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联姻
,最快更新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曹亮决定立刻让田庄的铁器工坊按图纸进行打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样车给制造出来,验证其性能之后,就可以投入批量生产了。
接下来,曹亮又把另外的几卷图纸给打开了,这几张图纸也是马钧最新创作研究出来的新作,虽然再没有军事作品,但水动式翻车,水利织布机,水力磨坊无疑不是最新的发明创造,尤其改善民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利用水利的机械设备,以前在和马钧的闲谈之中,曹亮无意之间提到过,在电力的发明之前,水力是人们最先可以利用资源,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节省下不少的人力。
尽管有些东西现在建造不太现实,但曹亮暗暗发誓,在他的有生之年,一定要让马钧的这些发明付诸于世,这不但是马钧的遗愿,同时也可以造福天下百姓。
这大概也是马钧在弥留之际特意将自己召去的原因吧,因为在这个世上,曹亮是唯一一个赏识马钧才华并且能将马钧的发明设计实现的人,马钧不找他的话,就没有第二个可找了。
事不宜迟,曹亮决定立刻要所行动才是,尤其是连弩车,更是重中之重,它的建造,必然是排在首位的。
┄┄┄┄┄┄┄┄┄┄┄┄┄┄┄┄┄┄┄┄┄┄┄┄┄┄┄┄┄┄
高平陵的祭祀结束之后,司马懿回到了太傅府。
对于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如此的长途跋涉确实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饶是司马懿这样长年征战戎马倥偬的人,也有些吃不消。
司马懿回到了府中,脸上微微地露出一丝的疲惫之意,老了,他确实是有些老了,那怕在早上五六年,他出征辽东,出征淮南,那时都还觉得精力旺盛,没想到现在参加一个远郊的祭祀活动,竟然让他有一种身疲力乏的感觉。
看来不服老还真是不行了,司马懿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岁月就如同是一把刀,杀人无算,任何人,那怕是纵横天下的帝王雄主,一样也逃不过岁月之刀。
司马懿的一生,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少年轻狂的自负,壮年沉毅坚韧的坚持,功成名就,本来是可以安详的得享晚年,却依然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稍有差池,可能就是亡族灭门之祸。
司马懿的青春,几乎是在病榻上度过的,为了逃避曹操的征召,司马懿装病装了七年,也无疑也造就了他隐忍克己的性格。
后来被逼着出仕,司马懿凭借着他个人的才华,一步步地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可这一路的攀登,却让司马懿更加的心灰意冷,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还是曹叡,始终都是防贼一样的防着他,原本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曹家的用人之道却是疑人要用,用人必疑,司马懿当牛做马的给曹家服务了一辈子,到头来也没有换来应有的信任。
曹叡驾崩之前,安排的辅政大臣还是只知道纸上谈兵从未经历过实战的曹爽,而且还是凌驾于司马懿头上的,曹叡的这一举动,让司马懿是彻底地寒了心。
就算平定再多的叛乱,就算打败再多的敌人,就算建立再多的功勋,在曹家的这些主人眼里,他司马懿也不过是一条看门的狗而已,所有的功勋爵禄,可以予之,也可以夺之。
曹爽一而再,再而三的排挤,已经让司马懿是退无可退,司马懿老了,凭借的他一生的功勋,曹爽也未必敢把他怎么样。
司马懿能寿终正寝,可他的后辈儿孙呢,曹爽能放得过他们吗?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司马懿是现在朝中唯一个占据着两县封地的侯爵,当然,这些爵禄,是司马懿用他的功勋换来的,可他的后辈儿孙呢,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以及尚在年幼的司马伦,他们没有功勋,没有战绩,同样去享受两县封地的爵禄之时,别人会不会眼红,会不会去算计他们?
这也是司马懿无法释怀的缘故,功高震主,自然会换来上位者的猜忌,如果不能给后辈儿孙真正的辟护,司马懿死亦不能瞑目。
权臣的下场往往只有两种,一种是往更高的位置上攀登,另一种是坠入深渊,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而曹操,似乎成为了司马懿的引路人,他完美的诠释了权臣究竟该走怎么样的道路。
“父亲,这趟差事,让您辛苦了。”司马师身为中护军,并没跟随天子前往高平陵祭祀,看到司马懿疲惫的样子,司马师很是关切地道。
司马懿轻轻地摇摇头,指指了自己胸口,道:“这算不了什么,为父真正累的,是这里。”
司马师自然明白司马懿所指何意,他略带愤恨地道:“曹爽欺人太甚,父亲是三朝元老,为朝廷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可如今却受那厮逼迫,是可忍孰不可忍。”
司马懿淡淡地道:“无妨,天子如今已满十六岁,已到亲政之时,没了辅政大臣的名份,看他还能猖狂到几时?”
司马师道:“天子确实该亲政了,只是曹爽如今把持朝政,似乎并没有还政于天子的意思,父亲,我们该当如何才好?”
司马懿沉吟了一下,道:“宫闱之事,还得太后出面为好,目前郭太后对曹爽专权也多为不满,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之。如儿和太后侄子甄德的婚事办得如何了?这事得抓紧才是,如果能与甄家联姻成功,得到太后的助力,形势必有利于我们。”
一听此事,司马师脸色有些变化,期期艾艾地道:“这个……如儿有些抗拒,孩儿正在安抚与她……”
司马懿脸色一沉,喝道:“胡闹,儿女的婚姻大事,自有父母来做主,更何况此婚事关系到我们司马家的荣辱兴衰,那能由得她来胡闹?师儿,此事还得抓紧一些,切不可因小失大。”
“唯。”司马师诺诺地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