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一朝嫁女,三朝回门。
回门这日,老朱家二房的堂屋里早早地就坐满了人,于氏满面春风地陪着老朱家大房说着话。
陈氏环顾四周,来了好一会儿了都不见朱琼,便不满地问道,“琼丫头人呢?怎么不见人影?今儿个她大姐回门,可别在姐夫面前丢了咱们老朱家的礼数!”
于氏没有在意陈氏的不满,只笑道,“大嫂放心,这礼数丢不了。”
陈氏撇了撇嘴,嘟囔道,“最好如此!”
于氏只当没听见,抿着嘴,笑着道,“大哥大嫂稍坐,我去给你们添点茶水。来,珊儿,你来帮娘”说着,便拉着朱珊出了堂屋。
待于氏在门口消失,朱大志才劝着陈氏,道,“大好的日子,你就消停些吧。”
陈氏道,“我有分寸。但你瞧瞧,这都什么时辰了?眼瞅着珠儿和新女婿就要上门了,她这做妹妹的倒是不见人影,就算不是亲姐妹也不能做得这么难看!”
闻言,朱大志却笑道,“咱们这弟妹别的不行,表面功夫却是一等一的好,你瞧着就是了,操那个心做什么?!”
“是啊娘,今儿个的主角可是珠儿妹妹,您可别搞混了。要我说啊,那丫头不出现才好呢,免得碍着人眼!”朱大志和陈氏的大闺女朱珍道。
“你这丫头就是性子直,亏得女婿心大,不同你计较。”陈氏点着朱珍的脑袋,嗔道。
听了陈氏的话,坐在一旁喝茶的李秀才笑道,“娘子这性子极好!平日我在书院里与同门一道,谁说话不是弯弯绕绕的。回了家可不耐烦再听了,有娘子在,可不是随了我的意?!”
李秀才这话一出,朱大志和陈氏皆是满意地点点头,心想这女婿没有选错!
两个小舅子朱富和朱贵则捂着嘴朝朱珍笑,朱珍羞恼地瞪了李秀才一眼,怪他多嘴,但又觉得他说得有理。
老朱家大房这一家子说笑间,于氏就端了新泡的茶水进了堂屋。
于氏的身后不见了朱珊,陈氏便问道,“珊儿呢?不会像她二姐一样不见人影了吧?”
于氏笑道,“哪能啊?!珊儿那丫头说是去门口迎迎她大姐和大姐夫。我说了还得有一会儿,她非不听,这不,蹲门口呢!”
把茶水放在了桌上,于氏又笑道,“方才在说什么,这么热闹?!”
朱大志和陈氏的小儿子朱贵指着李秀才道,“在说我这姐夫与姐姐的事呢。”
于氏点头,朝朱珍和李秀才瞧了一眼。
朱珍刚嫁的时候,大家都说她嫁得好,相公是个秀才,往后中了举当了官,她朱珍就是官太太了。只可惜都已经嫁过去三年了,李秀才还没中举,这朱珍也没有生出个孩子来,外头原先羡慕朱珍的那些人现在都改了口,私下里说她是不会下蛋的,早晚被老李家给休了。
于氏对这话是极其认同的,一个女人靠什么在婆家站稳脚跟?不就是能生?不能生的,还是休了的好!
想到这,于氏便状似关心地道,“珍丫头身上还没消息呢?上回珠丫头病重,村长娘子说县城里的宝安堂有个御医,回头让你相公带你去给他诊个脉瞧瞧。”
于氏刚提起身孕这事的时候,老朱家大房一众人就有些恼,又听于氏说了县城里头那御医的事儿,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打量他们不知道呢?!上回朱珠病重,朱大友得了村长娘子的信兴冲冲地跑了趟县城,御医没请到,还被宝安堂的小伙计以及御医府的守门小厮羞辱了一通。
有这样的伙计和下人,那御医怕也是个眼高手低、嫌贫爱富的人!真不知道于氏是安了什么心,这明摆着就是让他们送上门去给那些人羞辱!
想到这,陈氏冷声道,“我们珍儿的事就不劳烦弟妹了。”
“是啊,真是多谢二婶的好意了。有道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娘子怀不怀得上身孕,她都是我的娘子,这点谁都改变不了。”李秀才淡淡地对于氏道。
于氏撇了撇嘴,话说得倒是冠冕堂皇,怕是内里早就急得直跳脚了!呵,读书人就是虚伪!
“哟,都在呢?”因为今儿个是回门的日子,所以外头的院门敞开着,于氏她姨表妹扶着于氏她老娘就堂而皇之地走了进来。
于氏忙迎了上去,明知故问地笑道,“娘和表妹怎么一起来了?”
于氏她老娘虎着脸道,“怎么?不欢迎?那我还是回了吧。”说着,拉着于氏她姨表妹就作势要转身离去。
“诶~别啊。”于氏忙阻止了她们,殷勤地扶着于氏她老娘就往堂屋里头设的主位那儿走,一边笑道,“这外孙女的回门怎么能少得了您呢?!待会儿就让新女婿也见见您这姥姥,给您敬茶!”
见了于氏她姨表妹,陈氏一下就变了脸,好好的日子,这放荡的婆娘来搅什么局!可碍着于氏她老娘在,就把到嘴的刻薄话给咽了回去。
只不过,于氏想让她老娘坐了这主位,陈氏说什么也是不同意的,“弟妹,让亲家婶子坐主位可不好吧?虽然辈分在那儿,但毕竟不是珠儿她亲姥姥。”
于氏她老娘听了陈氏这话,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但又不能明摆着说今儿个回门的是朱琼,那么只能先顺了陈氏的意,只等朱琼回来,再狠狠地踩上陈氏一脚!
于是,于氏她老娘轻拍了于氏的手背,斥道,“就是亲家大嫂说的,你因为闺女要回门高兴得昏了头不成?!我还是坐下面吧。”
“娘……”于氏刚唤了声,便被她老娘截了话,道,“好了,就这样。”说着,她挪步到堂屋里空着的矮凳上坐了下来。
于氏她姨表妹从头到尾也没说什么,只是跟着于氏她老娘,在她的身边坐了。
于氏见自家老娘都已经落座了,就没有坚持,毕竟老朱家大房都盯着自己,只能委屈了自家老娘!
再说司庭远和朱珠这头,他们也早早地起来,用了早饭,就提了回门礼,出了门。
司家和老朱家在同一个村子,虽然距离不远,但到底一个村西,一个村东,两人倒是要穿过整个村子。
庄户人家都起得早,这个时辰有已经扛了锄头准备下地的,也有捧了碗在外头吃早饭的,也有端了盆去溪边洗衣服的……
司庭远和朱珠这一对新婚夫妇一出现,自然就引来了众人的注目。
“哟,回门呐!”
“恭喜啊!”
……
这一路走来,大家伙儿都笑呵呵地冲着司庭远和朱珠两人问好,道喜。小夫妻俩也一一回了礼。
走到人少的地方,朱珠轻声对司庭远道,“是不是我寻常不出门的缘故,怎么村里人都如此的额……热情?”
司庭远亦是轻声道,“我来了这些时候,也是头一回见。兴许是成亲那日喜宴过后,我给来吃酒的每户人家都送了一盒糕点,误打误撞地收买了人心。”
朱珠点点头,看着越来越近的娘家,便丢开这话不提了。
“回来了,回来了!”朱珊人小眼尖,远远地就瞧见朱珠和司庭远朝这边走来,忙喊着跑了上去。
堂屋里的众人都激动地伸长了脖子,陈氏则喊着两个儿子出去迎迎堂姐和堂姐夫。
“慢点,慢点,别摔着!”朱珠见朱珊朝她这儿奔来,心惊肉跳地就怕她摔倒了。
朱珊则不管,冲上来就抱了朱珠的腿,仰着头,道,“大姐,我好想你啊,你总算回来了。”
朱珠拍了拍朱珊的脑袋,道,“大姐也想咱们小珊儿了。”
听了朱珠说也想她,朱珊心满意足地笑了,这才转身仰着头朝司庭远唤了声,“大姐夫。”
司庭远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她这称呼。
后头跟上来的朱富和朱贵两人见了缓缓走近的司庭远和朱珠,忙上前唤道,“堂姐,堂姐夫。”
朱珠点点头,笑道,“阿富、阿贵也在呢!”
朱富笑道,“咱们一家都在……”
没等朱富说完,朱贵就接话道,“整整齐齐地给堂姐撑腰来了!”
“臭小子,瞎说什么大实话!还不和我一起替堂姐夫将东西提了?!”朱富重重地拍了一下朱贵的脑袋,笑骂道。
“诶诶,好好。”朱贵揉了揉被拍疼的脑袋,紧跟着朱富的后头就要从司庭远手里将回门礼接过来。
司庭远侧身避开了,没有让这两个小舅子动手,朱珠在一旁笑着对朱富和朱贵道,“你们堂姐夫头一回以新女婿的身份上门,这回门礼还是让他提吧!”
既然堂姐都这么说了,朱富和朱贵也就作罢,陪着他们一路走进了院子,继而进了堂屋。
朱珠和司庭远两人才踏进堂屋,还没有站定,就听得一声杯子砸在地上碎裂的声音。
陈氏皱着眉看着于氏她老娘,方才的杯子就是她砸的,遂语气不善地道,“亲家婶子,咱们家珠儿和新女婿回门是高兴的事,你砸了杯子算什么?砸场子?见不得他们两人好?”
按照以往,于氏听人这么指责自己的老娘,早就跳了脚要与人理论了,但这回却愣是没有吭声,同样,她姨表妹也是一声不吭。
众人就有些疑惑,纷纷朝她们瞧去,只见于氏与她姨表妹脸色煞白,惊恐地看着朱珠,再看于氏她老娘也是同一副神色。
朱珠和司庭远对视一眼,很满意于氏三人的反应,但还不够,一切才刚开始。
朱珠便捂着嘴轻笑,道,“于家姥姥是见着我太欢喜了吗?都不小心将杯子砸了。”
于氏她老娘现在只想离开老朱家,去问问那些土匪,当日里绑的到底是谁?!若不是眼前这朱珠,那……难道是……
想到这,于氏她老娘只觉得肝胆欲裂,疼得她双手不自觉地颤抖着。
可这么多双眼睛瞧着她,还有她闺女和表侄女需要她稳着,于氏她老娘就只能勉强地笑道,“对对对,就是见着你太欢喜了,瞧我这手都不听使唤了!桂芳,还不快收拾了,好让新女婿敬茶。”
于氏已经方寸大乱,哪里还听得到她老娘的吩咐,还是她姨表妹反应过来,忙拉了拉她,道,“表姐,我帮你一起收拾。”
“我不!”于氏猛地甩开她姨表妹的手,冲到朱珠面前,嘴里嚷道,“怎么是你?怎么是你?你说,你把琼儿弄到哪去了?”
这么嚷着,于氏还想抓朱珠,只是没等她碰到朱珠,就被司庭远一下拂开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司庭远这还是收着力地轻轻一拂,若是用了十成十的力,于氏怕是要被拍进墙里头去!
“二娘,您在说什么?不是我,还能是谁?今儿个难道还有别人回门吗?若是有别的人,回的也不是咱们家不是?对了,二娘您问我二妹做什么?她不应该在家吗?”
顿了顿,朱珠眨着如水的双眸,无辜地对护着她的司庭远道,“相公,这两日咱们都在一起,你快和我二娘说说,咱们没见过二妹,更谈不上把二妹弄去哪里了!”
司庭远没有放过朱珠眼里那抹一闪而过的精光,暗笑一声,对坐在地上的于氏,道,“二娘莫不是魔怔了?二妹的事与我们夫妻俩何干?”
“怎么与你们无关?明明该是……”
“桂芳!”于氏的话被于氏她老娘一声厉喝打断。
于氏她老娘给她姨表妹使了个眼色,于氏她姨表妹心领神会地上前扶起于氏,转了转眼珠道,“表姐,你这衣裳都脏了,我陪你去换一件。新女婿敬茶可要穿的规整些。”
说着又转头对于氏她老娘道,“二姨,我看您的衣裳都打湿了,也去换一件吧,表姐这边可是常备着您的衣裳呢。”
“也好也好。”于氏她老娘点头道,这表侄女还真是比自家闺女机灵,不过给她使了个眼色,她就知道该怎么做。反观自己的闺女,这么容易就方寸大乱,差点就露了馅儿!
于氏她老娘向众人致了歉,和于氏她姨表妹一起半拖半抱地把于氏弄出了堂屋,往她的屋子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