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盛唐血刃

第七十九章一千三百年前的军备竞赛

盛唐血刃 tx程志 7283 2024-01-30 13:29

  。。bsp;m.

  第七十九章一千三百年前的军备竞赛

  虽然说杨广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政权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然而,高句丽毕竟国小民寡,三次国战打下来,隋朝固然失败了,可是高句丽也不好受。这是最典型的肥猪砸死绵羊。三战下来,隋朝损失百万大军,可是高句丽也损失不轻。

  自大业八年,杨广第一次东征高句丽,虽然在乙支文德在浿水大同江,以垒坝蓄水代兵的方式,水淹宇文述等九军,此战隋军三十万五千军队,损失殆尽。可是,高句丽却因战死伤五万余人。

  到了大业十年第三次东征的时候,高句丽仅剩二十七万户,不足两百万人口。若是效仿来护儿从水路进攻的方式,进攻高句丽,其实远不需要一百艘五牙战舰,因为高句丽的水师力量极为薄弱。

  高句丽的水师虽然号称拥有一千余艘战舰,可是大都是百石以小船,哪怕唐军出动十艘五牙战舰,高句丽水师也无力抗拒,只能退居水寨。

  大唐即使攻打高句丽,水战一定不会出现,而水军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当运输队。

  而运输的话,其实横洋舟远比五牙战舰运载能力更强,而且造价更加便宜。早在隋朝时期江宁建造的横洋舟,可以装载两万石物资,哪怕是运载士兵也可以运输一千六百余人。然而,这种横洋舟的造价却不足五牙战舰的三分之一,只需要不足四万贯就可以建造一艘。

  明明可以花费二百万贯做到的事情,为何要花费一千五百余万贯?

  李建成迟疑了一下,并没有向李靖过多解释。

  李建成建造五牙战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对付高句丽。而是为了对付李世民。

  李世民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扶桑大陆,拥有了不俗的根基。随着李建成得到的情报越来越多,他越是感觉心惊。

  李世民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已经拥有了一百多座城池,两百万丁口。差不多相当于大半个关中,而实际地盘,远比关中更加肥沃。

  李世民治下拥有着亩产可以高达五石的玉米,还有十数石的红薯,哪怕只有二百万百姓,却可以轻易养活不低于二十万的军队。

  唐军要远征数万里之外的扶桑大陆,船小了根本就不行,船太小面对风浪,毫无抵抗能力,唯有那种万石大船,勉强可以自保。

  哪怕是精锐远征美洲,人数也不能太少,太少了只会送菜。

  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建造五牙战舰和横洋舟,这是眼下大唐最重要的事情。

  李靖领命之后,躬身而退。

  他期待魏征和房玄龄可以以门下省批驳之权,驳回李建成的乱命。

  然而,出乎李靖的意料。

  这个圣旨,居然在门下省顺利通过,哪怕向来以苛刻、挑剔闻名的房玄龄都没有从中作梗。

  李靖实在想不通,但是,他只好按照圣旨,以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的身份南下江宁,去江宁征募工匠,开展造船工作。

  此时,门下省相国们都已经知道了李世民在扶桑大陆的情况,虽然,房玄龄知道在这个时候,大唐根本不适合不惜一切代价,建造五牙战舰。

  可是,房玄龄却没有办法阻止。毕竟,眼下大唐的最大敌人不是已经灭亡的东突厥,也不是垂死挣扎的西突厥,而是对大唐虎视眈眈的李世民。

  随着门下省通过李建成的圣旨,大唐的战争机器,在尚没有冷却之前,重新开足了马力,快速运转着。

  房玄龄恍然回神,发现魏征正认真的盯着他。

  房玄龄苦笑道“玄成,某脸上有花否?”

  魏征摊摊手道“你已经站在这里半个时辰了!”

  房玄龄苦笑道“这天下,想要太平,怎么就这么难呢?”

  魏征默然的道“玄龄,你就不担心”

  房玄龄笑道“担心什么?”

  魏征摇摇头。

  房玄龄道“玄成,你多虑了,玄龄是秦王府旧臣,但不是秦王府的奴隶,而是大唐之臣!”

  魏征愕然。

  就在李建成动员大唐所有力量,发展水师装备的时候,远在扶桑大陆的福布斯岛屿造船厂,也在抢班加点的建造大船。

  殷福布斯人,也是殷商人的后裔,其实他们已经脱变成渔猎民族。三分之一的族人,既不种田,也不游牧,而是依靠打鱼为生。

  不过,他们只能造百余石左右小船,发展近海捕鱼。这种小船根本就没有办法远洋。

  李世民带着杜如晦等人前来福布斯岛视察的时候,距离码头还有十数里的时候,突然斥候兴奋的道“大王,我看到了,看到了!”

  李世民的坐船满帆前进,战舰渐渐靠近两艘大船,所有人都惊呼起来。

  千石战船在这两艘巨无霸面前显得竟如此渺小,李世民也十分震撼,尽管他看过同样庞大的杨广龙舟,但这两艘横洋舟似乎比杨广的龙舟还要大一圈。

  长约三十丈,高十余丈,这相当于后世一千五百吨级的船只。此时大船上有数百余名工匠正在忙碌着。

  清理船舱,给甲板或船舷刷上桐油,加固桅杆,编织风帆(中国古代帆船帆用的不是帆布,而是竹篾)

  这两艘横洋舟自李世民拿下秦王城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忙碌了整整两年又七个月,终于接近完工。

  杜如晦望着这两艘即将完工的横洋舟,激动的道“臣以为今生今世回不了长安,现在看有生之年,也可以落叶归根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我从来没有放弃返回长安,我们一定能回长安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接着道“我决定,咱们扶桑大唐需要建造五十艘横洋舟”

  杜如晦摇摇头道“王上,五十艘横洋舟可回不了长安!”

  杜如晦的意思自然不是回不去,事实上,按照张仲坚的船队编制,十数艘横洋舟足以为能力远渡重洋,抵达大陆。他所说的意思是,五十艘可以装载四万人马的横洋舟拿不下关中。

  李世民笑道“五十艘不够,那咱们就建一百艘,一百艘不够,那就修建两百艘”

  远在西域的陈应并不知道,因为他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提前引发了军备竞赛。

  李建成为了可以彻底消灭李世民,大力发展水师,准备趁着李世民羽翼未丰之前,把李世民消灭。

  而是李世民也同样,为了可以回归的梦想。拼命建造,出奇意外的是,这兄弟俩制造的都是隋朝时期的大舰巅峰之作的横洋舟。

  唯一的区别是,李建成倾力打造的是战船五牙战舰,而李世民则重点倾力打造横洋舟运输船。

  李秀宁与陈应继续西进,不过李秀宁这时发现一件趣闻。

  这些流民百姓虽然穿着新衣服,可是衣服上都有印刷的字样。这种染料与染布的染料一样,而且洗不掉色。

  “吴记剪刀天下最好!”

  “戴记货栈质优价廉。”

  “牛记耕具坚固耐用。”

  “刘记贷记薄利优惠。”

  李秀宁愣了半天,看着一脸喜气洋洋的百姓。

  “敢情这些魏国商贾,把广告居然打到流民头上了?”

  李秀宁望着陈应笑道“现在我明白了,我想这些新衣服或许不是官府免费发放的,而是那些商贾赞助的。商人逐利,想不到他们会如此仁义?就算是打广告,可是这些百姓又不识字,有什么用啊!”

  陈应笑道“流民不识字没有关系,总有识字的人啊。这些流民进入西域之后,他们就会被分到户籍,他们肯定会辛勤劳动,也会四处活动,人只要一走动,这广告的效果就可以显现出来了。外地来的客商还有那些士人就会解读这些广告,口口相传,这广告也就打出去了。”

  事实上,李秀宁猜测的不错。这些衣服大部分都是商贾为了打广告无偿援助的。在这个时代,商贾的地位非常低,甚至不如自由民,他们再富在政治上却没有地位。

  可是,陈应在组建大唐皇家商盟以后,给大唐皇家商盟树了一个标杆。这个时候,商贾们发现,他们其实也可以像大唐皇家商盟一样,强强联合、资源共享。

  这些商贾也需要后台,可是门阀都是地域限制,哪怕是太原王氏,实力再强,他们也不可能跑到荥阳去跟郑氏争利,这属于挥过界了。

  可是,陈应不一样。他虽然属于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却因为官居一品。不受地域限制,毕竟在西域也好,灵州也好,哪怕是河南府,陈应的名号,非常好使,就算在荥阳,郑氏也要卖给陈应面子,除非他们不想跟陈应合作。

  马周在西域就成立了大唐安西商盟。作为商盟的政治后台,同时,陈应也给商贾们一个希望,他们的子弟可以进入陈应创建的大唐工业大学、或者安西都护府境内的各个书院求学,将来学成以后,将来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做官。

  这一个优惠可以说是商贾们最心动的。

  陈应现在是天下间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以歧视眼光看待商贾的权贵。这些商贾慢慢的和陈应结成了一个利益联盟。

  他们想从陈应那里得到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陈应想从商贾那里得到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毕竟,陈应的驰道网络,不是他一个人可以修建完成的。驰道修建工作,就是一个无底洞。现在陈应创作的利润,百分之七十都投入了驰道建设中。

  就在创建商盟时,陈应给他们这些商贾画了一个大饼,这些商贾就产生了意样的心思。

  他们支持陈应,哪怕是亏本也要支持陈应的政治举动。因为这些在商海中沉浮的大鳄们,都想效仿吕不韦。

  很自然,经过马周从中调和,陈应与商盟达成共识。在惠及社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可以封官,虽然都是一些从八品或从九品的小官。

  商人们一下就疯了,可是他们再富,也想获得世人的尊重。机会出现了,他们岂不把握?

  就这样,在安西吸引流民的举动中,大小商贾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就连陈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事实上,他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政党。这个政党的核心骨干以天下工匠、将士、农民、商贾弱势群体为主体,以陈应为核心。

  就像发展西域过程中,安西商盟向安西都护府捐献粮食三百五十万石,成衣十三万套,八十万贯钱财。

  特别是武氏商号的杨蓉。杨蓉利用李建成的好感,将自己的购买下来的夏州、延州、庆州等三州已探明储量的钢铁、煤炭、食盐以及其他矿产资源进行竟拍转售。

  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套现二百七十万贯。赚到这些钱粮,杨蓉全部投入了西域的开发中。

  陈应在大唐商人眼中,居然成了财神。跟着陈应肯定可以发财。

  下面的事情不用宣传了,商人是争相出力,一副你不让我出钱,我跟你急的架势。

  商业的发展,大唐通利钱庄的钱票信誉也建立起来了。

  此时,使用钱钞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老百姓买菜都不愿意使用沉甸甸的铜钱了,大唐通利钱庄的钱钞,不是真金白银,也变成了真金白银。观看zui新 章 节 请到堂客行---手机地址: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