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秋风九原
“吾观下群雄,能与永乐侯争锋者,无非楚霸王与汉中王,其余诸王或目光短浅,或贪生怕死难成大业,这样的人再多,吾也是不惧的。”
韩信的话将樊哙逗笑了,樊哙越发觉得韩信这个人有趣,便对韩信道。
“韩信,俺樊哙自认底下就服三个半人,一个是我姐夫,一个是萧何先生,一个是张良先生,还有半个是老曹,你要是真能去了辽西,败诸侯联军,俺樊哙以后佩服的人就多你一个。”
刘邦入巴蜀汉中,远离中原,征讨辽西郡的事,多半与刘邦集团无关。
樊哙乐于坐山观虎斗,看诸侯联军吃瘪,尤其是让不可一世的项羽吃瘪。
见韩信心意已决,陈平无奈地道。
“此去山高路远,请韩信先生多加心,我们有缘再见!”
韩信与三人施礼,然后毅然登上马车离去。
萧何望着韩信远去的车队,叹息道。
“吾与韩信先生有过几次深谈,知他有大才,可惜不能为主公所用,惜哉惜哉。”
樊哙抱着胸,直言不讳地道。
“萧先生您这话的,我姐夫就给人家一连敖,换了谁能追随我姐夫?再了,韩信真有他自己吹捧的那么神,至于多年来还是的郎中?”
萧何苦笑,道。
“是啊,良禽择木而栖,永乐侯对韩信的看重的确不是主公和楚霸王能比的,且回去吧,明日还要去宫中议事。”
项羽在咸阳册封诸王,册封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商议剿灭前秦在下各处的势力。
位于百越的任嚣已经封闭了关隘,将精力用在平叛上,与中原基本断了消息。
所以下诸王要对付的,只有九原郡的蒙恬,还有偏居一隅的三辽。
……
秋风萧瑟,高气爽。
明远眺望地平线上隐隐出现的城池,道:“那便是九原城,蒙恬将军在九原的治所。”
经过了七日的奔波,明远率领的辽西军终于跨过河东郡、上郡,进入了九原郡。
急行军加上没有休整的时间,使得整支军队的精神与体力,都到了极限。
好处是他们终于抵达九原郡,这里是蒙恬的治下,在九原郡蒙恬的威望无人可比。
无论是秦军还是百姓,都以蒙恬马首是瞻,将他当成了九原郡的守护神。
在下纷争不断的时候,九原郡始终保持着稳定,并抵御了匈奴的三次大规模进攻。
九原郡军民一心,还有蒙恬坐镇,硬是以一郡之力将匈奴击退。
朱儁以手遮阴喃喃道:“没想到九原郡在蒙恬将军治下,发展得这么好,百姓安居乐业,田地、草场皆开发得井井有条。”
他们从进入九原郡开始,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沿途的种种风景尽收眼底。
相比巨鹿郡、邯郸郡、内史等长期遭受战争摧残的地方,九原郡可以称为桃花源了。
龙且指着极远处逐渐涌现的黑点,道:“大人你看,前面好像有一队骑兵来了。”
明远微微眯起眼睛,果真见到了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地杀向了这边。
章邯笑了,道:“应该是蒙恬将军派人来接我们了,蒙将军今日会在九原城设宴,催促我们快快过去呢。”
辽西军入境九原郡前,明远写了一封亲笔信过去,告诉蒙恬他们的动向,以防九原郡守军误判起冲突。
骑兵越来越近,明远觉得领头的将官眼熟,脱口而出,“杨将军?!”
来迎接辽西军的,正是当初蒙恬北击匈奴的臂助杨翁子。
杨翁子在历史书上留下的痕迹很少,除了他协助蒙恬,以西路军的身份作战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
实际上杨翁子是难得的文武全才,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治理一郡也做得井井有条。
蒙恬为了对抗匈奴,经常在长城前线巡视,九原郡的政务都是由杨翁子代为处置。
杨翁子勒马停下,摘下头盔露出一张黑得发红的脸膛,道:“明侯,别来无恙!”
明远翻身下马,与杨翁子见礼,道:“我与杨将军上一次相见,有五六年的时间,杨将军风采依旧。”
杨翁子仰面大笑起来,道:“明侯这么就折煞我了,九原朔风可不好受啊,我杨翁子好像老了十岁,明侯还是这般俊朗,哈哈哈哈。”
章邯在一边道:“杨将军哪里的话?没有杨将军和上将军镇守边关,怎么能有九原郡百姓的好日子?”
杨翁子与众人寒暄了一会儿,道:“上将军特意从前线赶回来迎接诸位,咱们边走边。”
匈奴针对九原郡的行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咸阳陷落之后,冒顿的试探到了几乎每都有的地步。
明远听得眉头紧锁,道:“杨将军,匈奴的实力比之从前如何?兵力又有多少?”
杨翁子叹了口气,道:“匈奴现在的单于是老单于的儿子冒顿,冒顿弑父上位,他比老单于更加狡猾、凶狠,雄心勃勃,趁着大秦内乱这些年,他一统漠北,又遣右贤王乌维攻大月氏,夺了不少土地人口,前后三次进攻九原郡的大军不下十五万。”
这么多?
辽西军众将听得面面相觑,他们只知道九原郡一直在遭受匈奴的攻击,没想到压力这么大。
明远喃喃道:“为了大秦内部平叛,之前镇守九原郡的兵丁抽调了十五万之多,现在镇守九原郡的秦军也就十万多一些,上将军的压力可想而知。”
杨翁子勉强一笑,道:“还好九原郡民心可用,老百姓也愿意参军,不过九原郡的百姓还是太少了,地少人多,再过几年如果没有外部的帮助,想守住九原郡全境,会越来越困难。”
无论蒙恬多能打,杨翁子理政多厉害,决定一个郡上限的,永远是土地和人口,尤其是人口。
人才是根本,所以明远从五年前就开始鼓励其他郡的百姓到三辽去定居。
给土地给种子,甚至还给房子,吸引了大量的大秦百姓涌入辽西,目的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