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方面,在那个时候,隆科多尚未形成气候而且也还没有归附胤禛,年羹尧虽为雍正的潜邸旧人,且已初露锋芒,但是年羹尧这个人却并不是那么忠心耿耿,他眼看着大势都倒向了皇八子胤禩那边,为了给自己将来多留一条后路,他当时采用的是骑墙的策略,并没有死心塌地的跟随胤禛。
至于戴铎这个人,他倒是对胤禛死心塌地,忠心追随,只不过他那时尚是一个清客,出谋划策的事情还能做一做,若想在朝局上为胤禛一党添砖加瓦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因此综合以上种种,可以看出,皇四子胤禛在争储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孤军奋战,空有崇高的地位却难以左右朝局。
而他的对手皇八子胤禩就完全不同了。
胤禩一党的势力极大,掌控朝局的能力也极强,我们可以对比着来看一下胤禩身边的势力。
首先,在皇子方面,就有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祯三人死心塌地的追随胤禩。
其次,在朝臣方面,更是有首席大学士马齐,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理藩院尚书阿灵阿,户部尚书王鸿绪,工部右侍郎揆叙等人的大力支持。
这些大臣支持胤禩支持到什么程度呢?
就拿当时的理藩院尚书阿灵阿来说吧,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他是乐得每天都在家里开戏,康熙皇帝让大家上奏折拥立新太子的时候,他更是与马弃联合在了一起,到处联络朝臣,竭尽全力来推举八阿哥胤禩。
可是没成想事与愿违,皇八子胤禩并没有得到太子之位,反而是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了,当他得知了这件事之后,阿灵阿甚至都不想活了。
当然死心塌地追随胤禩的阿灵阿不甘心就此失败,他开始派人私底下制造舆论,不断的诋毁太子胤礽,与此同时他还和工部右侍郎揆叙一起收买民间艺人,在人们聚集的地方,编排各种话本来污蔑胤礽,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胤礽将来当上皇帝的话,那么未来的皇家将会彻底败落,这些话语都是出自阿灵阿等人之手。
由此可以看出,胤禩不光在朝廷上得到了重臣的支持,而且这些人还都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这种情况便与胤禛那边完全不同了,胤禛那边除了一个年羹尧刚刚冒头之外,便没有任何重臣站在他一边了,更要命的是,就连这个刚刚冒头的年羹尧,也在那里摇摆不定呢,这样一算下来,胤禩一党在朝廷里面的羽翼是极为丰满的,其掌控朝局的能力也是胤禛一党无法相比的。
除了朝臣的支持之外,胤禩还得到了江南士子的大力支持,要知道这江南士子那可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舆论呀,这股势力无论是当时的康熙爷还是未来的雍正爷都极为重视,胤禩得到了这股势力的支持真可谓是如虎添翼。
胤禩赢得江南士子之心这件事,还要从他十八岁那年说起,那是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第一次给皇子们封爵,那时候年纪轻轻的胤禩就被封为了贝勒爵位,前路可谓一片光明,当时的江南名士何焯便在胤禩府上做侍读,二人的关系极好,何焯的内心也很是欣赏胤禩的。
后来何焯丁忧回乡之后,他与胤禩也常常有书信往来,信中更是与胤禩常谈儒学与仁政,渐渐这些事情就传扬开了,当时江南的文士都说,皇八子胤禩是极其好学,人品端方的王子,真是天赐的继承大统之人啊!
自此以后胤禩与江南士子的联系就没断过,甚至于后来江南士子的领袖李光地还直言不讳说过“目前诸王,八王最贤。”,由此,胤禩还在士子中间得了一个八贤王的美名。
因此综合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胤禩一党里有诸多皇子的支持,内有朝廷重臣的力挺,外有江南士子的拥护,可以说从各个方面全部碾压胤禛一党,与胤禛相比,胤禩的势力就好像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巍峨的耸立在胤禛面前。
不过胤禩的势力虽大,胤禛却也不是丝毫没有机会,因为胤禩一党一直以来只顾着巩固势力了,却忘了真正决定储位的人并不是朝野众人,而是那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康熙。
面对康熙皇帝的喜好,皇四子胤禛制定出了自己独特的争诸策略,说到这个争储策略,我们便不得不提戴铎这个重要人物了。
戴铎是镶白旗人,当时的镶白旗旗主便是皇四子胤禛,由于有这种关系,所以戴铎很早便做了胤禛府上的清客,这清客其实就有点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门客的意思,虽然一般的清客都是以混吃混喝为主,但戴铎却常常以策士自居,事实上,戴铎也颇有几分策士的模样。
就在胤禛全面被胤禩压制的时期,戴铎给胤禛提了几条极好的建议。
首先,在对待康熙的问题上,戴铎说,这位康熙爷乃是不世出的圣主,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是极难的,首先你不能表露的太过锋芒,太过锋芒会让皇上觉得你会伤到他,当初的太子胤礽就是前车之鉴。
当然了,你也不能表现的太过无能,皇三子胤祉的退出则是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因此,你必须学会“重剑无锋”这四个字,即表现得有力量,有能力做储君,又要表现出不争,不抢,不抱团,不结党,这样,在皇帝的心里,你就会变得既有能力继承皇位,又威胁不到他的地位,如此才能在英明的康熙皇帝心里埋下最有分量的种子。
其次,你还要与众位兄弟和睦相处,不能针锋相对,之前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互相攻击的事情,把康熙皇帝伤得实在是太重了,他此时年事已高,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因此你要在处理兄弟关系上把握好孝、诚、和、忍四个字,即“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如果能做好这些,那么在康熙爷的心中你便是一个能顾全大局之人。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