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逆天换明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严阵以待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8052 2024-01-30 13:32

  <div id="tet_c">可让方正化感到尴尬的是,在东江镇全力迎战建虏之时,朝廷依然断着粮饷,所答应的军械物资也没有运到,应该是在觉华被扣下了。

  说白了,现在金州所有人都在为战胜建虏而贡献着力量。唯独他这个监军太监,还有带的几个锦衣卫,&nbp;&nbp;吃着白饭,狗屁作用也起不到。

  敬而远之的感觉,方正化算是越来越明显地领略到了,很难受。

  就连陈继盛这个很是忠厚老实的人,也不再跟他提请朝廷恢复粮饷,供应器械物资的事情,可见失望之深。

  显然,&nbp;&nbp;方正化不是被冷落,但在别人的施礼问候背后,却是无视。

  “快闪开,没长眼睛吗?”蒋宝和的大声喝斥,打断了方正化的思绪。

  一个正在铲雪的老头儿赶忙躲避,脚下打滑,却摔了个跟斗。

  被派来随行陪同的官员面色沉了下来,便欲翻身下马。

  方正化狠狠地瞪了蒋宝和一眼,眼见已经有百姓扶起了老头儿,却都躬身避让在路旁,连头都不敢抬。

  轻轻叹了口气,方正化对着蒋宝和训斥道:“骑马看着点,别碰着老百姓。清雪是畅通道路,方便向南关前线运输军需物资的。”

  虽然是对着蒋宝和,可也是给其他人听的,特别是那几个陈继盛派来随行的官员和士兵。吩咐完,方正化主动放慢了马速。

  除了一些路段外,&nbp;&nbp;大路上的积雪都被清理干净,&nbp;&nbp;百姓们也都拿着工具回村,路上的人也不是很多。

  方正化等人时快时慢,离南关是越来越近,行人更少,军人倒是时常出现,还有了盘查的哨卡。

  为了防止敌谍,在南关防线是有警戒区的。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却不可不防。

  特别是大战将临,气氛更显紧张,盘查也愈发严格。

  方正化等人倒是未受到什么刁难和阻碍,盘查的军士得知一行人的身份后,都施礼放行。

  越是接近南关防线,就越是感觉得到戒备森严的气氛,以及迎战的高昂士气。

  各个训练场上旗帜挥舞、人头攒动、盔甲闪亮,喊杀声震天,还时不时地传来阵阵火枪的轰鸣。

  尽管火药是宝贵的,但实弹训练也是必要的。不管是火枪,还是火炮,没有实弹射击的士兵,上了战场怎么能够放心?

  “东江军已经大部在此,要与来犯的建虏决一死战。”方正化看了看几个锦衣卫,正色说道:“作战计划已经相当周密,&nbp;&nbp;尔等不可妄言。”

  蒋宝和、沈宗贵等人赶忙应承,特别是这二人,对于郭大靖有着发自内心的惧怕,在军营这肃杀的气氛中,更是老实了许多。

  很快,接到通报,等着接待方正化等人的军官赶了过来,施礼之后,引着他们前往住处。

  “监军大人,可要通知诸位将领赶来参见,听候指示?”军官客气地问道:“建虏的前锋已至盖州卫城,战事很快就要爆发。现在,诸位将领还有时间;以后嘛,就不好说了。”

  方正化想了想,摇头道:“大家都在紧张备战,杂家也没什么指示,就不耽误他们的时间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明日便由你引着,杂家要巡视各部。”

  “末将遵命。”军官躬身施礼,痛快地应承下来。

  方正化等人前往住处休息,他们到来的消息也传达到了各部。

  对于这位朝廷所派的监军太监,郭大靖、李维鸾等将领并不以为意。既然不用前去拜见,那正好,省着浪费时间。

  既没有作战的指挥权,又不能帮东江镇从朝廷那里获取粮饷物资,方正化的监军之职,简直是空有其名。

  嗯,除了向皇帝打报告,方正化的作用仅此而已,也难怪东江镇的军官们对他无视。

  但郭大靖还不是这么想,因为多了个方正化,至少在崇祯那里,能递上话,也能让崇祯相信一些。

  那么,辽东战场的真实情况,袁崇焕对东江镇的封锁压制,以及与建虏议和等事,便可以通过方正化上奏给崇祯。

  清冷的空气让郭大靖的头脑更加清醒,思路更加清晰,嘴角也微抿起来,有那么一点点的坏笑。

  “末将见过将军。”有人见礼,也让郭大靖收回了思绪。

  是金重国,本来是到东江军学习,或者说是培训的。可这家伙好象打仗上了瘾,一直呆到现在,已经送走了两三批实习进修的朝鲜义士。

  郭大靖含笑点头,说道:“干得很快,道路都清出来了。”

  金重国说道:“回将军,火炮移动没有问题,这是必须保证的。”

  在阵地后,有将近三百门的迫击炮,也修了能移动火炮的硬实道路,装载火炮的平板车,能够根据敌人进攻的范围,迅速集中火炮,进行高密度的轰击。

  炮击的距离都经过了反复试验,进行了标定。炮兵能够根据军官的指示,快速调整射角和方向,装填发射。

  也就是说,东江镇的炮兵已经具备了间接瞄准的技术,不用看到敌人,只听高处军官的导引指挥。

  对于敌人来说,也看不到对方的火炮,摸不清虚实,更增添了心理上的震慑力。

  重型迫击炮加上厚木底座,才一百多斤,象个短粗的小缸,配上专门打造的小车,机动性很强。

  郭大靖沿着为炮车修筑的道路巡视,看着忙碌的炮兵,连连点头,甚为满意。

  “老金,你已经是火炮专家了。”郭大靖看了一眼陪在身边的金重国,笑着说道:“红夷大炮和迫击炮都很精通,完全可以教授别人,当个教官啦!”

  金重国嘿嘿一笑,说道:“学成归国的那些人也都不错,有他们教授炮兵,某不回去也是一样。”

  停顿了一下,他又正色道:“宝剑锋从磨砺出,光练不战,终是会被磨去锋锐。某宁愿在东江军与建虏厮杀作战,也不愿回去无所事事。”

  “你留下来杀建虏,某求之不得。”郭大靖说道:“从援朝时开始,咱们就并肩作战过。待到灭掉建虏,某希望还能和大家开怀畅饮,共庆胜利。”

  金重国哈哈一笑,显得颇有信心,说道:“有郭将军在,灭虏平辽定能成功,某对此坚信不疑。”

  郭大靖用力拍了下金重国的胳臂,不用多余的话,战友的感情就是这么简单。

  金重国说得很有道理,而所谓的磨砺,就是实战经验,是很难通过训练来弥补的。

  朝鲜的林庆业和崔孝一想必也明白,不断地把人送进东江军,不仅是接受训练,还要至少打过一仗后,才可能被召回。

  林庆业手下的一万多兵,不可能都经过这样的实战锻炼,但能够保证军官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南关防线,就有两个朝鲜义士组成的小部队,每队三百人左右,分别是林庆业和崔孝一派来的。

  在与建虏的战争中,朝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多大的作用,郭大靖也不能准确判定。

  但多个朋友多条路,但朝鲜方面还是为东江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尽管这只是亲明官员私下的行动。

  而派来的这些朝鲜人都是林庆业和崔孝一信任的,不会走漏消息,招致建虏对朝鲜王室的施压。

  而郭大靖把他们安排在南关防线,也是考虑到安全和保密。如果作为防守的一方,还能被俘虏,那该有多倒霉,多愚蠢。

  有时候胆大的出奇,有时候又谨慎小心得过分,郭大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些分裂?

  如果算上后世的思维,以及现在的举止,说是分裂也不过分。

  郭大靖停下脚步,看着地上的炮弹,琢磨着能不能改造成触炸引信。

  要是简单的,象燧发枪的那种机关,倒是能造出来,但效果不一定好,制造起来也费时耗力,成本甚高。

  而且,触炸有触炸的好处,延时也不是一无是处。

  冒着丝丝青烟的炮弹落地滚动,谁看了不得忙着躲避?对于建虏的心理震慑,打乱他们的进攻队形,更加有利。

  金重国会错了意,上前指点着一撂中间带孔的圆木板,说道:“这个小东西的作用很大,有了它,射程比原来又有提高。”

  炮弹的制造基本上是手工,因为公差的关系,为了保证能装进炮膛,通常会做得小一些。

  这和火枪是一个道理,铅弹不能卡住枪膛。小的话还能用,大的话,你就得用锤子往里砸了。

  正因为如此,气密性就差了,发射药包的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与炮口口径比较楔合的圆形薄木板便被发明出来,就是这么简单。

  薄木板加工之后运到前线,炮兵们又会挨个去试,不合适的进行一下小修整。

  不光是迫击炮进行了加强气密性的改进,红夷大炮的炮弹也包裹上了渗透油脂的麻布,提高了射程和准确度。

  为了在行进时也能保持火枪处于待发状态,火枪兵也另外配了油脂绸布,包裹子弹,使其能塞进枪膛不掉出来。

  从这些考虑到的细微之处,就能看出东江军的训练达到了什么程度。没有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发现不了这些小问题。

  但再小的问题到了战场上,都可能对敌我的战斗造成影响。

  一块马蹄铁影响了一场战争的胜败,以及国家的存亡,郭大靖可是知道这个故事。

  对于金重国的解说,郭大靖笑着点头,并没说出这就是出于自己的建议。他还上前拿起块木板,塞进炮口试了试。

  木板中间的圆孔既方便拿取,又是利用发射药的喷射点燃延时引线的关键。

  “射速能达到十数息一发。”郭大靖用力点头,不掩赞赏,说道:“真的是很快了,与火枪相差不多。”

  古代一息相当于两三秒,十数息也就是半分钟上下。前膛火炮能达到这个速度,已经是非常惊人了。

  当然,高射速与迫击炮的轻便,炮身短粗有关系。

  装入发射药包、薄木板、炮弹,用尖锥在火门处扎破发射药包,插上引线,点燃,发射。

  尽管程序上与红夷大炮和火枪基本相同,但因为炮管很短,又是数人协同,操作起来方便又快速。

  别看炮弹制造起来比较麻烦,铁料、火药、人工的成本也较高,但郭大靖并不是太在意。

  如果能用银子砸死建虏,郭大靖肯定是先一口答应,再询问价格。

  哪怕一颗炮弹只能炸伤一个建虏,几千发炮弹也足以让建虏铩羽而归,狼狈而退了。

  再换个角度,能用强大火力消灭建虏,减少伤亡,郭大靖根本就不会考虑成本问题。

  战争嘛,打的就是钱粮,打的就是后勤。只要能砸出强军,砸出胜利,银子算什么?

  此时,炮兵已经把发射阵地清理出来,炮位都是相对固定的,有特殊的标记,还有方位指示。

  “如果时间再晚一些,还会有火炮运来。”郭大靖依旧不满足,火炮是越多越好,兵工厂加班加点,正在用从倭人那里采购的铜料制造。

  “恐怕没有太多的时间了。”金重国也知道些建虏的情报,估摸着顶多再有半个月,“三百多门迫击炮已经足够了。”

  郭大靖淡淡一笑,并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目标。

  每协有一百门迫击炮,一千炮兵,才算初步达到了野战的标准。也就是说,现在还差一百多门。等到扩军,还需要更多的火炮。

  至于火箭,估计会在明年的大行动中消耗一空,郭大靖也不舍得轻易使用。估计要到后年,火箭才会大规模列装部队。

  而迫击炮和火箭是差不多的性能,并不存在谁完全替代谁的问题。

  巡视完战区的炮兵,郭大靖又来到了防御阵地,进行了认真的检查。

  士气是高昂的,对于迎击建虏,官兵们都颇有信心。这不出郭大靖的意料,平常也是能看出来的。

  如同老百姓满足了最低的生活要求,便会老实安分;士兵也是一样,要求不高,能养家糊口,能吃饱肚皮,就会服从号令,与敌厮杀。

  7017k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