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贼兵背水,四散而逃。
张辽见被自己部队冲散的敌军不仅没有撤退,反而向着自家营前集结,不禁有些错愕。
他当即下令部队停止追击,而是向着敌军的来路行军而去。
此刻张辽最为担心的,便是这股敌军后方还有支援。
他与高顺两人坚守前寨,虽有万余人的兵力,且都是半数都是精锐老兵。
但毕竟是才补员了半数新兵不足月余。
若是此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只怕军中的新兵会承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溃散。
张辽一路领军沿着公孙犊与郭祖的来路追出的两三里地,却未见敌军有援兵前来,这道叫张辽心中有了不小的疑虑。
“难道是从其他方向来的?”
张辽心中一边想着,一边下令回军。
这一来一去,倒是给郭祖与公孙犊汇合的时机。
两军一合,瞬间便有了人数上的优势。
公孙度见状,立刻看向郭祖道,“此刻前有拦路后有追兵,不如压上全部兵力,一口气突入敌营吧。”
“也好。”
郭祖思忖片刻答道。
见郭祖应允,公孙犊立刻开始整兵,重新组织阵线。
他手中原本的兵力,只能从正门突袭,此刻加上了郭祖的兵力,能让公孙犊安排兵士们分三路突袭。
如此一来,就能大大增加汉军的接地面积,从而造成有效的杀伤。
但是,前番几次的突袭失败,已经让黑山军中的老兵油子们看出了些许端倪。
他们大都不再听公孙犊的指挥,直到公孙犊拔出腰间的佩剑,他们这才不情不愿地将身子藏在了公孙犊与郭祖的亲军身后。
“古有韩信背水一战,今有我军抢战突袭!弟兄们,只要攻入汉军营地,大把的银钱和粮食在等着你们呢!”
公孙犊自以为能效仿当年的韩信。
但他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庸才。
想当年韩信能促成背水一战,其中有三个极为重要的必要条件。
其一是人心,韩信与他手下的兵士们磨合了数年,经历了许多硬仗,这导致军中的士兵对韩信的能力十分认可,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
这一点,导致韩信手下的兵士,即便到了绝境,依旧会听从韩信的命令,而不是轻易地因为战事的不利而溃散。
其二则是情报,当年韩信在促成背水一战前,派出了海量的侦骑,这些侦骑不仅将战场周遭的地形、敌军的防御排布、人数等重要信息汇总到了韩信手中。
甚至连敌军身后可能会前来支援的援军数量,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而掌握了这一点得到韩信,才能大胆地分兵,以自身极少量的兵力作为诱饵,将城中的守城兵士诱出本可以固守的城池。
第三则是手下兵士的严格训练,以及对于战术打法的纯熟运用。
若不是韩信手中的汉军有能力在脱离他的指挥时,独自完成绕后突袭的作战任务,只怕韩信不仅完不成背水一战,反而要带领当时的汉军成为水中的浮尸了。
而上述这三点,公孙犊与郭祖不仅没有一条符合的,但到时每一条都可以说得上是极佳的反面教材。
不过这也不能怪公孙犊。
毕竟他本就是山匪出生,以他的能力,能读上兵书,可知韩信的背水一战已是不易。
加之古人惜字如金,他们在记载之时可不会逐条分析韩信能促成此次伟大胜利的条件与准备。
而是指挥在书上写下信,背水一战,大获全胜,这几个字罢了。
如此记录,落在了无人指点的庸才眼中,自然以为,只要自家的兵士陷入苦战,自己便能引经据典,以背水一战为例,振奋大家的士气。
果然,公孙度说完这句话,除却他自己手下的亲兵外,一众黑山军的老油子,皆是一脸的不屑。
他们早在心中打算好了,要怎么趁着大部队进攻时,趁乱摸出队列,从两侧逃回营中。
此刻,守营的高顺,见敌军增多,却没有太多的情绪变化。
高顺营前的陷坑与陷阱,几乎是两日一变的,并且这些陷坑和陷阱上做的记号,只有负责巡营的兵士以及身负特殊任务的兵士才会被告知。
有了这些准备得到高顺,见敌军兵分三路,想要从正面与两侧同时进攻自己的军阵,心中也不禁发笑起来。
“难道真的是我高估了敌军?”
正当他存疑之时,公孙度已经带领着兵士们,开始冲阵了。
只见那黑山军松散的阵型,在公孙度与其亲兵的带领下越跑越快,两侧的进攻部队,眼看就要围上来之时。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随后便是阵阵的哀嚎与尖叫声。
公孙度与郭祖扭头一看,两侧的进攻部队,竟有三分之一落入了巨大的陷坑之中。
而这些陷坑里,则是高顺精心准备的竹刺与木桩。
落入其中的兵士不会快速的死亡,而是大概率会被木桩撞断双腿,或是被竹刺扎入身体之中。
至于为什么陷坑的目的是不致死,这是为了极大程度地耗费敌军的资源。
一来救人需要的药材与粮草,即便能救,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让受伤的人重新进入战场转化为即战力。
如此一来,就起到了消耗敌方资源的目的。
二来,这些受伤者发出的哀嚎,会让剩余的敌军胆寒,毕竟谁也不想掉落进这样的陷阱之中。
而敌军的胆寒,便是自家兵士的士气。
高顺见公孙度与郭祖的部队因为陷坑而陷入了暂时的惊慌,他当即下令弃守进攻。
高顺手持长枪,藏身与盾阵之中,带领着一众陷阵营兵士,没踏出一步,便发出甲叶碰撞的金属响声。
这种响声落在了敌军耳中,便如同死亡的预兆一般。
黑山军中的老兵油子见状,立刻撒丫子就跑,没有过多的言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