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6290 2024-01-30 13:14

  这些年河中之地发展的并不错,整个河中绥靖区已经拥有了一百一十万人口,但问题在于,这是理藩院治下的绥靖区,其中很多人口都是各类游牧属性的民族,而这还是在棉花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河中之地最倒霉的地方就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位于大陆的最深处,移民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要经过漫长的旅途。从海内行省来,要穿过荒漠戈壁,高山大岭,从西津方向来,也要经过草原海洋,无人之地。

  更重要的是,其所经过的地方,往往也是吸收移民的地方,西津行省和天山南北本来就对移民的需求量很大。

  河中绥靖区的移民是来帝国中枢的主动帮扶下才发展到了眼下的地步,而从长远来看,帝国也知道如何解决这些内陆地区的人口缺乏问题,那就是把亚欧大陆桥铁路建设完成,但以目前的条件,这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亚欧大陆桥这条铁路,陆陆续续修筑了十五年有余了,东起青岛,西至西津,东西两端进行的都不错,在两年内,西部的铁路可以直接从西津直达费尔干纳盆地,东面的铁路也贯穿了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四省,河西走廊已经通上了铁路。

  唯独是中间这一段处于西疆范围的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从费尔干纳到伊犁、轮台、吐鲁番这一段,要穿过阿拉套山和天山两大险峻的山脉,要修筑大量的桥梁和隧道,在帝国四十三年这个时候,拥有这类工程能力的只有帝国铁路公司旗下的几支队伍,显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在吐鲁番到敦煌,存在着大量的风带,影响铁路安全,而且中间还都是荒漠戈壁,往往枕木铺下去不久,就被沙子覆盖,这类技术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以至于在帝国高层,对亚欧大陆桥这条铁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以更改线路的方式解决技术问题。

  新的亚欧大陆桥是天津出发,北上北京、张家口然后沿着大兴安岭抵达漠北,继而向西,通过阿尔泰山低矮的南麓进入天山北路,沿着天山以北到轮台,不去西疆镇守将军驻地所在的伊犁城,而是从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大草原,直接抵达乌城工业区。

  这条线路虽然少有大山阻隔,不用挖那么多的隧道,但问题在于,其穿过的位置全都是经济凋敝人口稀少的地方,根本没有考虑到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性,在内阁和议院那里根本通不过。

  原因其实特别简单,整条亚欧大陆桥铁路,只有西安到青岛这一段是赚钱的,其余的线路,全都是帝国铁路公司在补贴。如果不是皇帝力推铁路修筑,这个大项目早就停下来了。

  也因为技术原因,帝国铁路公司总体上也是处于赔钱状态,每年要从财政拿大量的财政支持,这是因为在李君华时代,帝国大量上马铁路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铁路在技术上落后了,比如铁路线承载不住更重的车头,无法满足新式火车的速度,需要重新铺设,一些老式的桥梁需要重新架设、加固。

  因此,通过政治命令,来加快铁路开通速度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

  而河中之地以往依靠的外来移民,除了棉花种植吸引、招募的帝国移民,主要靠司法流放和行政迁徙。

  随着帝国的发展,民权意识的觉醒,百姓对流放这类惩罚方式越来越难以接受。毕竟,即便是罪犯,也应该有受到探视的权力,一下流放几千里,基本上就一辈子也见不着了。

  反对司法流放的还有那些案件之中的受害者家属,一般来说,当一个犯人犯足以判处五年徒刑的时候,就要被流放,十五年徒刑的,流放距离就没有任何限制了。可是受害者家属发现,那些伤害乃至杀害自己亲人的犯人,虽然被流放了,但到了流放地根本就没有受到关押改造。

  管理比较严格的,在一些国营农场工作,本质上与农场工人没啥区别,而一些管理不严格的地方,比如澳洲、美洲几个行省,这些流放犯到了,连有人管都没有人管,只需要每隔三个月到半年前往当地治安所报道一下就可以。

  流放犯人到了美洲,找个工作娶妻生子,基本上与普通移民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在职业选择上受限制,比如不能担任公职。甚至一些流放犯人,直接在路上就加入了军队,在海外服役,过不了几年,衣锦还乡了。

  所以现在帝国很谨慎的使用流放制度,只有一些认罪态度不好,累犯之人才会被流放,流放地也不再是海外行省,而是变成了太平洋上的岛屿,直接让其自生自灭。

  来自海内司法流放的人越来越少,理藩院给的支持也在减少,以往,理藩院会在内疆区整备那些人丁增长过快的扎萨克,组建新的扎萨克,直接系统性的移民河中之地,但现在也做不到了。

  原因在于,以往内疆区是游牧多,农耕少,游牧民族,把帐篷一收拾,牛羊一赶,骑着马拉着车,到哪里放牧不是放,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内疆区,越来越多的牧民从游牧改为定牧圈养,而且住的也不是帐篷,而是砖石房子。

  牧民中的年青一代但凡接受过教育的,都愿意到大城市生活工作,谁愿意去其他地方呢?

  在早年,陆军还组织过农垦团,就是在灾区或者人口密集区,招募一些男人当兵,然后直接前来河中之地屯垦,每个月都给发饷。可是随着发展,类似的事情也做不下去了,陆军军费承担不起那么多的消耗。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人口的消化能力提升了很多。

  李昭誉让沈长河坐下,对他说道:“沈大人,在我看来,河中绥靖区或者说帝国所有缺少移民的地方,与其说人口问题,不如说是钱的问题。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人的前来河中之地种棉花,那是因为种棉花能赚钱,而为什么每年来的移民会被西津、西疆等地截留不少呢,那是因为钱给的不到位。”

  沈长河重重点头,当年为什么河中之地有很多陆军农垦团,就是因为钱给的到位。士兵加入农垦团,就按月发饷,到了地方还给发一个洋老婆,上面发钱采购各类物资给盖房子,种地产出的粮食,每年盈余还给分红。

  只要钱到位了,有的是人愿意来。

  眼见沈长河的脸上泛起笑容,李昭誉一摊手:“沈大人,你别多想,我可没法从中央那边给你搞来钱。”

  沈长河立刻拉了脸下来,李昭誉说的这么热闹,他还以为这位大公子可以把河中绥靖区的情况上达天听,搞来更多的财政补贴呢。

  “可是,又不只是帝国财政部有钱,你看随我一起来的这批人,都是有钱人。”李昭誉说。

  沈长河一听,又来了兴致,把李昭誉对河中之地棉花种植的关心与特地请来这么多外国商人使者这两件事联想起来,沈长河就明白了李昭誉的意思:“大公子是想借欧洲的鸡下中国的蛋?”

  “不行吗?”李昭誉问。

  沈长河摇摇头:“行,当然行。”

  若在五年前,还不行,但现在是真的行。原因在于,帝国内部的政治生态在发生改变。比如同样的问题,在五年前就会有人反对,那个时候人们会认为,假如帝国把棉花出口给英法等国,这些国家的纺织业就会发展,就会抢夺帝国的纺织业市场,这就是割自己的肉,促进对方的工业化。

  可现在,人们不这么认为了,尤其是年青一代逐渐走向帝国的决策层,比之以往,这些人更有信心,也更专业。

  比如帝国的对外贸易部就发现,虽然帝国倡导了这么些年的自由贸易,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整个世界依旧处于保护性排他性的贸易之中。

  尤其是欧洲国家,英法等国,就会对帝国的纺织品征收大额的关税,来保护自己的纺织业,本国纺织业发展越快,关税就越高,一点点的排挤帝国的纺织品。

  因为埃及、巴西和印度的棉花产业崛起,无论帝国是否向他们出口棉花,这些国家都能得以发展,相反帝国的棉花种植业也因海外市场受限而倍受打击。

  沈长河继续说道:“可问题是,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这些年河中之地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张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获得了更大的海外棉花市场。所以说,这是一直以来都在做的,李昭誉还提及,只能说他有更佳的办法。

  李昭誉说:“我看了很多关于西疆各绥靖区的农村调查报告,这几日也实地考察过,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帝国海内行省来的移民多是贫苦的农民,这些移民对河中之地存在着各种疑虑。

  一般来说,农民是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河中之地也能提供,但问题在于,他们要经过西津等城市,沿途有了很多诱惑。到了河中绥靖区,分配给了他们土地,但还要买种植、工具、耕牛,这些绥靖区可以提供,一般是借用或者借贷。

  因此等农民开始种地,就欠了债,相反,西津等城市拥有比较完备的救济系统,即便一个农民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也不至于饿死,可以用一个适应期,如此对比,两地就产生了差距。”

  “可是从长远来看,河中之地对于农民更为适合。”

  李昭誉继续说道:“你说的没错,可是我却发现,这里有很多问题,比如,集中划片种棉花,农民就很疑虑,因为他们秉持着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想要种粮,却要到很远的地方。而一些加入私营农场的农民,虽然不欠债,但也没有自己的土地。其实就是倒逼着农民成为农业工人。

  即便农民咬牙挺下来,接受河中绥靖区的安排,种植棉花,却没有任何销售渠道,棉花大部分的利润被贸易公司和采购商赚走了。本地棉花收购价与西津的棉花交易所的交易价格差的很多,而且增长幅度也不同。”

  沈长河不由的紧张起来,难道这位大公子真的是来找茬的?

  李昭誉继续说道:“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制定一个统一的合作社,直接把棉农和纺织厂、贸易公司联系起来,建立长期采购制度和统一定价,减少中间环节,让棉农不用每年担心棉花价格,而是以一个有保护的价格进行出售,这样,中长期都有保障。

  而贸易公司和纺织厂也可以拥有稳定的供货渠道,不用年年担心棉花价格大涨。”

  沈长河笑了笑:“类似的方案,从裴大人时代就考虑过,在西津也有过实践,只不过那个时候不是棉花而是小麦,但结果不容乐观,虽然签订了合同,但一旦第二年价格上涨,农户就会把产品出售给小采购商,而如果价格下跌,另一端的大商人就会以各种手段刁难农户。”

  李昭誉平淡说道:“那就连这个合作社一并取消,直接让欧洲人在本地投资,雇佣本地人建设棉花农场。”

  沈长河一惊:“您的意思是,让欧洲商人在河中之地拥有租赁使用土地的权力?”

  “是!”李昭誉很干脆的回答。

  为什么裴元器时代的合作社搞不起来,就是因为农户与大商人互相没有筹码在对方手上,尤其是那些外国商人,违约又能怎么样,根本无法处罚他们,相反棉农就在本地,一旦违约就会遭到处罚。

  如果外国商人在帝国境内有农场,租赁土地的地租和农业机械都会成为抵押品,就不会敢于太过放肆。

  但这个政策本身就是特别大胆的,因为这里是理藩院治下的绥靖区,不是行省,在西津,外国商人是有投资土地的权限,只不过资质和土地使用类别会进行审查,但绥靖区可是头一次。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