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到达明华城
挺麻烦的。
郑义感觉有点太张扬了。
但是他属于这里的王,不迎接,又不过去。
至少他的追随者,是不愿意太过简陋的。
罢了。
随他们折腾吧。
“后续怎么安排?”
来人解释道。
“其他人全部都要在长岛呆一段时间,通过检疫后,才可以进入其他城市生活。”
“国公爷你要带着夫人,乘坐另外的船进入明华城,然后在明华城港口公馆呆一段时间。”
好吧,弄的还挺复杂的。
“现在长岛港有多少人?明华城又有多少人?明辉城又有多少人?明月城又有多少人?”
来人回道。
“长岛大海有七万人左右,明华城有十二万左右,明辉城有五万左右,明月城有十五万人左右。”
“明华和明月城是先建立的,长岛和明辉城是后来建的。”
“长岛港,主要是用来进行贸易中转的港口。”
“是为了防备外人进入海湾和防疫。”
情况大概清楚了。
这几个据点因为建设的比较晚,所以人口少,但是赶上了北五府饶转移,这里凉爽的气候是他们比较喜欢的,所以就定居在了这里。
很快船只就进港了,满船的移民兴高采烈的提着行李下了船。
甚至很多人,激动的都忘了和郑义打招呼。
郑义也不以为意,在他们都下船后,他带着自己的近卫和索菲亚,苏菲,上了另一个型风帆船。
看帆船的样式就可以知道,这是在东洲建造的船只。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这船比较,根本不可能用来远航。
这属于近海船只。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东洲的造船业,已经有了不的规模,不然是造不出这种船只的。
再向内走去,船只多了起来,运输货物的船只不断和郑义擦身而过。
甚至他还看到了型单帆船,在水面上划过。
这里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出行方式。
又过了一段时间,郑义看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
在河口内,则是一个巨大的码头,码头上则是一个个的停泊位。
(为什么古代码头大多数建设在河道之内,这是因为在淡水中,船底的寄生物无法生存,停在淡水港可以有效的祛除船底寄生物。)
在一个主栈道上,聚集了很多人。
最前方是一群女人,还有密密麻麻的孩子。
不用了,这都是自己的婆娘和孩子。
“爹爹,爹爹,那是爹爹。”
翘首以盼的人,看到郑义,开始大声喊叫起来。
郑义也激动的向他们摆手。
程芷柔更是仪态都不顾了,摇摆着双手。
“相公,相公………”
沈炼在后面看着缓缓驶来的船只,激动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可算来了,再不来,他就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这偌大的领地,南北相隔太远了,这也为各地的治理带来了困难。
尤其是他还是一个空降兵,让很多创业元老不太服气。
现在镇国封地内,急需一个镇场子的人。
明华这几个城市,有夫人坐镇不用他操心,望乡城有姚广孝坐镇,他也不担心。
但是明湖城这段期间就有点不服管教了,郑和郑老爷,都过去处理问题了。
据传回来的消息,情况还是不乐观。
实在是那里是东西两个海洋连接的最重要通道。
还是镇国封地最重要的对外港口之一,其中的势力错综复杂,利益关系更是多不胜数。
简直是一团乱麻。
至于中通地区,则主要由武人控制,还不对外开放,郑和更是长期坐镇,所以稳如泰山。
郑义可是不知道这些事情,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在乎,这条贸易通道是绝对要控制在自己手里的。
谁敢伸手,就剁谁的手。
而且作为镇国封地内的第二大城市,郑义就更加不可能坐视别人伸手进来了。
船只慢慢靠近了码头,郑义不等船停稳,就从船上跳了下来。
然后看着老婆孩子,道。
“你们还好吗?”
屁孩们喊叫着想要冲过来给他一个爱的抱抱。
被他们的母亲给紧紧拉住了。
郑义也道。
“等我回清洗一下,再抱抱。”
谁知道一船人,谁到底有没有病,还是心点为好。
程芷柔温情的看着他,郑义也笑的牙都漏出来了。
“走吧,我们先去公馆。”
这时候,奏乐团,开始了演奏。
程芷柔一大家子,也让出了一条道,露出了沈炼等一群官吏。
“见过国公爷。”
郑义也行了一个礼。
“你们好啊。”
“国公爷辛苦了。”
“你们也辛苦了。”
仪式结束,郑义一马当先,开始在沈炼的带领下,向公馆走去。
百姓被隔的远远的,只能拼命的呼喊。
“国公爷!”
郑义也向他们摆摆手。
然后继续向公馆走去。
避疫是郑义一直以来的重要手段。
移民过来的人,本身就少,如果再不注意,一旦感染瘟疫,他的封地里不知道要减少多少人。
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哭都来不及。
瘟疫这个东西,一直到未来几百年后,人类还是拿他们没有办法。
更不用,欧罗巴人刚经历过黑死病的黑暗时刻。
如果不以为戒,只怕祸害无穷。
所以那些不必要的形式,还是能免就免吧。
非必要,不接触。
一直到了公馆内,跟着他的官吏才远远的拜别。
除了程芷柔,其他婆娘们,也带着孩子,走人了。
索菲亚,苏菲一来到公馆就直奔洗漱间而去,她们本身就体味重,在船上窝了这么多,自己都快受不了了。
公馆内,一时间就剩下郑义和程芷柔了。
郑义直接过去把人抱起来问道。
“媳妇,这段时间还习惯吗?”
程芷柔羞涩的道。
“这里气候,比北五府要好无数倍。”
“虽然也有春夏秋冬,但是气温差距并不大。”
“冬也不过几度,夏也不过二十多度。”
“我们都很喜欢这里。”
“没有南方的湿热,也没有北方的寒冷。”
“可以,这里简直是赐之地。”
“而且物产也非常丰富,土地也很肥沃。”
“定居在这里的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