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开办学府,李斯却倒了霉
<b></b>大秦。
回归大秦的嬴政,依照林川的指示。
果断叫来李斯和王绾。
大半夜,扶苏守在嬴政身旁。
王贲一如既往地保护嬴政。
三人的兴奋劲还没完全消散,劲头正足着呢。
经过上次被嬴政差点拖出去砍头。
李斯老实了很多。
加之有仙人的存在,他可不敢胡乱造次。
以免丢了脑袋。
其实,王绾作为丞相,他的思想多少有些保守。
能得嬴政重用,主要是用来制衡李斯。
王绾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朝堂上很少发表意见。
大多数时候都是做一个在职的闲散人员。
不过,今夜嬴政破天荒地召见他。
摆明了是有大事要做。
而且是非用到他不可的大事。
“朕深夜换你二人前来,是受仙人之命,与你二人商议一件大事。”
“朕要开办学府。”
“召诸子百家,入府教学。”
“你二人与扶苏一同把关,合格者才能入府。”
嬴政毫不拖泥带水地说出他的目的。
李斯和王绾不由得对望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和不解。
“陛下!”
“诸子百家鱼龙混杂,且有不少六国余孽。”
“令其进入学府教学,免不了愚弄百姓。”
“此番决定,反而不利于大统啊!”
李斯劝说道。
一向不待见李斯的王绾也点头应和。
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丝毫未出嬴政所料。
“呵呵。”
“仙人早已知晓你二人会这么说。”
“因此,朕才说要你们和扶苏一同甄别百家诸子。”
“能为我大秦所用者留下,不能用的杀掉也无所谓。”
“学府创立并非只为教学所用,亦可用来给学子洗脑。”
“如今六国已灭,我大秦若要招揽人才只能自己培养。”
“若无学府,人才岂不是要被权贵捆绑了去?”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啊!”
嬴政直接将林川说的话生搬硬套了过来。
这些理论都是后世总结出来的精华。
一帮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哪里听说过。
当时,李斯和王绾就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陛下英明!”
“我等自愧不如!”
两人眼泪哗哗的,仿佛嬴政就是魏文侯在世。
这魏文侯就是因为开办的西河学府,才令魏国强大起来的。
对于重视教育的君主,李斯和王绾这等文人当然是获利最多的。
他们不禁替天下文人感谢嬴政。
同时,两人作为主考官,身上肩负的可是大秦数百年的人才基业。
一股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自然也就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对了,还有一事朕要交给右丞相去办。”
嬴政看向李斯,而后冲着王贲摆了摆手。
王贲立刻命人将三口大箱子搬过去。
顺便还将一张图纸也交给了李斯。
“这是……强弩图纸?”
李斯仔细瞧了一眼,眼珠子越睁越大。
“此弩名为踏张弩,乃仙人所赐。”
“箱子中的强弩为汉朝丞相曹操送给朕的。”
“朕要你督促工部,七日之内做出强弩与踏张机各两千份。”
“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朕只要看到结果!”
嬴政冰冷的声音传来。
当场给李斯下了死命令。
他太了解李斯了。
这家伙心黑的要命。
七天看似时间很短,甚至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交给李斯,就一定有办法。
哪怕是调动咸阳城的百姓全去工部制作强弩,李斯这家伙也是做得出来的。
嬴政之所以这么着急,原因无它。
专门为了攻打匈奴之用。
眼下骑兵三件套已经接近尾声。
王贲手上的三千骑兵已经在熟悉装备了。
同时,北疆连续告急。
蒙恬已经苦苦支撑了将近一个月。
是时候给匈奴来一次冲击了。
“臣一定竭尽全力完成,绝不敢辜负陛下所托!”
李斯脸色难看,却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王绾看着悲催的李斯,心情复杂。
但他们的始皇帝一向霸道,赵姬和吕不韦已死。
再无人能钳制他。
嬴政所言便是天,任何人都不敢违背。
“还有。”
“七日之后,朕要御驾亲征。”
“若不想朕死在匈奴刀下,就看工部是否能按时完成任务了!”
嬴政轻笑一声。
轻描淡写地将他的安危放置在了李斯手上。
这让李斯和王绾惊恐不已。
如此一来,他就是想偷懒,也不敢了!
之后的七天里,李斯大部分时间都在工部奔波。
他将踏张弩的图纸交给工部侍郎,机巧这玩意已经在图纸上明确的勾勒出来。
制造难度并不大。
大秦在强弩制造方面本就有一定的建树。
汉朝的强弩也是从大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只是在结构方面加以改进了一些而已。
因此制造难度依然不大。
不过,要在七天之内制造出四千张弩弓,难度就很大了。
为此,李斯果然召集咸阳百姓,以结工钱的方式短时间内召集了八千人。
培训了足足两天之后,第三天才开始动工。
当嬴政听说了李斯的办法后,也着实惊讶了好一阵。
“朕并未向工部拨款,李斯给百姓发的工钱从何而来?”
嬴政好奇道。
“回父皇的话。”
“是右丞相自己掏腰包出的。”
扶苏回答道。
闻言,嬴政哈哈大笑。
不过,他却对补偿李斯的建议只字不提。
可怜的李斯,被嬴政威胁了一通,还掏空家产为嬴政办事。
倒头来好处没捞着,还成了穷光蛋。
与此同时。
学府开办的事情也在稳步进行。
当大秦各郡县张贴开办学府的告示后。
顿时引起了诸子百家的热议。
这些学富五车,自命清高的文人哪一个不想着出人头地?
如今六国已灭,天下只有大秦一国。
唯一出头的方式便只有为大秦效命。
但之前,他们苦于没有出路。
如今学府开办,便等同于为诸子百家在民间设立的登云梯。
因此短短三天之内,咸阳城聚集了上万人。
这些自命清高的文人将学府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要不是有王贲护着,扶苏和王绾怕是要被这些文人踩扁了。
幸好王贲收拾了几个闹事的家伙。
这群自视甚高的文人才肯老老实实地排队。
“叫什么名字?”
“师出何门?”
扶苏抬头看着一个邋里邋遢的年轻男子,问道。
“道家,陈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