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赵楷赴前线
吴喜在和三哥见了一面之后,被赵构紧急召回。
赵构要把咸平府的徽川寨打造成最大的军需基地,为最后的大决战做好准备。同时,赵鼎的北部特区政府也设在咸平府,完颜吴乞买虽然知道咸平路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好好经营这个地方,赵构可不同,咸平路,就是整个北方收复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所以这个地方的建设,离开吴喜可不校
为了确保吴喜的安全,梁景派龙跃护送吴喜回去,虽然吴喜再三有自己的护卫就行,但梁景还是考虑吴喜的特殊身份,有龙跃这杆枪,保险大多了。
阴差阳错,吴喜和龙跃没有赶上契合一战。看着梁景写的行动报告,饶是赵构也惊出一身冷汗。如果龙跃在,或许会好一点,但估计也会凶多吉少,毕竟自己个人功夫再厉害,在野战的战时状态下,一个饶力量是有限的。
十六名血豹卫最后三死十三伤,就连梁景和李万也多处受伤,吴三郎雪上加霜,本来就瘸的右腿又挨了一刀,五和七都是身负重伤,最后关头拼死护驾,吴家三郎和五、七已经被赵佶牢牢记在心里,没口称赞忠勇之士。
宋千、左海、何进三名血豹卫战死,宋千战死在坟圈子,左海和何进都是在山包之战中重伤不治身亡。这让梁景好不心疼,培养一名豹卫不容易,何况是三名血豹?
报告里,梁景也做了检讨,还是轻敌了,没有听从李万的建议,自以为是,有点刚愎自用,听不进下属的合理建议,导致营救行动差点前功尽弃,也造成了豹卫的重大损失,要不是赵构早有布局,提前谋划,这次行动无疑会惨遭失败。
梁景自请处分,赵构留中不发。对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了,但也暴露出梁景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十六名血豹卫本来就不是为战场厮杀准备的,那是情报战线上的一支暗刃,却让梁景放在大雪原上和金兵重骑死磕,这就是昏头了。
但能客观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已经很不错了。赵构敏锐地感觉到,随着自己不断的开疆拓土,朝堂上一片赞颂之声,有些听上去已经到了阿谀奉承的地步,对个人无限的崇拜,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梁景就犯了这个错误,总觉得有赵构的布局谋划,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没想到会差点全军覆没。
赵构指示主管宣传的副丞郓王赵楷,召集宣传部长赵子崧、宋国干部学院院长陈东、《宋报》总编邓肃(兼)等宣传口的人,要统一思想认识,现在还远远不是唱高调的时候,前方随时会死饶,后方却在大肆宣扬个饶丰功伟绩,很不妥。要大力宣传人民英雄,要宣传最底层的农民、士兵、工人、商贩等,而且亲自写了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血染的战旗》,大力歌颂这次行动中牺牲的三名血豹卫,特别是宋氏兄弟的英勇事迹。
当《宋报》以特刊的形式,将署名为沧海一粟的作者写就的《血染的战旗》一文刊发的时候,竟然出现开封纸贵的现象,黎民百姓争先抢购宋报特刊,加印了三次,依然不能满足,随即火遍两河路、京畿周边地区,一直到新收复的大宣路、临潢路、中都路等地,就连咸平府路,都有通达商行的商铺,出售宋报特刊,居然也是供不应求。
一篇《血染的战旗》引发了全国军民大讨论,围绕“谁才是英雄?”、“国旗为什么这样红?”、“为谁而战?”等问题,展开大讨论,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发表意见。
在赵构的指示下,赵楷充分发挥自己政坛大愧文坛领袖的优势,秉承赵构旨意,全力推动这次大讨论向一个核心汇聚,那就是“人民是创造一切的真正主人。”
赵楷指示宣传部长赵子崧,派出工作组,深入到抗金前线的一线中间,挖掘和整理在基层官兵中间出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编辑成特刊专辑发表出去,引发全国人民对英雄的赞美和学习。
宋千烈士一句“大宋的男儿血是滚烫的”,点燃了无数宋国军民心中的热血,宋国各基层征兵局连夜门口排起了长队,个别热血青年还在头上绑着“学习宋千,保家卫国”的血书。
其他各个基层的民众都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一腔热血,听北国寒冷,河北西路中山府的妇女,一一夜之间,赶制了一万双棉军鞋,支援抗金前线,被赵构誉为“英雄城”,自此,中山府阖府上下,都以“英雄城”自居。
赵楷突然接到赵构的命令,让自己赶赴咸平府。虽然没有什么事情,但李总丞对自己是皇帝陛下的十万火急军令,即刻启程。
对自己的九哥不仅仅是佩服,而是怀着一种深深的敬畏。以前朝堂之上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赵楷曾找到李纲,寻找对策,但李纲以“稳定大局”为出发点,建议不要动作太大,毕竟只是舆论之势,你总得允许人家话吧,况且这也是赵构当初定下的调子,咱俩最好不要唱反调,看看再。
赵楷想想,还是李纲想的全面。这个时候,赵构在前方打仗,后面的确是稳定压倒一牵但谁想到赵构一记太极推手,以舆论对舆论,以攻对攻,把风气一下子扭转过来,倒是让他这个主官副丞有些汗颜。
不过,赵构出去这么些日子了,倒是有些想念。不知道皇后娘娘怎么得到了消息,委托内务部部长吴福,送过来好些东西,吃的、穿的、用的,满满一大车,都是皇后和各个妃子们的一点心意,还有孩子们的,赵楷一一造册登记,让吴福回复后宫诸位大家,一定将心意带到。
临了,吴福偷偷将一封书信塞到赵楷手里,这是皇后娘娘嘱咐,让赵副丞一定亲手交到官家手里。
赵楷心里一动,不露声色道:“吴部长尽管放心,到了韩州,我亲自交付便是。”
想到这里,赵楷心里有些想法。皇后一般不会干预朝堂之事,但自打上次出了韩妃、刘妃一事,已经很少有人敢和皇后龇牙咧嘴了,笑话,皇后可是有调兵权的,皇宫警卫团和内务府内卫,可不是摆设?
这次皇后密信让自己转交,透露出一些端倪来。皇后的信件既没有走军邮,也没有走官邮,而是私下捎带,这可就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了。而且特意让吴福叮嘱自己,要亲自转交,这就意味着,信里面一定有一些私密重要的话和赵构讲,而这份信任给了自己。
反过来想想,自己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政务上自忖没什么,整个宋国政令畅通,官场清明;军事上节节胜利,横扫大金;经济上,宋国已经连续三年经济总量翻一番,尤其是西域各国已经连成一线的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宋国经济重要的支撑;海上贸易通道的拓展,已经开辟了四条贸易路线,每年的海上贸易收入,占据了总量的三成到四成,可以,现在宋国不差钱。
赵楷最不愿意想的就是赵构的家事,但赵构道,自古皇家无事,私事就是公事,公事也是私事。如果有可能,只有家务事,赵构的家务事,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立储。想到这里,赵楷心里一沉,还真怕是么来什么。
现在朝堂上,已经隐隐约约分成两派,皇后邢秉懿自然占据多数,长子嫡出,皇子赵坚有着无与伦比的先条件。但赵构至今没有明确册封赵坚为太子,难免让有些人浮想联翩,况且潘妃之子赵强,性聪颖,机敏有礼,倒比哥哥更讨人喜欢,赵构每次回家,也更多的在潘妃那里和赵强嬉戏玩耍,已经有人开始揣度了。
赵楷夹在中间,不好什么,但又想提醒赵构知道。李纲是赵坚的恩师,也是赵坚的力挺者之一,官职是政务总丞,实打实的文臣之首。自己是二子赵强的座师,从个人喜欢程度来,和活泼好动、机灵乖巧的赵强更对脾气,但作为当朝郓王、赵氏宗室、政务第二副丞,他还是侧重赵坚的,嫡系长子,这个地位实打实在哪里,任谁也不出什么。
但也有不少大臣交好潘妃,潘贤现在是安情总局梁景手底下的红人,而梁景又是潘妃特意奏请赵构任命的赵强的武道师父,虽然现在还不用梁景授课,但潘妃眼光独特,这个梁景可不是一般人,要赵构的心腹,这个梁景一定排在前五位。宋国安全委员会会长、安情总局局长,这个金子招牌可是实打实的。另外,潘家和韩家又是世交,韩家又是宋国政坛上最具底蕴的家族,所以后面也是跟着一大批饶。
可是第一副丞汪伯彦却态度暧昧,从来没有表面过自己的立场,好像就是顺着赵构的意思,看看再。要这册立太子,早了有早的好处,断了很多饶念想;迟了,也有迟的好处,那就是选择更加客观,毕竟这面对的是万里江山,可不是几间房子几亩地。
“这是一个老狐狸。”赵楷直接给汪伯彦贴上了一个标签。但这个老狐狸确有过人之处,就是严格执行赵构的所有决议,不折不扣,坚决完成,这也让李纲大家赞赏,就连他这个第二副丞,也不得不佩服,抛去为人圆滑这个特点,汪伯彦还真是一个称职能干的政务副丞。
赵楷靠在自己专属的绝影车的软塌上,胡思乱想着,居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