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巧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了。
隔壁家卖馒头的老太太见他们回来,笑着问,“外面好玩么?”
迎春摇头晃脑地笑着,见老太太伸手便直接到了她的怀里去了。
江巧笑了笑,“外面是挺热闹的,只是挤,抱迎春一日累的慌。”
老太太点点头,“没错,这孩子们就是这样的。带着累得慌。”
年纪大了的人便更容易心疼人了。毕竟自己也是那个年岁过来的,没理由再作践小辈。
这跟自己家的儿媳妇的看法又是不一样。毕竟没有在一个锅中搅饭吃,便觉得不过如此了。
老太太抱着迎春走进自己铺子里,没一会儿,提着早上江巧放在她那里的蓝子走出来,将空篮子送进屋里,“你这果子就是好卖,在我那放了半日,就已经卖光了。”
说着,煞有介事地靠近江巧,一脸好奇地问,“你这果子怎么做的?怎么那么好吃?”
“也不是什么机密,舍得放料就是了。”江巧打了个哈哈。
毕竟在江城已经吃过几次亏了,她发现,即便是真的有什么好方法也不是随便拿出来给人的。
人心难测也不是一两遭了。
听了这话,老太太便点点头,“对了,我今儿瞧见外面又卖香包的,就给迎春卖了两个,我去给你拿。”
隔壁的老两口无二无女,两个人在这里开了个卖馒头的铺子,所以,对作为邻居的江巧便格外的好。更有甚便是对迎春出奇的喜欢。
不等江巧拒绝,就见迎春已经屁颠屁颠地跟着老太太跑出门去,一会儿,再进来的时候,就见她侧襟的扣子上挂了一个小小的香包。
靠近了便可以闻到浓浓的艾草香。
前些年她还在张家村种过一次艾草,也不知道那块地现在怎么样了。
不过她打心眼里也是不想碰这些东西了,毕竟有些怯了。
之前因为收割艾草,差点被张苗苗冤枉进牢房里,后来才被迫离开了张家村。
想想那时候,自己真的除了身上的几十两银子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几年便是这样一日一日的忙碌奋斗过来的。
从身无分文到有了本钱,然后开始忙碌开铺子。
铺子开过几个,却到现在也没有发展壮大,还是自己单打独斗。
果子倒是在哪里做都有人吃,卖的不错。
可是,仅仅是卖的不错,并不能解决问题。
想这些的空档,老太太从外面走进来,将另一个香包交给江巧,“你带上,辟邪的,等过了端午,下雨就能摘了。”
江巧接过来,将香包挂在身上,对老太太道,“婶子,你打量我的这生意怎么样?”
“好。”老太太想都没想便竖起大拇指,“我跟你说,不是我吹牛,你的这个手艺,拿出去那是谁都佩服的。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了,在京城扎根几十年,你做果子的手艺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听到这样的赞扬,江巧心里便更打定了主意,就是要干培训机构的,到时候自己的手艺名扬天下,那才是最赚钱的路子。
“婶子,我想教人们做这果子,你觉得会不会有人想学?”江巧本来还没想到要把这手艺传出去,刚才这老太太的一句话竟然将她的想法一下子给改变了。
她这样说着,老太太便连忙点头,“那有什么的,你这手艺,定然是有人愿意学的,不信你便去问一问,定然是想学的多。”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便要广而告之。
说干就干。
江巧直接在门口张贴了可以教制作果子的方法。
每个人学习五天,学费是十五两银子。
五天十五两,老太太听了直嘬牙花子。这么贵,一般贫苦些的人家一年到头的收成也不够这学费的。
便对她道,“这学费也太贵了些。没人能学的起的。”
江巧可不这么认为。
贫苦人自然是学不起的。可她针对的也不是贫苦大众啊。
若是这般精致的果子是个人都会做了,那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平日里买果子的就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这想要教的便也是他们家的厨子。
既然针对的人群有了,那便只要等着就行了。
广告贴出去两日,便有几个人站在门口看了,还问江巧,外面贴着的是什么意思。
江巧这才想起来,在古代,文字的普及度是特别低的,大部分人是不会写字的,重要的技艺也都是口口相传。
所以,传承下来的手艺那是少之又少了。
现在,她想要将果子的制作方法传承出去,就遇见了不会看字的这么坎儿。
她便坐在门口,一边卖果子,一边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自己做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
这一来一回的说,还真是有些作用。
又过了两天,果然有个人来了这里,当即便将定金拿来了,足足有十两银子,说是要供两个人学习的学费。
江巧打量着两个人,这两个人是两个还未出阁的女孩子,看起来都是大家闺秀的样子。
一般情况下大家闺秀出门的时间可是不长,可这两个看起来那就是很少有在街上的机会的。
好不容易出来一次,还要再上课来。
“您二位是哪家的小姐?”江巧一边将两人让到房间里,一边好奇心大发地问了一句。
其中一个看起来机灵活泼的便道,“她是礼部侍郎家的小姐,我爹是武将军。”
这一看两个人就是两小无猜长大的小姐妹了。
礼部侍郎家的小姐名唤栾琼,生的花容月貌,说话如黄莺一般,声音好听。听得武重慧冒冒失失的话便连忙对江巧道,“师傅不要介意,慧姐儿就是咋咋呼呼的,可人心是好的。”
本也没有什么可忌讳的,正好也到了屋里,江巧便将两人让到座位上,自己则是到一边泡了些茶过来给两个人斟了些茶。
栾琼看了看江巧灵活的双手,虽然有些粗糙,但是,一看就知道是日日劳作的。
见她看的出神,武重慧也看到她的手,便连连蹙眉。
她好奇地问,“师傅,我们做了果子之后,手也会变的像你的手一样么?”
“不一定。”江巧伸出手来,其实看起来还是纤细修长的。
只是光影中看着有些粗糙罢了。
迎春这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一边跑,一边叫了一声,“娘!”
江巧站起来去抱迎春,对他们俩道,“今日就在这里看看吧,我做果子的时候你们都可以在旁边看。过几日才开课,你们这几日想来便来。”
这两个姑娘应该是想学会了以后在夫君面前露一手的。
自己本来想着的是能吸引一些厨工来,却没想到先遇到了这两个富贵小姐。
她没有想太多。毕竟人生充满了变数,此时觉得这两个小姐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可是忙碌下来,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
既然如此,不如不想,顺其自然要比盲目追寻要好得多。
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就生出了贪念。这世上十有的事情都出自于本心的贪求。
听到江巧这样的话,两个人相互对视一下,武重慧便道,“那我们就打扰了。正好我今日无事,便在这里坐一日了。”
栾琼点点头,“既然你要留下,我就陪你。”
两人算是要留下来了。
江巧忙碌的时候,他们就像是小尾巴一样跟着。
忙活了一日下来,武重慧一边用帕子擦着汗,一边道,“师傅,您真厉害,我只是跟着您跑了一天就已经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这果子还没学会做,人就已经废了。”
“可别说那样的话。”江巧笑眯眯地看着两个人,“慢慢习惯就好了。而且我到时候教给你们的都是简单的,馅料也可以自己做,当然了,不想自己做的话,在这里拿现成的也可以。”
听到这里,两人会心一笑。
这不是正好省事了吗?
又能亲自下厨,还不用费心做那么多,累得腰酸背疼。
这样的做法真是给他们解决了很多难题了。
江巧那是很会投其所好的。
面对这样的两个富家小姐,只要让他们尝到了做半成品的乐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大厨了,只要随随便便弄一下,跟在现代做半成品的菜是一样的道理。
她慢慢摸索人的习性,发现,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人都是有虚荣心的,都是愿意做简单又有成就感的事情的。
投其所好便是她要做的事情。
栾琼听到这句话,眼前一亮,“那我能带一些馅料回去么?”
“当然可以。”江巧笑着说,毕竟他们都出生在富贵人家,家里也都有做糕点的师傅,所以,带一些馅料回去研究也未尝不可。
可是馅料里面的配比就很关键了,没有一个人能不经指点做出与师傅一样的味道。
有时候即便是亲自指导也未必会做出相同的味道。
所以,带回去馅料对她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江巧这个人就是很明白别人想要的是什么。
栾琼欢喜地等着江巧给自己弄了一些馅料,便准备掏钱。
“不用给钱,果子你们都尝过了么?”江巧见她摸索自己的钱袋,便笑着说。
说完还不忘对武重慧道,“你有没有想吃的,可以带一点回去。”
“不好吧?”武重慧是个小吃货,听到让带东西的时候已经心花怒放了,一边说着,却心里想着要带什么回去让家里人尝一尝。
他们俩心血来潮要学习做果子,是没有跟家里人商议过的,毕竟在他们那样的家庭,向来都是衣食无忧的,即便是有什么想要学习的东西,家里的厨子也很多,主母也是会教孩子们的,没有人会让孩子们出来找师傅,即便是要学也是请回家里去。
这样的方式自然是遵照了江巧的意思,可对于礼部侍郎家和武将军家却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过去的。
武重慧带了些果子,两人便离开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栾家的管家便已经等在门口,说要请江巧到家里一坐。
见此,江巧以然知道有什么事了,便稍稍打扮了一下自己,跟着他们去了栾家。
江巧跟着管家从角门进了府中,弯弯绕绕,只觉得这府邸如同自己没有魂穿过来之前去的恭亲王府。大,大的走到头都觉得累得慌了。
她跟在管家身后,只见管家走到一个小门口便停下来,好心对江巧道,“这位娘子,我提醒你一声,等会儿见的是我们家当家主母,到时候规矩还是要有的。”
如是这般便将行礼的方式告知了江巧。
听他这说法,江巧心中略略安心,这应该是栾琼提前找了管家的结果。
不然,以管家的能耐,是不可能管一个外来人的想法的。
江巧恭敬地听着,最终对管家行了个礼,“谢您提点了。”
“客气。”管家摆摆手,看见院中走出一个嬷嬷打扮的人来,便示意她可以进去了。
只听那嬷嬷对管家道,“这便是昨日说起来的江娘子?”
那管家闻言便点点头,“人我交给你了,有什么事你们内院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嬷嬷上下打量了一下江巧,除了长相颇为漂亮以外,穿着打扮都是普通人家,看起来并不富贵,却没成想这样朴素的人能入了栾琼的眼。
“这边请吧。”嬷嬷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便转身当先往院中走去。
江巧不卑不亢地跟在他身后,扫视着这个院落。
心中却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来过。
看到这院中的陈设,她的脑子里闪过的便是一段一段的剪影。
之前她知道原主失忆过,却没想到,原主的记忆在这时候渐渐复苏起来。
她好奇地东瞅西看,却越发觉得在哪里见过这些。
不是在梦里,一定是在什么地方见过的。
江巧下意识地走的快了一些,却猝不及防撞到了嬷嬷背后,连忙后退一步,却见嬷嬷已经不悦地扭过头来,“咋咋呼呼的,你还真是没有见识。”
不知道为何,这嬷嬷才头一次见面。便对她这样评价,心中颇为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