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狗县令

第270章 二百斤的老朱兴奋的像个孩子

大明第一狗县令 老紫蜀道山 4934 2024-01-30 13:43

  “穿上这种鞋子,行走的速度可以提高很多,而且还能锻炼身体。”

  朱标看着鞋子,好奇地问:“这种鞋子怎么穿呢?”

  李老板拿起鞋子,耐心地解释:“穿这种鞋子和穿普通的鞋子差不多。首先把脚伸进去,然后系紧鞋带就行了。等穿上鞋子,你就可以试着在地面上滑行了。”

  朱元璋也感兴趣地问:“这种鞋子适合多大的孩子穿呢?”

  李老板笑着回答:“这种鞋子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穿。不过,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长在一旁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朱英雄问:“这种鞋子耐用吗?”

  李老板点头说:“这种鞋子的材质非常耐磨,轮子也是特制的,非常耐用。正常使用的话,一双鞋子可以穿很长时间。”

  听了李老板的介绍,朱元璋和朱标都对这种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朱英雄说:“那就给我们来四双鞋子吧。”

  李老板笑着说:“好的,客官。这是你们的鞋子,请收好。”

  朱元璋拿起鞋子,满意地说:“这种鞋子真是神奇,穿起来一定很舒服。”

  朱标也兴奋地说:“是啊,我也想试试这种鞋子。”

  他们告别李老板,来到街上,换上了新买的滚动鞋。

  就连呆在门口等着几人的毛骧,也拿到了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子。

  换上鞋子的三人,开始在平整的大街上,跌跌撞撞的试了起来。

  不得不说,古人下盘是稳啊!

  毕竟,古人比较重视这个。

  特别是毛骧和朱元璋,朱元璋是马背上的皇帝。、

  年轻的时候,常年习武,自然下盘功夫了得。

  想要掌握这种轮滑鞋,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毛骧,就更不用说了。

  比起朱元璋早就荒废了几十年的功夫,毛骧可是每天都扎马步至少两个时辰。

  所以,二人很快便开始享受了起来。

  “哎呦呦~哈哈哈哈!咱这辈子,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哈哈哈哈!”

  可身体孺弱的朱标就惨了。

  简直就是三步率两下。

  腾的龇牙咧嘴。

  不过,一生要强的爸爸,最终还是完成了第一次的一百米滑行!

  却没有说半句不!

  他满脸倔强着,想要在儿子和老爹面前表现自己。

  玩了能有个两刻钟。

  朱标就已经满头大汗了。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小腿肌肉都已经变发达了。

  而朱元璋和毛骧俩人,滑了过来。

  朱元璋嘿嘿一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臭小子,你这年轻人,咋还没咱这老骨头厉害?”

  朱标有些尴尬的地下了头。

  笑道:“爹厉害,爹厉害。”

  “哈哈哈哈!”

  “咱就爱听你说实话,哈哈哈哈!”

  这老不正经的。

  干脆马车也不坐了。

  直接带着毛骧,滑着往飞行场的方向走。

  朱英雄则是和朱标重新上了马车。

  乘坐马车,在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而此时的朱元璋和毛骧两个人,发现它不仅行走方便,而且还能锻炼身体,非常有趣。

  可此时的毛骧,却忽然想到了什么。

  只见他十分冷静的开口道:“老爷,这东西,也就只能在琉球这种到处都是油泊路的地方才能用。”

  “换了咱大明朝的泥土路,估计走两步,就得被摔个狗吃屎……”

  朱元璋闻言,皱了皱眉。

  有些不开心道:“哼!咱也要修这种路面!”

  想到这,朱元璋干脆扭过头,看向朱英雄,立即开口问道:“殿下啊,您这马路,咋如此平整?咋修的?能跟咱说说吗?”

  朱英雄闻言,倒是也没隐瞒。

  笑了笑,便开口道:“这种油泊路的制作过程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我们需要采集一种特殊的植物――油桐树。”

  “油桐树?”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朱英雄点了点头,道:“这是本王刚抵达琉球的时候,所发现的一种植物。”

  “同时,这也是我们制作油泊路的主要原料。”

  “油桐树产出的油桐籽油脂非常丰富,是制作油泊路的理想原料。”

  朱元璋点头,灵机一动,道:“这个我明白了,就像是用植物油做菜一样。”

  朱英雄笑了笑,继续说:“对的,马老。”

  “但是,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油桐籽油脂进行加工,提炼出优质的油泊材料。”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榨油、过滤和炼制等,以确保油泊材料的质量。”

  朱标好奇地问道:“那炼制完以后呢?”

  朱英雄回答道:“炼制完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油泊路了。”

  “首先,需要对原有的路面进行清理和修补,把路面的破损处修补好。”

  “然后,把炼制好的油泊材料均匀地铺在路面上,再用特殊的压路蒸汽机压实。”

  “这样,一条油泊路就修好了。”

  朱元璋点头称赞:“这真是个好方法,既利用了自然资源,又创造了新的价值。”

  朱标也感慨地说:“是啊,这种油泊路真是实用啊,如果全国都用这种油泊路的话,那官道也将会更加通畅,咱们应该把它推广出去。”

  听了他们的建议,朱元璋内心暗自决定,在应天府也修建这样的油泊路。

  不一会儿,朱元璋忽然想起了昨晚看到学校放学的场景。

  那些孩子们整齐有序地走出校门,欢声笑语不断,让他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求知氛围。

  他心里暗自思忖:全民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于是,他向朱英雄询问起了关于全民教育的问题。

  朱元璋忽然开口道:“殿下啊,昨晚我看到了学校放学的场景,很受触动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