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试锋

第四百一十三章 建虏入塞(六)――文打还是武打?这是一个问题

明末试锋 温风如歌 3819 2024-01-30 13:05

  两个时辰后,外出的探马带回了建虏的有关消息。

  “回大人,经我们分开侦探,以及向逃难的百姓打听,知道了一些建虏活动的大概规律。”

  “建虏大营地设在忻州城南数十里之外,约有数千人。建虏早上分兵到各处抢掠财货和掳掠百姓,天快黑时,带着钱财和百姓回营。”

  “每队出去的建虏多是百人的队伍,每个方向都会派出一支五百的大队人马策应。组织严密而有序。”

  斥候队队长曹一山慢慢的汇报道。

  周大虎静静的听着不时地打断话头,询问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挥退曹一山后,现场只留下周大虎和杜应芳以及周大虎的亲卫将领和铁塔和赵春山、田原等人。

  “杜先生,你看此战该怎么打?”

  “回东主,此战可有两种方法打。”

  周大虎听着来了兴趣,眉毛一挑随即问道,“哦,是那两种打法?”

  “一曰文打,一曰武打。”杜应芳笑着说道。

  “文打?武打?”周大虎一想,字面上就知道其一些意思。但他还是继续笑着问道,“还请杜先生详解?”

  杜应芳轻点头开始解释道:“文打,听字面上的意思就知道一些其中的打法。文打就是以小规模的精锐兵力,对付建虏外出抢掠的小股队伍,隐秘接敌,突然雷霆一击,力求全歼,以少积多,只不过这个打法只能用于最初的一两天,很快就会被建虏发现。”

  “如果继续想文打,就盯着对方,只要对方一派出小股兵力,就立即派兵给与歼灭,如果建虏大队人马出来,我等就如影随形在一边不停的骚扰,建虏过来,我等就后退,建虏退后,我等就再跟上……”

  杜应芳话还没有说完,周大虎插嘴道:“杜先生说的可是这个意思: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哦?”杜应芳眼睛一亮,立即点头说道:“不错,就是这个意思。”随即他轻叹一声道,“没想到,大人真的是总结的太好了,比我原本想的还全面、还多、还精粹,看来属下是有些班门弄斧了。”

  周大虎不好意思的轻咳一声道:“我不过是根据杜先生的意思,延伸总结了一些而已,先生不用妄自菲薄。”

  “还请先生继续。”

  杜应芳轻点头,继续说道;“武打,就是一上来,以大人的全部兵马出战,在大股敌人赶来之前,将建虏抢掠的小队全部歼灭之,威镇建虏,让其小股队伍不敢再出来劫掠百姓。”

  “如果敌人大股部队不超过大人兵马,我建议大人碰一碰建虏,不行再后撤,以大人所讲的方法不断扰之,威胁之。就会让建虏入侵的危害大大降低。”

  周大虎陷入了沉思,这两个打法对他来说现在是各有利弊。文打可以最大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可以取得不错的军功首级,但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对军队和百姓的士气军心提振太小,优点就是一个“稳”。

  武打,刚猛轰烈,最能提振军心士气和百姓信心,但有一坏处,就是容易激怒建虏,造成对方对自己紧追不舍,一旦拼杀起来,伤亡会过大。

  两者差别不大,主要的差别就是遇见大股建虏兵马,打不打而有所区别。

  周大虎考虑了一会,转头看向杜应芳,想听听他的意见。

  杜应芳看了一下屋中的人,沉默不语。

  周大虎看了看对方,明白其意思,便让屋中除了自己和杜应芳,所有人退了出去。

  等人都退了出去后,周大虎才开口道:“先生请讲。”

  杜应芳开口道,“东主,属下认为眼下形势还是武打最好,虽然损失会大一些,但收益也是最大的。”

  “英雄出名要趁早,这话放在大人身上,也是极为适用。东主已是一路参将,加副将衔,只需做出一些军功和战名,也许就能很快镇守一方总兵,到那时东主才能在朝堂之上有一些发言权,有事应变才会从容许多。”

  “东主你要知道,不要小看虚名,虚名也是实力,有了名气,就会有大量的人才前来投奔,有了这名,文官士绅都会因名气更加配合东主,而不会有所刁难。有了名气,朝堂诸公和皇上才会在你身上舍得投出大量钱粮支援。”

  “自古以来,名和利都是连在一起的,有了名,利就会源源而来。而有了利,富甲一方的人,吃喝不愁后,就会做善事或者别的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名望,而名望就是护身符,就是进入地方官场,甚至过去不能涉及的事情的敲门砖,名望也是一个通吃八方的路引通行证。”

  “所以,朝堂之上才有不知多少人,为了一丝名望,以自身性命于不顾,也要搏击风力,就是此理。”

  “而今形势,建虏已经收服了漠南蒙古各部,大明从京师一直到延绥数千里的口边,都已经门户大开,建虏身居苦寒之地,物资缺乏,和大明交易来改善其生活,已不可行,过去到大明抢掠过,食髓知味,今后必然还会来之,以战逼大明朝廷开放边市,以战逼和,这定会发生。”

  “如此一来,边墙建虏和中原流贼就会彼此起伏,官军来回奔波,被拖垮是迟早的事,如果不能平定建虏、流贼任何一方,大明形势会急剧恶化,到时候大明危亦!”

  “将军就是再能打,独木难支将倾大厦,已是晚亦。”

  听到这一番话,周大虎心中很是佩服杜应芳,自己是有历史记忆才能做出判断。

  而大明的这些牛人,经过分析就能猜到大明的未来,真是太厉害了。

  周大虎一想,就想到一些问题,问道;“杜先生,你的这些想法分析,朝堂上的诸公能想到吗?”

  杜应芳叹了一口气,道;“属下不过是一介寻常人而已,朝堂之上诸公都是我之不能望其项背之人,这些怎会不知道。”

  “只是知道又如何?又解决不了。当今大明之事,不在知,而在做。”

  “而做事之人,顾虑重重,牵绊太多,什么事,都是做的大打折扣,十成之事做不成四五,如此这般,事事不成,事事崩坏,大局只会越来越坏,奈何这不是一人或数人就能改变的情况。”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