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政和七年,同舟社曾挟大败高丽并与其建立同盟之威,逼迫金国也签订了一系列“平等互利盟约”。
其中,就有关于日后两方势力征服辽国的协调机制。
双方约定,彼此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取得的辽国领土,应当及时知会另一方,以避免纠纷。
石秀问出这个问题,乃是依据当年的盟约,并没有什么不妥。
完颜蒲家奴为人实诚归实诚,却不是傻子。
辽帝耶律延禧逃了,燕京的辽国小朝廷也被灭了,现在的辽国任人宰割。
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就算金国自己吃不下,也不能容忍同舟社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对方军情不透明的情况下,他哪里会主动暴露本方的具体部署。
现在说错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日后同舟社见缝插针抢地盘的借口。
“西京道的具体军情还没有传回来,但中京道全境已经被我们拿下了。”
完颜蒲家奴的言外之意,是中京道你们别来,西京道咱们各凭本事。
但其人的话说得很有没底气,自然逃不过石秀的观察。
“昊勃极烈当知道,贵国出兵中京道之前一个月内,同舟社海军曾攻击过辽国沿海州县,辽人在中京道的兵马因此被打乱,贵部才能顺利拿下中京道。”
石秀只谈同舟社对灭辽战争的贡献,并没有拆穿完颜蒲家奴的谎言。
但其人的话似是要追究金军占了同军的便宜,让后者颇有些尴尬。
金军去年底进入中京道后,便如入无人之境,五天连下四州一京。
进军如此顺利,确实跟辽军战前被同舟社打乱部署有很大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石秀这话中也透着威胁,海军能袭扰辽人,也能袭扰金人。
金国君臣并不是到现在才知道同舟社能轻易攻击沿海州县,早在几年前,他们在辽阳府就已经吃够了有海无防的苦头。
完颜阿骨打对此有很深的顾虑,其人特意在诏书中叮嘱都统完颜斜也不要攻取沿海诸州县,以避免陷入处处都遭受同舟社打击的被动局面。
即便如此,外交场合,场面话也不能落了下风。
“石副司首,话不能这么说,我军之前连续击败辽军,已经把辽国打残了。现在又追击辽帝进入西京道,让耶律延禧不敢回来,要是没有我们,你们哪有机会攻打燕京?”
涉及到双方的具体利益,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事扯起来就没完。
石秀也没想跟完颜蒲家奴扯皮,他只需要表明本方的态度,为同舟社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埋下同军介入中京道的借口即可。
而且,双方疆界划分和利益重新分配的大事,蒲家奴也作不了主。
其人还是得找完颜阿骨打谈,并且,最终要靠实力说话。
“好教昊勃极烈知道,我海军一直在沿海游弋,并即将展开登陆作战,若是城池已被贵国占领,我军自然不会再取;反过来,若是某地纳入同舟社治下,也望昊勃极烈约束好部属,不要枉其战端。”
辽国虽大,靠海的却只有东京道、中京道和南京道的部分州县。
东京道早就被金国和同舟社瓜分干净,金国虽然在辽阳府取得了出海口,但在同舟社强大的海军威胁下,有出海口还不如没有。
南京道已经被同舟社划为势力范围,靠中京留守司的有限兵力,防守同军北上都非常吃紧,更不敢去招惹同舟社;
石秀话中之意,明显是针对中京道,完颜蒲家奴却只能装糊涂。
“这是自然,我大金国向来是守约,也希望你们能守约。”
该谈的事情基本谈妥,再要谈的内容,也只能让皇帝亲自谈了。
完颜蒲家奴当即命人待石秀到馆舍中休息,他还要安排护送的人员,并给完颜阿骨打写信,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金辽战争打响后,金军的兵力一直都没有充足过。
别看这一次金国举国动员,有四万多的大军,但辽阳府留了一万不能动,完颜斜也又带走了两万人去追击辽帝。
剩下的仅有一万多,素质本就赶不上斜也带走的精锐兵马,还散落在广阔的中京道和上京道。
这样的布局,面对不敢反击的辽人当然没问题,但面对像泥鳅一样喜欢到处打洞的同舟社,那便是遍地漏洞了。
万一徐泽对中京道有什么想法,麻烦可就大了。
其实,中京和上京各地还有一些正在接受整编的投降辽军。
但这些人没得一年半载,根本没法用。
用他们来守城,怕是看到敌人就开城投降。
同舟社比预料中快了太多拿下燕京,顿时让分兵的金军陷入了被动。
要了解金军的被动,首先要了解金国的国土现状。
实际上,金国并没有拿下中京道全部州县。
西面的城池较少,都已拿下,但在炭山以东的宽阔草原上,金人对游牧民的控制力还非常有限。
而在东面,金军则止步于利州、潭州一线。
再向东,建州、兴中府、川州、安德州等地还没有被金军拿下,更别提辽西走廊一线的沿海诸州了。
其实,上京道的情况更严重。
金国攻下的临潢府只在上京道东南角,西北大片的区域都没有纳入掌控。
不算人口,仅从地域上看,金国在上京道的控制区,还不到实际行政区域的五分之一。
甚至,女直人的传统势力范围东京道,也没有完全纳入金国的直接统治。
铁骊王府以北的广大区域,并不属于金国直辖。
其中一部分是羁縻部族,还有一些偏远部族,连羁縻都不是。
正全力向西南扩张的金国,也没多余的精力和兵力,去征服这些比生女直人还穷还野蛮的部族。
之所以会出现各地还有大半土地都没有纳入控制,就仓促派大军奔袭千里追击辽帝的情况,乃是基于金国国情的无奈选择。
女直人起于蛮部,起兵后,虽然对辽国屡战屡胜,土地和人口不断扩充。
但因为主体种族人口稀少,而且政治文化上的极端落后,使得金国对新占领区的消化和治理非常粗糙,实在没办法做到如同舟社这般从容。
其扩张政策从起兵时开始起算,大略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兵之初,金辽双方的战争潜力极不对称,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人口充实弱小的国力。
双方的战争多发生在女直人传统势力周边,新征服的土地上有大量的辽系女直部落和渤海人村落。
此阶段,金国每打下一地,便区分不同种族实施差别化政策。
对契丹人和他们的忠实走狗奚人,金军采取赶尽杀绝的政策,多次制造屠城事件。
只有杀够了人,才能震慑敌对势力,并彻底断绝心思各异的生女直各部之退路。
并通过屠杀处于辽国社会上层的契丹人和奚人,获取政权扩张期急需的社会财富。
对辽系女直人和渤海人的策略,则是打感情牌。
完颜阿骨打亲自下场,宣扬女直、渤海两百年前是一家。
由此,才将这些亲金部族编入猛安谋克,以快速扩充军队。
对汉人、高丽人等拉不上关系的种族,金军的做法就是直接掳为生口,驱使他们耕种和务工,替换女直人专心打仗,以增加金国的战争潜力;
第二阶段,金国的基本盘扩大,并由防御转为进攻。
再征服的土地上,极少有辽系女直和渤海人,第一阶段的消化政策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
完颜阿骨打等女直人精英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看到了直接掳掠生口的做法弊大于利,转而限制和打击私掠生口的行为。
除了通过战争有计划的获取生口外,金国对新占领区的人口消化主要是两点做法。
一是迁徙部分人口至金源内地建村安置,以进一步充实基本盘,并削弱新占领区的战争潜力,防止反叛。
二是任用官员治理新占领区,组织该地剩余的人口恢复生产,以为金国继续扩张提供钱粮支持。
这时,便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些官员从哪里来?
女直人落后归落后,其实也有诸如完颜撒改、完颜希尹这样懂得治政的人才。
但这样的人才毕竟太少,而且基本靠天收,完全跟不上国家扩张的步伐。
所以,金国这几年新取得的城池,绝大部分就任的官员实际上还是辽国那一批。
为了防止这些人不尽心履职,或是私通外敌,金国朝廷还规定外任的官员,其家属必须在金源内地安置。
但是,辽国遗留的官员要是真的很好用,也不会被金国打得亡国了。
而且,金源内地本就苦寒,承载的人口总量相当有限,一味内迁也不是办法。
去年,完颜阿骨打便派遣蒲家奴和宗雄把内地猛安谋克的百姓分出一万户,外迁到泰州定居。
随着灭辽战争正式启动,金国的扩张速度急剧加快,第二阶段的扩张政策也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
如何在庞大的新占领区建立稳固的统治,是完颜阿骨打等女直当代英杰们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其优先级甚至要超过打赢和辽国的战争。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