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466章: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宋皇家发行商 尘下散人 3246 2024-01-30 13:24

  汴京,四月末。

  知谏院范镇侃侃而谈,“北方去岁大旱,今年开春以来,阴雨又连绵不绝,恐有水害。陕西河北,民乱多有,西北二虏窥边不止,百姓受倒悬之苦,罹水火之患。而蜀地近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家亦知花钱救急,今太子滥施恩义,徒惹祸端,当先赈济灾区……”

  赵祯面无表情地听完了这一番对赵昕的弹劾,随后将范镇打发离开。他本来想着将这臭小子贬到地方去,能够安分一些,谁料才出去这几个月,就已经将地方闹得翻天覆地。

  身为一个领导者,最为重要的就是平衡二字。不说一碗水端平,但是至少要给予相对的公平吧。

  如果你现在身处陕北高原,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没下顿,听说南边的邻居现在能够从政府手里免费领到衣服,你是什么心情。怎么,就一条山脉之外,就不配领衣服吗?

  赵昕搞出如此大的福利政策,让赵祯很难做,难以安抚其他各地的官员。相比较而言,之前借着剿匪名义扩张自己势力这事,赵祯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带到京城来就行了,但是这件事真的不能够不管不顾。

  就如同范镇所说的那样,花钱救急。蜀地近六十年没有发生大规模叛乱,相比较于其他地区,必定是更为富庶的,真正需要钱的地方不投入资金维稳,难不成要等到他们起来造反再出兵吗?

  心烦之余,赵祯也不由得暗自羡慕,道:“这南海蛮荒之地,竟然能够积攒下如此之多的财富吗?”

  赵昕将汴京城各个产业转交给朝廷之后,按理来说应该是巨亏才对,这笔钱从哪里来的。赵祯始终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赵昕开了这个“很不好”的头之后,其他地方的百姓就会想要一样的待遇,赵祯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只剩下了一个手段。

  “派几个内侍去蜀地,要太子暂停此法,无限期延迟!非有朕的命令,不得再施行。”赵祯斩钉截铁地道,但是语气也透着几分疲惫,这天下何其广大,便是金山银海,分到地方去也不过是毛毛雨。既然如此,还不如不分。

  两日之后,去传递消息的内侍估计还没有遇上赵昕,但是在京城里面,却传开了赵昕的下一个宏伟计划,预计在十年之内,给全天下所有人都分发一套夏冬衣,使天下人脱离寒冷之苦。

  百姓自然议论开来,有人不屑道:“天下之人何其广大,生民兆万,便是将全年财税分发出来,也不过是分得巴掌般大的一块布匹罢了,连个袖子都分不上。十年之前太子就说要让天下人人有衣穿,现在呢?不过是假借名义,为邀名敛财之故。”

  “既然如此,你何不去邀名敛财。自尧舜以来,王朝屡屡更迭,天子换了多少个姓,又有谁人敢如此这般说的。哪怕是最后只是每个人分到一块巴掌大小的碎布,那太子也努力去做过这事,远比你在此冷嘲热讽来得好。”

  此事百姓争议了几日,随之又平息下去了,绝大多数有识之人并不认为能够成功,但是太子能够做出这个表态,将自己的政,治生命赌在这上面,已经是超越前人了。众人也有自己的柴米油盐需要操心,所以热议一阵,自然也就淡去。

  这是赵昕给出的答案,他不仅仅是蜀地的太子,也是整个大宋的太子,一碗水会端平。

  “失信于民,便是在是十年内继位又如何,终究要失信天下,留下骂名于青史之中。”这是赵祯对此的评价,赵昕以十年之约吊着百姓的心思,保证自己继位,可是注定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不说外人的看法,当赵昕提出让蜀人人人有衣穿的口号时,就已经决定将之推广至全国。

  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能完成吗?赵昕不知道,不敢保证,眼下覆盖整个蜀地的布行都没有建立,第一步都没有走完,也不敢奢求太远。

  旁人相信与否,与赵昕无关,话不说出去,事情就办不成。赵昕需要这面大旗凝聚手下人的人心,凝聚天下人的人心。

  事实上,这次被贬出京,对于赵昕的打击真的很大,物质上的损失倒是其次,关键是人心上的迷茫。赵昕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脆弱,一切的势力都好像建立在流沙之上,地基不稳,地动山摇。

  对于年轻人而言,用理想收买他们,远比金钱来得有意义,为国为民这面旗帜,赵昕必须立稳了,站住了。理想的火炬不曾熄灭,一切就还有希望,否则赵昕就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太子了,哪一天赵祯要废黜,真就是一道手令的事情。

  兴元府内的所有布商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整合完毕,他们只负责生产端,包括原材料生产和布匹制造,中途许多环节直接删去,比如印染和缝花纹。一切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大出货量,这算得上是政,治性任务了。

  流水线式生产和计件算值,这种管理方式赵昕简单说过之后,他们经过实践,确实有用,也不需要赵昕专门去推广。

  之后的运输端和销售端由赵昕把控,销售端不必多说,赵昕一个人占据了空前的订单。至于运输端,赵昕手头有不少人,正好派得上用场,真要是人不够,让厢军来干,提供吃住,还给钱,可比他们原来的待遇好多了,一帮人抢着来。

  兴元府内,真正算得上是产业工人的不足千人,这个数字可能还有夸大,大多数是家庭主妇,平日农闲之余帮着做些手艺活。一匹蜀锦,一个熟练工人,一个月之内能够完成一匹就很惊人。若是花纹繁复,动辄数年。这个效率实在是太低下了,更不要说之后还有制衣这个过程。

  统合一切布商之后,订单爆满,不需要考虑销售问题,工人们只需要考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货物即可。因为收入远比其他行业要高,男子也有不少加入这个行业,短暂培训之后就能够上手,工人在短时间内膨胀至三千。

  一个月之内,完成了兴元府以往三年也未必能够到达的出货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