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举人编纂字典时,尤复已经部分参与了一些工作。黄举人找他来核对勘校,尤复自认已是“局中之人”,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于是和黄举人商议着广发书帖,好请些先生一起来勘校。</p>
李咎一手抱着闺女,一手在书稿上划来划去:“我倒是觉得,应该请学塾的先生,以及学生来一起看看。”</p>
黄举人马上懂了:“字典是给大家用的,自然需要他们用得来才行,贤弟这个法儿好,是该多选些学生和刚识字的人来一起参详才好。”</p>
李咎笑道:“也是兄长有胸襟方可如此,不乏人看不上我们这样的泥腿子,何况还让刚开始做学问的人来指点?”</p>
黄举人道:“故此你我这个臭脾气,能遇到对方,引为知己,殊为不易。假设不曾遇见,想是一桩憾事。”</p>
李咎很是赞同,如果刚到大雍时遇到的人不是黄举人,不是王县令,还不知现在要闹成怎样。这两位可能各有各的打算,但是心胸都是极好的。</p>
李园和黄举人到处征选人来给字典挑刺,在青山县以及附近的郡县都很是引起了一些讨论。</p>
李咎希望有更多刚开始学识字的人来报名,不过这个希望是落空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读书是神圣的事情,黄举人是圣人老爷,文曲星下凡,谁敢给文曲星挑错呢?反正他们升斗小民是不敢的。</p>
不过那些特别自恃身份的老学究老古板,也没有报名。他们是骄傲的,都在等着李咎下帖子请,再来个三请三拒,才算是有了身份。</p>
李咎可哪能想到这一层?在他看来,主动来的是有心了,不主动的也就不必强迫了。于是最后从主动报名的人里一选,就选出来七八个颇识得字的书生。他们有的是学塾的先生,有的在自家带几个邻居的娃儿念书以糊口,还有在靠代写书信、春联等为生的穷秀才――这两年因为青山县识字率暴涨,这一类人几乎没了生计。</p>
主动报名勘校黄举人编纂的字典的人各有打算,少部分是报着与黄举人、李咎接近的功利心态,也有一些人考虑到字典是给学生用的怕内容不合时宜故而愿意先来看看,还有一些人则是想在李园找碗饭吃。</p>
吴书生也混在这些人里,并且直接就被黄举人看中留了下来。</p>
吴书生是在北方长大的,少年时就周游过许多地方,和黄举人一样有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气质,两人一时相见恨晚。</p>
而李咎将吴书生那么一看,只觉此人不简单。宋老三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李咎怎会看不出来?甚至他比宋老三还看得多。口音、谈吐、衣着布料……全是可供判断的素材。只不过吴书生看起来和和气气,说话时除了身份来历外没有其他隐瞒闪躲,基本可以排除有威胁的嫌疑,李咎也就不打算说穿了。</p>
黄举人既然觉得他可以,尤复也不反对,李咎便更不会插手。《字典》是黄举人编纂的,当然黄举人说了算。</p>
吴书生已经将青山县转了个遍,尤其是李园的荒山和学塾,一直是他的重点关照对象。</p>
荒山上经常有陌生人经过、转悠,本身也没什么要保密的东西,吴书生逛了今天都没引起别人的注意。学塾更是如此。这俩地方很有点“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意思,于是就让吴书生对李园本家更好奇了。</p>
他还在发愁怎样不动声色地混个好友呢,机会就这样递了上来。</p>
吴书生和其他几个选中了做勘校的书生都住在李园统一提供的客房里。他的两个随从倒是想跟,却被吴书生自己拒绝了。两位随从只好在李园附近租了个小屋子住下,每天雷打不动就守在角门外等着吴书生的吩咐。</p>
李咎头一天就发现了他们,差点当做是踩点的劫匪给抓起来送官了。若非吴书生很快就认领了两个随从,恐怕第二天他得去大牢找人。</p>
黄举人提议将吴书生的两个随从也安置在李园,却被吴书生自己拒绝了:“主人家尚且没有随侍,我等自然客随主便。再者我看两位贤兄弟选的勘校人,方方面面都顾全到了,应当是为了从各个方面都检查一次。其他人都没有随从,我再带两个随从,无形中喧宾夺主是一桩,让其他人下意识地让我三分又是一桩,况且府上女婢众多,多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丁少不得要添一层麻烦。我看主人家的小子们都是机灵的,有事定然可以办妥,何必再带两个大汉,徒生事端呢?”</p>
于是李咎便对这个“吴书生”刮目相看起来,黄举人更是啧啧称奇,遂将两个随从安排在黄家的外院,环境好一些,又方便他们听自家主人的吩咐。</p>
吴书生如愿以偿进了李园,每日里先与众人一同检查核对黄举人编的字典,若有不解的就记下来,到了约好的时间就拿去与黄举人一起参详。到了黄昏时,或是休息时,吴书生闲来无事,就在李园四处瞎逛。或独自一人,或有黄致、尤复作伴,除了仓库不给看之外,其他地方都任凭吴书生闲逛。</p>
勘校的活儿本身非常轻松,吴书生对拼音法的字典很感兴趣,有兴趣作为驱使,就会容易上头,一连肝个十天八天的都不觉得时间有流逝,反倒会十分兴奋。</p>
李园实行的四个时辰工作制对他们这几个书生也是生效的,时值盛夏,白昼较长,除去四个时辰的额定工时,再刨去吃饭的功夫,尚有两个时辰可以休息。吴书生的那种兴奋劲儿能一直持续到休息时间,再叠上对李园的新鲜感,一个园子逛两个时辰一点都不嫌累。</p>
吴书生最关照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正堂,李咎每隔几天会在那里给李园的长工们上课,上课的内容除了基础的认字读书,就是和务农务工息息相关的知识。他在课上讲的东西多数都会印在《百家杂学》上,比不得学塾那边的课业系统、专业,但是打打基础绝对够了。</p>
吴书生总觉得李咎教的东西会动摇科举的根本,因此那些不起眼的看似不重要的知识,都被他放在了心上。</p>
而吴书生关注的另一个地方是实验田。</p>
朝廷曾经围绕李园爆发过数次争论,吴书生略有耳闻。甚至他出发之前,两边的人都曾经来找过他,给过他暗示。一派想把李咎摁死在“奇技淫巧”上以防他获得声望、地位,大肆传播自己的学说,这一派占绝大多数,并且是阁老、大学士的意见;另一派则希望李咎能给出更多的学说,他们暂时没想好要如何对待李咎,但是这一派对李咎是有善意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京城张家。。</p>
善于左右逢源的吴书生对找上门的两波说客自然是两不得罪。他没有轻易许诺,他更愿意亲眼看一看真实的情况。</p>
那两派在朝中的数次争论,结果都是被搁置。大家都在等李园的良种的收成结果,今年的收成会直接影响皇帝陛下的态度往哪里偏。</p>
于是李园的实验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