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宰的刻意结交下,曹文诏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如此,两人便有了点恋奸情热的意思。
因为都视东虏为眼中钉,他们的话题不可避免的都捎带着东虏。
曹文诏出身辽军,是抗虏的第一线,故着重给叶宰介绍了东虏军队的编制、战法、后勤供应等等。
“东虏军力共十个部分,满八旗及蒙古左右二营。如遇野战,便拿末将玉田之战来讲,先被蒙二营轻骑冲阵,待吸引我注意后,至箭弩射程前绕开正面分向两翼,以软弓骑射起牵制骚扰之用;
第二阵,刀盾兵,虏若见我有火器,便会让包衣推出楯车。至弓箭射程内,满死兵下马,用步弓强射,接着殊死冲阵,后再接长矛兵,红甲、白甲,最后为督战的巴牙喇。巴牙喇必要时也会投入战斗。
我大明的军队与其野战,大多顶不过第二阵。好多……甚至第一阵没过便会溃散!”
曹文诏忧郁地叹口气,没有再往下说。
虽然是叹气,叶宰却能听出他话中的孤傲之气,赶紧恭维了两句,也自深思起来。
说实话,曹文诏的介绍叶宰听得稀里糊涂的。什么死兵、楯车、红白甲、巴牙……叶宰通通没有概念。
不过总算他来自后世,善于归纳总结,思忖片刻便提炼出两条规律:
一,蒙古骑兵骑术好,但战斗精神不强;
二,后金骑兵类似后世的机械化部队,主要战斗方式是下马步战,将马做为战场转移和胜利后扩大战果的工具。
就是还有个问题让他更加困扰,不问出来心里有点痒痒的,“曹将军,你说东虏有十部军力,分满八旗与蒙古二营。可我怎么听说,东虏分做二十四个部份,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
曹文诏登时眼睛睁大,不可思议道:“叶兵备是哪里听到的?蒙古自老奴起便只有两营,而汉人……”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嘲弄之色,不屑道:“这些汉奸哪儿有单独成军的资格!他们被当作包衣奴才分散在八旗当中,主子还是满人。”
“是么?呵呵,可能以讹传讹,我听岔了。”叶宰讪讪一笑,同时暗想:到底是我后世历史学得不过关,还是现在的历史进程没到那步?
曹文诏见叶宰推脱便不再追问,转而咬牙切齿骂起投降东虏的汉奸来,仿佛这些人与他有不共戴天的大仇,恨不得立马提刀杀之而后快。
叶宰一边附和,一边却转着脑筋想找回场子,否则被曹文诏看轻了,这朋友也做不长久。
很快他有了主意。趁曹文诏说话的间隙,强行接过话头,以高屋建瓴的目光大谈东虏的正治、经济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东虏的八旗制度本质上是奴隶军功制,故团结敢战。”
“东虏人少地少,产出有限,不足以养活其日益滋生的野心,所以他们要入关抢掠。”
“只要我大萌不乱,严控输出物资和工匠人才,东虏只会逐渐凋敝。”
“火器是日后的主流,不可不重视。”
曹文诏:“……”
他看着叶宰上下翻飞的嘴皮,脑子里晕乎乎的,仿佛被开了一道门又什么也没抓住。不过,他对叶宰的印象却大为改观。
起初他只想来认识一下这个给自己使眼色的文官,接着被文官如沐春风般的势态打动,遂起了结交之心。
此时再听到叶宰的分析,虽然听不甚懂,但感觉其胸有大才,不由深深为其指点江山的风度所折服。
既然把叶宰当成了自己的同道人,曹文诏便拉着叶宰主动溶入武将一方,为他介绍其他将领。
其实曹文诏生性孤傲,在武将里的好友不过小猫三两只,但叶宰已经很满意了。
平时根本没这机会!
因为不是他自己系统的,另外的武将文官泾渭分明,互相看不起却又相互依存。
文官巴不得武人就是个莽汉,做一个听话的杀戮机器就行了,最好还少吃点粮;武将暗地里也看不起纸上谈兵的文官,嫌他们瞎指挥,一旦作战便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
……
曹文诏先给叶宰介绍了两人——昌镇总兵尤世威,宁夏总兵尤世禄。
叶宰一愣,因这两人名字差不多,均高大威猛、高鼻深目,胡须微微泛黄,便疑惑道:“两位尤总兵是兄弟?”
“哈哈……”
两个姓尤的对视一眼,哈哈大笑,看那表情好像经常被人这么问似的。
曹文诏凑趣笑言:“叶兵备慧眼无差,两个尤将军正是兄弟。”
什么就慧眼了?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会这么想吧?
叶宰瞥了眼曹文诏,心想这货莫不是在说反话?但他面上却也跟着在笑,拱手道:“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二位尤将军也不让古人专美于前呐。”
说着环视三人,动情道:“我与三位将军一见如故,正可算没有血缘的亲兄弟,以后要多多亲近。”
此话一出,全场皆冷。
三人都在想,没有血缘叫什么亲兄弟?
叶宰却不管自己的恶趣味吓到了三人,一拉曹文诏,催促他走向下一位将领。
“这是临洮王总兵。”曹文诏指着一个年三十许的将军道。
这位将军有个很明显的特征,一下便引吸了叶宰的眼球。
一副这个时代的武将很少留着的长须!
“末将王承恩,见过叶兵备。”美髯将军拱手施礼。
“王承恩?”
叶宰惊了,目光终于离开胡子,上下打量起王承恩,若有所思。
王承恩顿时有点局促,忐忑问:“叶兵备,末将可有不妥?”
“唔……”叶宰试探道:“王总兵可知道这世上有个与你同名的人?”
“谁啊?”
“那个,哈哈,陛下身边的内侍……王承恩王公公。”
“叶兵备莫要看不起人,竟拿我同阉人作比。本将身体不适,先告辞了。”
王承恩拂袖便走。
“诶,诶,王总兵别误会……”叶宰望着忙不迭闪入人群的王承恩,悻悻闭上嘴。可心有不甘,回头冲曹文诏解释道:“这个王总兵太过小气了吧,我就那么一说。”
曹文诏板着脸不予置评,摇头道:“某也没听过陛下身边有个叫王承恩的太监。”
“没有?不可能啊!”叶宰一头雾水。
其实这也不怪叶宰无知了,只能说他不愧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出来的人。
因为如今的王承恩还是个小太监,其真正出名是在崇祯后期。大家目前所能知道的大太监,无非是曹化淳、张彝宪、徐应元、商辅明、高起潜、高时明等等。
……
热闹的庆功会胜利闭幕了。
张凤翼会后安排了兵将进驻遵化、清理遗尸,然后急匆匆回到自己的军帐,检查手下书写的报捷文书,并亲笔题写报捷露布。
一日后,几骑背插认旗的塘马飞驰京城,露布飘扬,一路高喊:“蓟辽张总督一战攻克遵化,东虏望风而逃!”
高亢嘹亮的声音穿过天街,响过沿街各部官署,跨过金水桥进了紫禁城。
(求收藏和推荐票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