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明驿政司
“回陛下,现在是蒯钢的族弟蒯山在管理,如今仓库积压已经有近四十万石。”冯保听到皇帝提起了他过的话题有些开心。
“告诉蒯山,继续加大生产,将水泥仓库抬高地基扩大十倍,产量不能少反而需要增加。”
“诺!”冯保有些不明所以。
“另外把谭纶叫来暖阁,让他带着所有驿站的资料。”
“诺”
朱翊钧准备对驿站下手了,马上就冬了,冬百姓绝大多数都是缩在家里不出去。
这时候是最好招工的,想要整改全国驿站必须同时动用百万百姓,银两也不会少,朱翊钧自己估计怕不会少于三四百万两。
这笔钱只能他自己掏,毕竟户部去年那点钱早就被用的七七八八了,而商行这边的钱都是生产用的。
虽然朱翊钧自己贪污了好多......但是户部自己是不敢乱动的,想想后世的快递,那贼挣钱啊!
作为立志想要成为全球首富的朱翊钧怎么会放弃这块肥肉,
如今的驿站功能太单一了,仅仅只是为朝廷提供服务这样下去哪里能够养得起。
必须将他们的功能给多样化,服务的对象变成全国百姓,使得驿站能够自力更生,甚至反哺朝廷。
当然不是每一个驿站都像鸡鸣驿那样,许多只是一个简单的庄园或者直接就是客栈的形式。
朱翊钧正在构思驿站的时候,谭纶带着几个吏来了。
“陛下,不知让老臣复返可是有事情安排?”
“谭爱卿,确实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们去办,现在全国的驿站有多少个?”
“回陛下,大概有一千个左右。”
“你们过来给朕在地图上用朱砂标记一下位置。”
朱翊钧对着后面的几个吏开口,而后转头对着谭纶道:“谭爱卿,如今全国驿站每年需要支出多少银两?”
“大约一百万两。”
“那爱卿也没有想过让驿站对外开放呢?或者是增加一些功能。
比如替百姓送信,押送商品,为过路客商提供食宿!”
“陛下不可!驿站乃是传递国家消息的地方,若是人员太过繁杂恐怕消息有失。”谭纶心下一急开口。
“呵呵,谭爱卿不要那么着急,听朕。
我大明的驿站遍布了全国各个州府,可以已经有了完好的架构。只要好好经营一下以后不得会是一个大进项。
你想想,全国每年有多少信件来往?有多少货物运送?除了那些江湖镖局没人专门干这些事。
如今由国家出面将民间的生意也接手过来那不是更快更安全?而且这赚的钱朕可以保证绝对是海了去了。
至于你的安全问题,这不是更简单吗?将驿站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就行,民驿和官驿。
前院专门接收转运民间物资,后院只允许朝廷消息和物资进入。只要计划好安保,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可陛下,老臣去哪找这么多的人手押运啊?”谭纶被皇帝的有些意动了。
“哎呀,你真是的。民间那些信誉好的镖局可以招揽!退伍回去的老兵可以招揽,甚至送信的最后一程可以用城里的孩子。
这样民间和官府都挣钱了,你兵部每年可以省下足足百万两白银,拿去做点其他的不好吗?”
“可是如此一来就必须要重新修建扩张驿站规模了,虽然冬比较容易招收民夫,但是臣没钱啊!
据臣所知户部也快没钱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朱翊钧等的就是这个,嘿嘿一笑:“你们没有,朕有啊!
朕个人出资四百万两作为全国驿站重修扩建的资金,你们兵部负责运营。
以后每年的收益内帑占一半,兵部留两成其余上缴国库,爱卿你看如何?”
谭纶一听眼珠子瞪的老大:“陛下的是真的?可是若是驿站赚不到钱陛下可就亏了!”
在谭纶的印象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驿站赚钱的。
来往官员的吃住按理必须给钱的可基本上从来都是白吃白住,每年靠着朝堂补贴勉强存活。
“朕的话何时不算?怎样?”朱翊钧依旧是笑眯眯的。
今日这事若是换做王国光估计是没戏的,那人算漳能力可不是一般的牛逼,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个大买卖。
可是谭纶的话就有些欠缺了,领兵打仗运筹帷幄他挺在行的,经商头脑就不好了。
“好,此事臣应下了,只是不知陛下想要将驿站修建成什么样的?
还有来往信件货物收发可是很麻烦的事,要是送错地方那可就亏大了。
还有收费的问题也很麻烦!”
“这个也简单,你去找董其昌让他给你设计两京十三省的独有图案。
信件的统一设计成巴掌大,图案下方是收发饶具体地址和名字,这东西朕叫它驿票。
按照距离设定好全国统一的价格,寄信的人按照距离买一枚驿票由驿站帮忙填写好信息贴好。
而货物的驿票设计成四个手掌大,打包好的货物必须有清单,按照重量计算,同样是贴在货物上面。
这样分类的时候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可以按照图案将目的地一样的信件和货物放到一起。
住宿吃饭就不必,除了来往公文以外,官员的吃住必须收钱。
不盈利至少不能亏本,对外开放的民驿也必须价格合理。”
“那估计陛下给的钱不够啊!如果这样搞,咱们的运力可能远远不够!需要大量的从民间购买牛马骡子。”谭纶又怀疑道。
“别急别急,北方的那些部落很快就会给咱们送来海量的牛马牲口。
到时候可以将军队淘汰下来的战马,还有那些牛先赊给你们用着。
等到你们开始正式盈利了再还钱给商行就好,那些牛马看着挺值钱。
可是平均到每一个股东身上就没几个子儿了,朕开口他们不会拒绝的。
至于运送的大车、沙船、海船你们兵部每年淘汰下来那些二手货留在船坞里发霉吗?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要知道节约成本!”朱翊钧为了谭纶完全相信也是费尽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