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宁远终于恢复了自由。
这也就意味着,朝堂那边,大抵有了抉择,认为他没什么问题。
简而言之,他的安全没问题了。
天色渐亮,他跟着牟斌来到朝堂之上,一脸笑呵呵的样子。
弘治皇帝直接开口问:“宁爱卿,朕问你,你,可曾通敌啊?”
这是一个引子,引出来,教宁远自辩。
宁远不急不缓道:“启禀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未曾通敌。”
弘治皇帝又问:“那有人弹劾你收了宁王的银子,可有此事啊?”
此事,已成定论,自是无从辩驳的。
所以宁远也就没藏着掖着,干脆道:“臣……收了!”
“只不过,臣以为,单以银子论是否通敌,乃是大错!”
“那宁远与臣银子,若深究起来,乃至资助我等,他,才是真正的资敌啊!”
一番话落下,百官寂静无声。
好家伙,虽然感觉怪怪的,可如此想来,竟也有几分道理。
宁王朱宸濠给宁远银子,便等若是资助宁远大军,这不是资敌是什么?
只是,很快,下方有人站出:“谬论!哼,何其的荒谬!”
众人循着视线看去,是一名较老的大员,户部右侍郎刘大夏。
刘大夏上前几步,与宁远对视:“驸马都尉,你口口声声说宁王资敌,可是,你得了好处之后,可否为那宁远行方便了?”
宁远脸不红心不跳:“未曾!”
“满口胡言!”
刘大夏十分的犀利:“据本官所知,你收了宁王的银子之后,撤守南昌城,予以宁王三日的喘息时间。”
“也正因如此,宁王才得以自吴城逃离。”
“而假若你不撤守南昌,率领大军再度进攻,当时,便可打败宁王,后面,也就不会有峡谷一战了!”
“所以,你收受银两,贻误战机,耽误家国大事,乃是死罪!”
言语干脆,很是霸道。
宁远略微眯起了眼。
他自问,先前未曾得罪过这刘大夏,而刘大夏一开口便针锋相对。
原因,无外乎卖直取名!
无论你说什么,上来便是一顿驳斥,以彰显自己的刚正不阿。
事实上,对于刘大夏,他也是有着一定了解的,在后世传言,还有着千古罪人一说。
因为刘大夏先前在兵部之时,可能烧毁了三宝太监郑和的诸多海图。
后世有君王想要再度下西洋,只因刘大夏烧毁了海图,导致后来的大明下西洋成了幻想。
这也是刘大夏卖直取名的一面。
皇帝想下西洋?
那就要造船、要劳碌无数百姓、将士、靡费无数银两,劳民伤财啊!
什么?要海图?
没有,烧了!
而眼下,这刘大夏的直,卖到了他宁远的头上。
宁远似笑非笑:“刘大人,您可能有所不知!”
“当时的情况,并非是宁某人愿意撤守南昌,而是南昌起了匪患。”
“而那个时候,南昌没有一兵一卒,假若匪患进城,定会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敢问刘大人,南昌十以万计百姓的性命重要,还是即可平区区数千人的反贼重要?”
这话,宁远倒是没有撒谎。
因为当时除了宁王派出的一些“演员”之外,南昌确实出现了少股的匪徒。
刘大夏闻言,暗暗咬牙。
如此算来,自然是十数万百姓的性命重要。
只是……
他冷哼一声道:“谁知那匪徒是不是你自导自演的?还有,那宁王送你的八十万两银子,而今,在何处啊?”
八十万两?
沃妮马!
宁远差点爆粗口,一度觉得对朱宸濠太温柔了,就应该活剐了那王八蛋!
他缓缓沉了口气道:“刘大人,您的消息怕是有误吧?”
“那宁王,只是送了五十万两银子,而今,已是用了十五万两。”
“剩余的部分,宁某人留在了南昌,作为军需!”
“此事真假,一查便知。”
身正不怕影子斜啊!
可那刘大夏又是冷哼:“你说五十万两,便是五十万两?假若多出来那三十万两被你私藏起来了呢?”
而后,也不等宁远回应,他直接看向弘治皇帝:“陛下,宁远擅作主张,收受银两,贻误战机,理应判罪!”
闻言,弘治皇帝点了点头。
到得此时,此事已无需再议。
再说下去,用宁远的话来形容,便是耍嘴炮了。
于是他望向百官:“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接下来,自是众说纷纭,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宁远无罪的。
原因很简单,宁远这一仗打的确实漂亮。
所谓的收银子,也用作军需了,挑不出太多的毛病。
到得最后,大学士刘健终于开口:“陛下,臣以为宁远并未通敌,且心系南昌百姓,理应褒奖!”
旁边的李东阳、谢迁也跟着附和。
通敌一事,即将盖棺定论。
按理说,既然没有罪,宁远应当松一口气,且告退的。
毕竟这可是涉及了通敌大罪,能如此缓和过去,已然不错了。
可宁远眼见后侧的刘大夏一脸平淡的样子,心底就忍不住来气。
这刘大夏,可恶啊!
且不说眼下,日后涉及到开海、下西洋,此人定是不可绕过的阻力。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宁远深深的吸了口气:“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弘治皇帝侧目。
这小子,通敌一事还没有定论,竟还主动启奏??
他不动声色道:“宁爱卿有何事启奏啊?”
宁远自怀中取出一个册子,递给了萧敬。
弘治皇帝狐疑,缓缓打开册子,所见之下,眼眸不由得收缩了那么一下。
这册子上面,是一个个那所谓的阿拉伯数字,经过那刊物风华宣扬之后,他自是认得。
而在数字的后面,对应的是一项项支出名称。
其中包括购买猪羊鸡鸭鱼肉等等的诸多事项,每一项,每一笔,都写的清清楚楚。
这是……此番行军打仗的耗费的银两。
“启禀陛下!”
宁远朗声开口:“平叛事急,朝廷,并未调拨银两。”
“故,此番平叛所用银两,皆乃臣倾家荡产,自掏腰包,先行垫付。”
“所以,臣恳请陛下,将臣垫付的银两,与臣报销。”
“此一战,共耗银子六十五万三千七百两,其中,臣垫付了五十一万两,其余部分,取自宁王所送银两。”
这是……要银子!
弘治皇帝反应过来。
确实,此番平叛,朝廷却是没有调拨银子,所用的,是宁远自己的银子。
按理来说,理应予以……报销。
因为打仗,是朝廷的事情,总不能教朝廷命官自己掏银子吧?没那个道理。
于是他点头道:“宁爱卿忠君爱国,一片赤诚,朝廷,不能寒了你的赤子之心,户部这边,着手调拨银两吧。”
一侧,刘大夏目瞪口呆,直接傻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