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扭的瓜不甜,鲁智深也不是可以由他人主宰命运的人。
这事只是一个小插曲,鲁大师有他的江湖,而徐泽则有更多更重要的大事。
只有这些大事都办好了,这世上才不会再有“大事”,百姓也不会再需要以武犯禁的侠者,众多的“侠者”们才会重新选择自己的出路。
心中想法通顺,徐泽收回了思绪,吩咐杨喜喊来外曹曹首王四。
王四到时,见徐泽正在伏案批阅公文,和孙石一样,其人也是徐泽的铁杆,自然用不着客套。
“社首!”
做困难事必有所得,经历六年的磨砺,这个年满二十五的青年已经气度大变。
王四蓄起了胡须,还有了妻儿,早不是当初史家村史进小跟班的模样。
徐泽放下笔,道:“不凡,莱州的情况超过预期,咱们原本的计划要调整了,交给你两件事。”
得益于莱州知州龚孝序的通力配合,“莱州之战”的第一步比原定计划顺利了很多,确实可以着手布局第二步了。
和整天冷着脸的孙石不同,王四笑脸迎人,极具亲和力,
与之相处如沐春风,经常在谈笑间,很多人便稀里糊涂地被他套取了想要的情报。
社首要说正事,王四立即严肃以对。
“社首请吩咐!”
“第一件,给朝廷施加压力,要求释放无故被扣押的同舟商铺人员。多找一些官员,人能不能放不放不重要,关键是要把声势造起来。”
“第二件,逐步向江南散布莱州匪患的消息,把事态说严重一点,就说朝廷已经调动西军参与平乱。”
王四有些疑惑,问:“朝廷尚未调西军参与平乱,这个消息是不是再缓一缓?”
徐泽笑道:“不用,‘莱州匪患’发生后,朝廷对这次‘匪患’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咱们得给他们提个醒。”
“再说,平乱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让大宋最强的西军袖手旁观嘛,也该轮到他们出手了。”
东京城,一派祥和。
大宋朝廷根本就没有出动西军的计划。
接到莱州匪乱的消息后,朝廷最初确实慌乱了一阵,也的确有调西军入京东平乱的建议。
但得知登州第二将出兵后,很快就没人再提这事了。
毕竟,大宋应对内乱的经验非常丰富。
平定内乱打的都是人海战术,一旦出现成规模,靠一地驻军无法解决的内乱,
都是先调动周边诸路、州的禁军,先完成封控包围,限制贼军流窜,
而后,再调精锐兵马,打败贼人主力,擒获或杀死其头目。
剩下的,就是下达特赦诏令,宣布免税之类的后续补救措施了。
一套连环拳下来,平乱的帅臣有战功,参战官兵得赏赐,当地百姓也能获得短暂的喘气之机,部分贼人甚至还能洗白,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基本就是“皆大欢喜”的场面。
因此,平乱的关键就是早发现、早应对、早封控。
只要封控及时,乱军基本就是必败之局。
随着登州第二将出兵莱州,密、潍也响应龚孝序的警告,动员官军封控要道的奏报传到东京城后,大宋君臣也就安下心来。
虽然徐泽部桀骜难驯,但战力是毋庸置疑的,
从以往的所作所为来看,其部平乱的决心和战斗精神更是有目共睹。
有登州第二将在,莱州之乱平定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再调西军,时间上来不及,还空耗钱粮。
大宋政权虽然偏居一隅,但置州二百五十四、县一千二百三十四,
人口亿万,国力远迈以往任何一朝,
确实没必要为了被封控于一州之内,仅仅祸乱两县的小匪患,而打乱国家正常的工作节奏。
实际上,这段时间,大宋天子赵佶的心情极好。
一直不听话的登州第二将“乖乖听调”,流血流汗为朝廷剿匪平乱,
再次证明了大宋天威尚存,诸军无不慑服,此事值得高兴。
更高兴的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比一个争气,皇家喜讯连传。
先是继承了今上优良播种能力的皇长子赵桓,与其妃朱氏精诚团结,辛苦耕耘,
诞下了皇长孙,让时年仅三十五岁的赵佶就做上了祖父。
此事本发生在去年底,并不是什么“新闻”,
只因大宋皇脉早夭问题极为普遍,
未能确定新生皇子皇孙可以活下去之前,皇家通常不会大肆操办。
现在几个月过去,皇长孙越长越壮实,明显是一个可以活下来的好苗子。
皇帝大喜,臣子们更喜,
须知大宋立国以来,还是首次出现在位皇帝喜得嫡孙的,
此事的政治意义自不用说,不仅鼓舞民心士气,
更进一步证明了教主道君皇帝乃长生大帝大霄帝君转世的传说,
若不是神君转世,为皇室换了血脉,
如何能够改变大宋王朝百余年来一直挥之不去的子息艰难问题?
由是,公相蔡京领衔,率诸臣为皇家贺,
奏请天子,加皇长孙赵谌为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封崇国公。
皇帝欣然应允,同意了诸臣之请,
并御笔一挥,顺便封已故皇兄赵佖之子赵有奕为和义郡王。
但这件事上,翰林学士承旨王黼唱了反调,
其人说蔡京之请,直接封皇孙为公,违背祖制,
是把东宫太子看做皇帝,乃大不敬,请天子治其罪。
正在兴头上的赵佶打了哈哈,没有追究蔡京的罪责,却任命年仅三十九岁的王黼为尚书左丞。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宋又一颗政治新星已经灼灼升起。
第二件喜事,则是由镇东军节度使、守司空,嘉王赵楷创造。
这位充分继承了天子文艺天分的皇三子,也是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皆有所成的天才。
其人自小聪明伶俐不说,还非常听话争气,
受天子宠爱程度,远超其长兄——叛逆少年赵桓。
今年正是大比之年,皇帝有意让年满十六岁的赵楷下场一试。
乃先命嘉王赵楷登殿赴廷对,这次皇子首秀,自然是妙语连珠,博了个满朝喝彩。
五日后,集英殿策试进士。
化名后“偷偷”参加大比的赵楷,“居然”一路披靡,成功进入了殿试环节,
并靠着“极为耀眼”的发挥,夺得今科进士第一名——状元。
赵楷此举,再为天子夺了一个“第一”,
而且,这个第一,比其皇长兄赵桓那个的更有分量——毕竟是历朝独一份。
如同书押“亓”字一样,此事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赵佶天下第一人的分量。
当然,天子乃是雅人,通过儿子下场,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天下第一人的优良基因就行了,
吃相不能太难看,这个状元之名就不用再霸占着了。
由是,皇帝御笔一挥,擢进士科第二名王昂为魁首
顺便说一句,这个王昂乃是神宗朝著名的“三旨相公”王珪的侄孙。
其人有一个堂妹,刚刚嫁给了一个黄州籍科举牛人。
该大牛上一科进士及第,补为密州教授,
其人嫌弃官小,不做了!
又报名参加了今科岁附贡士院试,取毋过五人的词学兼茂科,
并且再次名列榜上,
其名为秦桧!
……
ps:才知道起点有“免费模式”,我已经申请,本周应该就可以免费看了。
在外站看书的书友来起点看本书,阅读和互动体验会更好。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