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太子别动

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着开的朝会

太子别动 坑媳妇专业户 4320 2024-01-30 13:10

  弘治十六年二月初一是一个值得记入史册的日子。

  有了朱厚照的开恩,被停职的官员暂且复职。朝会有了人气,众官员的心情松快了许多。只要太子不因皇宫被炸迁怒大家,哪怕被记过了、挨点罚也没什么。

  “都2月了还在下雪!”户部尚书侣钟冲着左右侍郎嘀咕,“希望不要耽误了春耕。”

  “这几年天灾不断,夏天干旱、冬天极寒,全国粮食减产。若没有占城、安南输入粮食,户部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户部左侍郎感慨。

  侣钟看了他一眼:“放心,海禁是一定会废除。梁总督从满勒加送来消息,囚牛商行和另一个色目人国家谈了一笔大生意。那个国家原本属于葡萄牙,百多年前独立出来,两国之间关系不好。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囚牛商行和对方的合作相当紧密。”

  给手下们透了些消息,侣钟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户部官员和商人的关系最为亲密。他给出的消息会有用。

  户部右侍郎恍然大悟:“难怪囚牛商行到处在联系布商,想大肆购买棉布和丝绸。原来是接了一个大单!”

  “前几天囚牛商行大掌柜来找我们尚书,想让工部作坊加紧制作玻璃制品。我们尚书没敢答应。”旁边偷听的工部右侍郎压低声音小声说。

  工部不少官员实实在在牵扯到皇宫被炸的惊天大案之中。尚书曾鉴又是湖广人,虽然暂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曾尚书与此事有关,但曾尚书每日过得兢兢战战不敢有任何差池。海禁还没有明文废除,就算工部拿到了玻璃制作工艺也不敢用。曾尚书又怎么敢轻易答应大掌柜。

  “海禁废了,朝廷两年之内都没有足够的船只出海。你们乐呵些什么呢!”

  有支持开海的,自然也有坚决反对废除海禁的。除了挂在永远都找不到错处的“祖制”,令顽固派坚决反对的原因不外乎防止宦官势力大涨。

  弘治帝做了退让,除了九边等寥寥几个地方,撤下了其余地方的镇守太监。宦官的势力大减!但随着囚牛商行海贸兴起,宦官有做大的趋势。

  囚牛商行派出去的远征军几乎由宦官萧敬说了算。梁储想在满勒加做些什么,需要一个宦官点头答应!占城港同样如此。吕宋、日本同样是宦官做主。

  这让敌视宦官的文官绝对无法容忍的。

  但是朝堂上至少有七成的人和商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反对开海禁的人只占了一小部分。兵部尚书刘大夏极力反对,多次找太子上谏,可每次都未能说服太子。

  辰时二刻到了。“啪”一声,鸿胪寺打响了朝鞭。

  百官整理仪容,有序走过金水桥步入奉天门。

  “那是……帐篷?忘了收拾?”

  百官惊讶地发现空旷的广场上,由几个铁架子撑起一个巨大的帐篷顶。帐篷占了奉天门广场一半的面积。

  帐篷下是一把把会议专用椅。

  鸿胪寺官员如是说:“殿下命人准备了帐篷和座椅,从今日开始朝会不用站着。”

  今日是大朝,除了高品级官员能够站在奉天殿上,其余的官员只能露天站在广场上。有了帐篷大家也不用担心散朝后变成一个雪人。

  但为什么要坐椅子?官员们表示亘古未闻。也没人敢坐下。

  奉天殿内,同样摆放着椅子。

  朱厚照落座后,官员们三跪九叩行大礼。等仪式结束,朱厚照挥挥手让百官坐下。

  ”启禀殿下,自古以来只有少数年迈、体弱的国之柱石有幸被皇帝赐予坐位。臣等不能坏了规矩。“

  礼部尚书张华见首辅和内阁没有站出来反对,跳出来当了出头鸟。谁让他是礼部尚书!太子专爱监督官员是否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本王坐着开朝会的先例,会有后人跟随。“朱厚照状似憨厚,”皇权也不是靠礼仪树起威信!“

  朱厚照真的是出于好意。今日的朝会预计要开一整天。让官员们在下雪天站一整天,第二日会有一半的人请病假。朝廷还如何运转!

  朱厚照话音刚落,刘健带头坐下,李东阳、谢迁依次落座。

  有内阁带头,其余官员老老实实坐下。法不责众,若是万一引起弘治帝不满,大家一块儿犯事罪责会轻。他们在有暖气的奉天殿内站着不碍事。也得考虑站在广场上的其余官员。

  朱厚照嘴角上扬,笑得开怀。昨日在集义殿和刘健勾肩搭背交流感情挺有用的。

  刘健是纯粹不想受罪。他昨日松口愿意助太子出宫,太子一定会加紧脚步处理政务。今天又是大朝,是宣布新政最好的时候。定然不会像之前一样不到一个时辰过早结束。

  奉天殿里的官员都坐下了,外头的低品级官员不敢不坐。奉天殿平台上的太子瞧不见他们,他们能放肆地靠在椅背上。

  上朝体验坐着的殊荣,足以让他们写入个人传记中。太子摄政以后,他们的传记内容会将会非常丰富。随着在囚牛商行出书的同僚越来越多,竞争相当大。

  ”座椅右侧的那块板可以转动到胸前,方便众爱卿书写记录。“朱厚照特意提醒,想给百官一个较为温和的开头。

  其实会议专用的折叠椅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前往文渊阁开会,还是在各衙门内开会,用的都是这种椅子。只是在奉天殿用上,让大家显得很拘束。

  朱厚照向李荣使眼色。

  李荣宣读诏书。

  弘治帝把玉玺交给了朱厚照。朱厚照没有拿走,放在了掌印太监李荣处。李荣深感责任重大,每次都会当着弘治帝的面落印。

  以下几份诏书自然是在弘治帝面前过了目。

  ”进外戚庆云侯周寿为太傅,瑞安侯王源、寿宁侯、长宁伯俱为太保,建昌伯张延龄为建昌伯。“

  几位皇亲国戚出列谢恩。正常情况下是在新皇登基的时候嘉封皇亲国戚。现在嘉封,也没什么区别。

  “玄武像送武当山斋醮。令内宫监于朝阳门外修建延寿塔。命内阁撰敕令。”

  虽然不少官员不喜皇家铺张浪费,可这两项事先声明由太子出资,不会动用国库分毫。官员们也不会没眼力劲反对。

  “免除天下岁办物料十分之五!”

  各地需要把特产上贡入京。以前由镇守太监督办,除了很多逼死百姓的恶**件。此举减轻地方上一半的负担,御史们就差举双脚支持。

  第四份诏书有关废除海禁。海禁的事提了多时。反对的少部分官员只能服从支持的多数官员。也没多少出人意料。

  第五份诏书直接宣布《盐法条例》条款!

  70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