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交趾国书
夜已经深了,王通的书房里依然亮着灯。
房间之中,王通与王琮父子二人相对而座,那位金先生已经离开了,但却给他们王家留下一个希望。
“爹,我们真的要去大汉啊?”
王琮这时忽然开口问道。
之前王通担心自己去大汉,会让朱瞻基迁怒于自己的家人,但金先生却承诺,他可以将王家的人提前送到大汉,这样等到王通与交趾谈判完,甚至都不用回大明,直接就能从交趾坐船与家人团聚。
“不去怎么办?如果你们留在大明,只要我一走,陛下肯定会拿你们开刀,当初汉王……不对,是大汉皇帝陛下攻破北京城,抓住太子要挟陛下,从那之后,陛下就已经恨透了大汉。”
王通说到最后也叹了口气。
老朱家的糟心事实在太多了,他们神仙打架,却让王通这些人跟着遭殃。
“对了,等我去交趾谈判之后,家里就只剩下你和伱娘了,你娘一个妇道人家,有些事情不方便出面,你身为长子,一定要将家里撑起来!”
王通这时对儿子叮嘱道。
王通要去交趾谈判,到时成山伯府没有其它人,而且还要趁着这段时间,把家里的人转移到海外去,王琮做为长子,当然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我明白,爹您放心的去吧,家里这边一切有我!”
王琮拍着胸脯保证道。
只是这话一出口,王通却气的想一巴掌拍死他,什么叫“放心的去吧”?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在咒自己早死似的?
不过王通现在也没心情和这个不靠谱的儿子计较了,耐着性子又把家里的一些事情交待了一遍,生怕自己离开后,家里有什么疏漏。
几天之后,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共同提审王通,包括他手下的一些将领,调查他们在交趾的作战经过,特别是王通在指挥时的过失。
王通也十分配合,对于自己在交趾的战败,也并没有任何隐瞒,但对于后来打败黎善后的撤退过程,同样也交待的十分清楚。
当时的交趾已经乱成一团,只凭他手中那点兵力,根本无力平叛,若不撤退,只会让十多万军民死于叛军之手。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王通做为一军的统帅,自然有权力见机行事,因此他觉得自己下令撤出交趾并没有错。
而王通手下的将士,也同样十分支持王通,甚至还有一些从交趾撤出来的百姓,得知王通被朝廷审问时,纷纷上书为王通求情。
除此之外,五军都督的张辅等勋贵们,也想保住王通,因为他们身为武将,更能体谅王通的难处,如果这次王通被定罪,那日后别的武将领兵在外时,肯定会更加束手束脚。
但被文官把持的兵部却持相反的看法,他们坚持认为王通要为交趾丢失的事负主要责任,另外朝中的其它文官也纷纷上书,要求给王通定罪。
可以说王通的这件案子,现在已经演变成文官与武将争斗的焦点,文官集团想借这件事,打击勋贵们的权力,至于真相如何根本不重要。
虽然这个时期的勋贵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很大,特别是还有张辅这些入阁的武将,但交趾惨败却是个无法扭转的事实,因此武将们在这件事上理亏,自然也就处于下风。
所以朝中的不少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这次王通恐怕是死罪难逃,勋贵们也将受到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暂时还不能形成文强武弱的局面,但对文官集团来说,绝对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
然而就在这时,交趾最大的叛军头子李松忽然派使节来到大明,向大明呈交国书,要求与大明谈判,商议两国日后的邦交。
李松的这封国书姿态很低,向大明表明自己是汉人,最初也并没有反叛之心,只是因为黎善等叛军四起,李松才不得不召集族中子弟起兵,为的也是扫平黎善等叛军。
现在其它的叛军都已经平定,黎善也只剩下几千兵马苟延残喘,因此李松也依然想向大明称臣,甚至恳求大明的加封。
但李松在国书中也表示,自己对其它的明人并不信任,唯独成山伯王通曾经大败黎善,又组织汉人百姓撤离,因此李松对王通十分佩服,要求大明派王通前去交趾详谈,到时两国划分国界,交趾也愿意世世代代成为大明的番属之国。
“你们怎么看?”
武英殿内,朱瞻基看完李松派人送来的国书,这才扫视了一下殿中的大臣问道。
“陛下,李松虽是汉人,但现在扫平交趾的叛军,定然是想自立为王,我看不如就同意他的条件,毕竟交趾落在他手里,总比落在那个黎善手里要强得多。”
只见黄福这时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道。
其实黄福和张辅之前一直希望朱瞻基能够再派大军,将丢失的交趾收复,但朱瞻基却不想再为交趾出兵,而且朝中的阻力也很大,许多官员都要求放弃交趾,因此出兵收复交趾的事已经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黄福也只能接受现实,现在交趾落到汉人手中,而且对方也愿意向大明称臣,这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陛下,臣也觉得此事可议,交趾偏远,民风剽悍,与其劳民伤财的再派兵,不如就任其自治,到时我大明多一个番属国,于国也是有利而无害!”
杨荣这时也站出来赞同道。
有杨荣和黄福表态,其它的官员也都纷纷表示赞同,最后连张辅也暗叹一声,站出来表示同意,这也代表着大明朝廷彻底的放弃了收复交趾的希望。
“可是对方指名道姓,要求派王通前去议和,要不要换个人前去?”
朱瞻基这时忽然有些犹豫的道,王通的罪名还没有审问清楚,如果派他前去交趾,他担心出什么变故。
“陛下,臣以为派成山伯前去也无妨,如果能谈成对我大明有利的条件,也算是让他戴罪立功了。”
夏元吉这时忽然站出来建议道。
他本就不赞成处死王通,现在李松的国书终于让王通有了一线生机,只是在夏元吉心里,总感觉这件事有点太巧合了。
“臣附议!”
黄福和张辅这时几乎同时站出来说道。
剩下的杨荣、杨溥等人犹豫了下,最后也纷纷赞同,毕竟相比给王通定罪,还是先把交趾的事情平定下来更重要。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杨溥站出来道:“启禀陛下,交趾之败,除了成山伯外,还有一人也应该被问罪!”
“谁?”
朱瞻基一愣,立刻追问道。
“黔国公沐晟,若不是他的援军在水尾县踌躇不前,导致王通后无援军,恐怕交趾也不会如此轻易的丢失!”
杨溥毫不客气的上奏道。
当初朱瞻基除了派柳升率兵前去交趾外,还命令沐晟率领军队从云南出兵,从另一路杀向交趾,这也是朝廷的惯例了,以前朱棣每次派张辅出兵交趾,都会命沐晟出兵协助,这次也不例外。
但沐晟接到命令后,却一直磨磨蹭蹭,好不容易出了兵,却在交趾的边境不肯深入,特别是当柳升战死的消息传出去后,沐晟干脆呆在水尾县不往前走了,就这么坐视大明丢掉了交趾。
所以杨溥参奏沐晟有罪,也的确很有道理,如果他能及时出兵,可能柳升就不会战死,哪怕柳升战死后,只要他出兵援助王通,也能帮王通守住交州,而不至于让整个交趾全境沦陷。
“这个……”
朱瞻基听到杨溥告了沐晟一状,脸上也露出为难之色,夏元吉和杨荣等人也一个个面色凝重,其它人更是低头不语。
相比别的勋贵,云南沐家十分特殊,他们常年镇守在云南,手中握有兵权,相当于一地的诸侯,在云南境内,沐家的威望甚至盖过了朝廷。
“陛下,沐晟身为国公,却在战时畏缩不前,按律当斩,还请陛下圣裁!”
杨溥看到朱瞻基犹豫,当即再次上前一步道。
他并不是和沐晟有什么私仇,而是觉得交趾丢失,使得朝廷的颜面大跌,光是一个王通根本不足以背上这次的罪责,沐晟同样也要按律处置!
“沐家世受皇恩,一直镇守在云南,即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沐晟年纪大了,朕也不忍拿他问罪,不如这样吧,就让人收回他的宝印,以示惩戒!”
朱瞻基犹豫了一下,终于宣布了对沐晟的处罚。
所谓宝印,其实是朱高炽在位时,赠给沐晟的镇南将军印,本身没什么实权,更像是一种荣誉,所以朱瞻基对沐晟的惩罚只是收回宝印,相当于一个口头警告,根本没有任何实质伤害。
下面的夏元吉听到朱瞻基对沐晟的处罚,也不禁暗叹一声,因为他想到当初朱瞻壑和朱棣商议交趾的事情时,曾经说过沐家并不希望朝廷控制交趾,因此每次出征交趾时,沐晟都是出工不出力,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而且沐晟的目的达到了,交趾丢失后,朝廷只会更依重沐家,比如现在朱瞻基甚至都不敢对沐晟有什么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