说的话不感兴趣。
她转过身,朝着女王走了两步,说道“陛下,猛火油乃地下之物,东昌地下有无此物全看造化,这事便是明王殿下本人来办,也无法保证能办成。但手榴弹、投石器、攻城车、信鸽和报纸我孟小鱼或可一试。”
她内心生出一股悲壮之情,暗忖道,国大于家。想不到她孟小鱼有朝一日也会为了尚赫的江山社稷而做出如此创举。
女王抬头朝她展颜一笑“姑娘真乃爽快之人,朕便不为难你,那猛火油你便告知朕寻找之法,朕着人去寻。”
“陛下须得答应让小鱼立刻拿走这瓶玉龙血,且事成之后立刻放小鱼回尚赫。另外,小鱼还要六万两白银。”
历尽沧桑,孟小鱼早已懂得人心叵测,趁机便提条件。
女王微微一怔,蹙眉说道“六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姑娘要这何用?姑娘的吃穿用度朕自会安排。”
“陛下不让尚赫知道我孟小鱼身在东昌,小鱼便无法向尚赫要银子付紫少夫人药费。”
“紫罗沙不缺钱。”
“可她得花钱买许多珍贵药材来炼制丹药,不是只有璎果毒汁和玉龙血便可。再说,在商言商,我孟小鱼从不欠人人情。”
女王想了想,说道“好,朕答应你。姑娘适才说手榴弹、投石器、攻城车和猛火油并非出自姑娘之手。”
该斗智时斗智,斗勇时斗勇,可真到了谈判的关键时刻,这女王也十分小心谨慎。
“陛下也说了若有心,无事是真做不到的。”
“好,一言为定。”
“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双方签字画押后,孟小鱼拿起合约和白瓷瓶,对柯恒久说道“柯公子手上既已有九瓶璎果毒汁,可否先让我拿走?”
她也变得小心谨慎了。东西哪有拿在自己手上更让人放心?
柯恒久满脸堆笑“自然。另外那瓶,两日后在下给姑娘亲自送去。”柯恒久朝着女王微微欠身,“陛下,臣先带姑娘去拿璎果毒汁?”
女王微微颔首“朕会着人送姑娘回紫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