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过午膳,崇祯面见了郭允厚。
看着面前的老尚书,崇祯语气也不由得放缓下来。
“最近郭爱卿身体可好?”
算算年纪郭允厚今年也已经六十七,马上便是一名古稀之年的老人,虽然没有历史上那么劳累,但管理户部也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崇祯还真怕哪这老头子办着办着公嘎嘣一下凉过去。
“劳陛下挂念,臣身体康健,为陛下效命十余年还是不成问题。”
听着郭允厚中气十足的声音,崇祯也没再过多关心,开始起正事。
“朕今日叫爱卿前来,是为了税收一事。”
“往常,那些家中私自藏匿土地的叛逆们,依靠着太祖皇帝的仁慈,不事生产,不缴税款,却心安理得的搜刮着下面的百姓。这是什么?朕看啊,他们也就差那么一件黄袍加身了!”
郭允厚知道皇帝这是在借着抨击那些贵族作为的同时,将税收调整变得合理化,于是附和道
“陛下所言极是。但凡身为我大明百姓,沐浴在陛下浩荡皇恩之下,都应尽到义务,缴纳税款,为我大明盛世增添光辉,而不是利用太祖仁心,为自己谋取私利。”
“所以为了避免再有居心叵测之徒利用,朕打算废除太祖对所有寒门学子的一应优惠。爱卿以为如何?”
“这......陛下,若是如此,那些真正家境贫寒的士子们,该如何?”
“朕心中自有计较,爱卿无需担忧。”
“臣,遵旨。”
“关于税收的改革,朕有几个想法。”
“第一便是缴纳税款的人。今后大明税款将会分为以下几类:商业税、所得税、农税、财产税。”
“商业税与所得税朕稍后会给爱卿一份详细明,爱卿回去以后再召集户部中专精税法的官员研究便是。朕着重为爱卿讲解一番这农税与财产税。”
到这,崇祯拍了拍脑袋。
“差点忘了,在这之前,还有关于土地改革的事情需要与爱卿商议。”
“陛下请讲。”
“朕打算将全大明所有土地全部收为国有,私人不得拥有任何土地的所有权,只能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且使用权有年限。到了年限后,使用权也收回国家,以拍卖或是售卖的形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
这其实是崇祯早就想要实行的政策了。
纵观历史,土地私有化造成的土地兼并,几乎可以是任何一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以往,崇祯生活在那个土地国有化的年代,对此理解的并不是很深。直到他来到了大明,当了十年皇帝。
“若土地一直掌握在私人手中,一来,他们便可上下勾结,隐瞒手中所拥有的土地,以此来逃避纳税,使得这些土地明明在我大明下,却不归我大明管辖。”
“二来,土地属于私人,那便可以买卖土地,一旦有了灾或者人祸,那些没有了生路的穷苦百姓只能卖掉手中赖以为生的土地,变成流民或是成为那些叛逆的家臣,成为他们对抗朝廷的底气。”
最后这两段话,是崇祯看着下巴快被惊掉的郭允厚特意做出的解释。
没等郭允厚出言反驳或是拍马屁,崇祯自顾自的继续了下去。
“这土地国有化的具体政策,朕在稍后将会给爱卿一份较为详细的明。”
“关于农税的改革,朕是这样想的:个人拥有耕种用地十亩以下,每年所缴纳税款为土地收成的十分之一现粮,以及朝廷按照距离簇最近的甲等城市去年的平均粮价强制收购十分之二。”
“个人拥有耕种用地三十亩,需缴纳十分之二现粮,五十亩将缴纳十分之三现粮,此后个人拥有用地每增加二十亩,额外增加十分之一缴纳现粮数量,至十分之六封顶。”
郭允厚听到这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他算术不差,很轻易就能算得出来,只要家中土地过了九十亩地,每年的土地产出中,将会有整整十分之六的粮食白白缴纳给朝廷,还有十分之二要卖给朝廷,自己手里仅能剩余十分之二的现粮。
这般税率,是苛捐杂税也一点都不过分。
“陛下,可若是那些大地主将家中土地分于那些佃户,该如何?”
“土地转让出去后便成为了大明百姓的私人财产,除去按照正常税率为朝廷缴纳税款外,无需向任何人缴纳一粒粮食。朝廷也不会承认任何相关的口头契约或是合同。若有人想要强行占有我大明百姓的私人财产,最高可处死。”
“另,若家中土地过多,不想转让的话只可以现银雇佣百姓为之耕种。”
“对了,再补充一条,若占有耕种用地却不事生产,将会罚其缴纳该土地三年的收成以及将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樱”
“至于财产税......其实来也简单,就是个人名下的所有土地使用权,所有房屋住宅等一切固定的财产,都会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税款。仅此而已。具体分类就交由户部来归纳出后让朕确认一番。”
郭允厚听完,满脑子都在想着一件事――今后大明的地主,算是完了。
很明显,当这些政策出炉以后,在大明,土地越多反而越是累赘。
他敢相信,崇祯若是早上一年颁布这些法案,整个大明一定会狼烟四起,各地的大户们都将会极其同心的出兵将皇帝推翻。
跟开了海禁以后的税法不可同日而语。
海禁,不过也就是动了一部分南方贵族们的蛋糕,那些贵族们联合起来一起出兵想要清君侧也只是为了防止皇帝从开海禁中尝到甜头继续得寸进尺。
可刚才皇帝的那些,却是在切切实实的想要刨了整个大明所有地主阶级赖以生存的根子啊!
这般法案一旦面试,迎来的将会是整个大明所有地主们的咆哮。
到那时,郭允厚相信,即便是现如今看似被皇帝压的乖乖的北方贵族,也会摒弃前嫌,跟南方的地主们一起联起手来,使得大明处处都是烽烟。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