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一百九十四章 铸币不精美 等于不铸币

朕就是亡国之君 吾谁与归 8547 2024-01-30 13:31

  大明有一位修仙的嘉靖皇帝,就是被海瑞痛骂,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但是嘉靖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可不是后来那二十年不视事,一心只求长生的君王。

  嘉靖皇帝是大明朝,最后一个,试图挽救大明腐烂不堪经济体系和货币体系的君王。

  嘉靖六年,嘉靖皇帝下令,重新开始铸铜钱,尽管努力的改造铸造工艺,增加每文钱的重量。

  但是嘉靖的新货币政策,还是失败了。

  他打造的大钱很重,曾经一度让铜钱的价值,再次恢复了原来的水平。

  但是很快,他的新货币大铜钱,还没出宝源局,就被拖走,融了重铸,打造成薄钱。

  大铜钱被谁收走打造成了薄钱?

  自然是势要之家。

  这些势要之家的家人们,闻风而动,立刻纠缠起了群小无赖,乞儿、盗寇,胁迫商户、百姓,必须按照大明皇帝的新敕谕,必须按照每700文铜钱兑换1两白银的比率,迫使百姓交出银两,换取不值烂钱的薄钱。

  最后闹到什么地步?

  京师商户十门九闭,商贸不通,京师粮价一石从四钱银飙升到七两,路有饿殍,民不聊生。

  新货币政策失败了。

  嘉靖大怒,嘉靖八年,颁布了《外戚世爵裁革令》言: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大肆革罢外戚恩荫封爵。开始对势要豪右之家下手。

  但是嘉靖很快就陷入了大仪礼这个更大的漩涡之中。

  朱祁钰和嘉靖完全不同,他有京营,嘉靖没有,他有于谦,嘉靖只有个严嵩,还有个海瑞…

  可惜海瑞是个举人为官,这在大明官场是一个很大的硬伤。

  朱祁钰没打算一蹴而就,为了今天,他从收乞儿入京营,就在做准备了。

  他的新货币政策是从银币开始的,而非铜钱。

  这就是一把大镰刀,收割的对象,就是豪门势要之家。

  弛用金银之禁,却将这金银之禁的解释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王炳富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容臣陈情,非臣不做事,而是臣无事可做,炉头们天天找臣吵闹,要开炉铸钱,可是臣这也是有心无力啊。”

  “这一没有铜料,二没有旧铜,天天有人登门,问有没有铜钱可换,可是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知道,所以你的脑袋还在,若非如此,你现在早已经在菜市口了。”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兵仗局最近在打银钱,这件事想来你也听闻了,说说你的想法。”

  王炳富跪在地上,俯首帖耳,颤颤巍巍,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知道一旦说不好,怕是人头落地。

  他抬起头来,眼中若是有光一样,跟刚才懒懒散散的模样,完全不同。

  王炳富深吸了口气说道:“陛下,自从听从陛下要弛用金银之禁,臣以为应当收天下银货以铸币,宝源局自然就有了营生,臣也琢磨了很久,有三言两语,不知是否有理。”

  朱祁钰点头说道:“讲。”

  王炳富脑门上,都是汗,但是并没有低下头,继续说道:“陛下,银本非我国之资,银非大明之所固有,自前宋时海贸以来,白银才慢慢多了起来。”

  “太宗文皇帝武功赫赫,南下西洋,大明白银日丰,但是归根到底,白银还是民间多,太仓、内承运库少。”

  到底是朝廷的银子多,还是民间的银子多?

  自然是民间的银子多。

  王炳富所言非虚,给南京城修城墙的沈万三,以求富为务,在元末明初,乃是大明第一富商,家中白银逾千万两,整个南京城的城墙,都是沈万三修的。

  大明的贩私活动,大约要追溯到前宋时期了。

  大明的银子很多,但是并不在内帑、更不在太仓,而是在这大明的江山社稷之中,而是在势要之家的猪圈之中深埋。

  王炳富见陛下未曾言语,便继续说道:“臣领宝源局事十七载,臣深知大明货币之弊,银藏于天下,而朝廷不可得,陛下铸银币,敢为天下先,此为上上之举。”

  “臣以为当以宝源局为例,收拢天下白银,铸钱,再推行天下。”

  朱祁钰点头,负手逗着挂在树上的鸟:“继续说。”

  王炳富更加大胆了起来:“百姓、商贾困银已久,每天腰间左边别着个小秤砣,右边呢,拿着铰剪,这交易之时,多少则铰剪称。”

  “可是陛下,这人和人的称,又不全然相同,银色又不相同,有杂色,更有金花,争闹极多,每日顺天府丞,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这些个鸡零狗碎。”

  “若是有轮廓文章之币,通行天下,自然受百姓商贾追捧!”

  “若是准许民间,到这宝源局以碎银换银币,则天下之银,就不再是深埋地下,而是流通天下了。”

  “陛下的兵仗局,这大明银币,就是咱大明朝的一杆秤!”

  “臣断言!陛下之策,实乃富国强民之策。”

  “臣斗胆!陛下之策若无法收纳天下之银,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长久。”

  朱祁钰停下了逗鸟,看着王炳富跪在地上。

  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吏,即便是个宝源局清闲衙门口的主事,什么都明白。

  但是官僚们,总是什么都不肯干,也不肯干好。

  非要朱祁钰天天严刑峻法!举着皇明祖训,在后面拿着刀子架着,用鹰顾狼视的眼神,盯着这群官僚,他们才肯干活儿。

  真是咄咄怪事。

  朱祁钰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枚银子,扔在了王炳富的面前说道:“此银三两三钱,可换几枚银币?”

  王炳富拿起银锭掂了掂,左右看了看说道:“可换两枚银币,这银八成色,杂色炼金花,火耗一钱四分,火耗六钱。”

  朱祁钰捡起了那枚银锭,的确如同王炳富所言,这银锭是八成色。

  他在泰安宫里捣鼓了半天,算了不知道多久,才算清楚火耗和换几个银币,王炳富这一过手,就掂量出来了。

  朱祁钰点头说道:“自己去北镇抚司衙门,领三十廷杖,这差事,朕交给你了。”

  “办好了,有赏,办不好,永宁寺就是你的归宿。”

  王炳富深吸了口气,他猛地磕了个头说道:“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圣恩!”

  王炳富本身是个匠户,他爹是宝源局的炉头,他慢慢升到了这宝源局主事的位置,领了朝廷的俸禄。

  他当初也想过做了这宝源局主事,如何如何,如何让宝源局发挥他本来的作用。

  但是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能怎么做。

  正统一十四年,连两平安南的大明英国公张辅,都得看王振手下的小宦官喜宁的脸色过日子,家里有妇人被打到了堕孕身死,张辅朝天阙泣诉。

  喜宁却被宽宥,犯事儿的人,只是打了几杖,这事就了结了。

  不过还好,当今陛下是个能拿主意的人,也很有主意。

  就比如这采银铸币法。

  朱祁钰翻身上马,到了兵仗局,先给王炳富补了一道手续,然后叮嘱兴安,让兴安派去一个太监去宝源局,不干别的,盯着他们干活。

  “宝源局乃是散发银币的重要场所,你切记找一个不贪钱的人去。”朱祁钰叮嘱了一番。

  有不贪钱的太监吗?

  至少兴安和李永昌目前还没贪钱的迹象,只要皇帝能跟外廷文武见面,宦官就不可能彻底坐大,这些宦官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

  比如之前朱祁钰让兴安还小金元宝的时候,拿个大一倍的金元宝,朱见深病好以后,兴安立刻拿着二两重的金元宝和小元宝,还给了太医院院判陆子才。

  本身宦官就是皇帝和朝臣们沟通的一个桥梁,当然要用,但是朱祁钰从来不滥用。

  他站直了身子,走进了大明兵仗局,兵仗局,现在已经完全变成压功赏牌和勋章的地方,现在这兵仗局内,全都是铸币的家伙什儿。

  大明是极其渴望货币的,这一点朱祁钰是心知肚明的。

  盐引的超发,却被私盐场吸收之事,就是证明大明对货币的渴望。

  如果不是大明皇帝赏赐诸王勋戚无度,太多次滥发超发盐引,第五琦的盐引制度,其实可以延续到大明轰然倒下的那一刻。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唯一尺度。

  盐引的价值,是送到边镇的粮草和南方盐场的盐,双重劳动决定了它的价值,但是一旦朝廷超发,盐引就失去了,送到边镇粮草这一价值。

  那盐引的价值自然立刻暴跌。

  盐引作为货币的时候,交换价值暴跌,使用价值的涨幅,并不足以弥补交换价值的暴跌,盐引自然是越来越不值钱。

  越不值钱,朝廷就越是滥发,最后盐引制度彻底崩坏。

  大明的欠账也就越多,崇祯看着老祖宗们欠下的两百年的账,只能呜呼哀哉。

  而银两在当下大明,是没有使用价值,却有极大交换价值,而且十分稳定的货币。更没办法超发。

  朱祁钰不愿意让盐引充当货币,但是在未来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盐引和银币都会作为实质上的货币,在市面上大肆流通。

  而兵仗局的工坊,造币的速度,就决定了大明是否可以长治久安。

  宝源局是怎么废掉的,宝源局的主事王炳富为何整日里无所事事?

  要是让宝源局一年铸30亿枚铜钱,王炳富现在一定不会那么胖,忙得他晕头转向!

  而此时的兵仗局工坊非常的忙碌。

  朱祁钰信步走在兵仗局内,所有人都是形色匆匆,所有人都是忙忙碌碌,取银两称重,熔炼银、铜、锡,压成银条,做成胎饼轧边,再印上轮廓文章,再次称重装箱。

  现在兵仗局接了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大订单,这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大订单,首先是陛下的两百万两,然后是户部的一百五十万两,共计会产生四百五十万枚大明银币。

  而工期为一年。

  如果要折合的话,大约相当于90亿枚铜钱,流入大明的市场。

  这是何等的忙碌?

  工匠三班倒日夜不休,才有可能做得完。但是这是缓解大明货币压力的最好办法。

  兵仗局有四台个超大的万两天平,精度到一毫,也就是0.001两。

  兵仗局共有二十八坩埚炉,每一炉每次可熔银、铜、锡三百斤。

  而制作模具胚,最开始的图案,是朱祁钰亲手画的,为阳文正字,再翻刻为阴文原模、二次模、工作模、油土浮雕、石膏打型,最终成为白铜型,上人力螺旋压力机,刻白铜定型。

  人力螺旋压力机,乃是兵仗局当初制备勋章的一大利器。

  而银料和铜锡融合之后,过滚机,成为固定厚度的银条,随后过镟车切割胚饼,胚饼滚光边,在退火之后,上压印机铜模压印。

  压印机同样为人力螺旋压力机,不过这台更大,而且用上了齿轮,由十六个人推动。

  压印结束之后,还有专人称重,确定重量,合格之后,才会放到箱子里,一枚一枚摆好。

  每十枚银币为一摞,系红绳挂所有流程工匠名号,送于太仓和内承运库太监检查。

  朱祁钰拿起了一枚银币,花纹极其精美,因为加锡铜也足够的坚固耐磨,正因为严格的把关,朱祁钰才放心推动自己的新货币政策。

  货币不精美,等于不铸币。

  鞑清在光绪年间大肆铸造银币,意图再给鞑清续几十年,它的丁未双龙银币一枚37克,九成银,但是购买力依旧不如27克的含银九成的西班牙鹰洋银币。

  就是因为西班牙银元更加精美,假的极少。

  光绪银币却是银多,但不精美,无法防伪,造假极多。

  朱祁钰的这枚银币之上,除了有他自己亲笔题字和勾画的麦穗之外,还有几个小的防伪标志,比如正面印花上的一小圈边界。

  轮廓文章,四个字,道尽了铸币上的学问。

  只是到此,朱祁钰依旧有些担忧。

  势要豪强之家,他不怕,打不了大家摆开阵仗,练一练。

  但是平厘七钱,价值一两,会被百姓们认可吗?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