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孙权夜遁逃 朱陆援军至
“军师,今日一孙权已无新的援军,甚至于先前的援兵也重新登上了城楼,照这样看,明我便可攻破城楼了。”
关羽兴奋的道。
诸葛亮点点头,“表面上确实如此。”
“表面上?”
“没错,表面上孙权已无存兵,不过我猜,孙权至少保留了一支卫队。”
“军师的意思是孙权要跑?”
“孙权非是一般之主,只要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他一定不会放过。所以只要他能遇到一支援兵,就能竖起江东大旗。”
“那我马上就去设伏!”关羽连忙转身,不过很快又看向诸葛亮,“军师觉得孙权是要从西门逃,还是从南门逃?”
“云长觉得呢?”
“莫非是要从东门逃?”关羽面露诧异,虽然关羽先前言明会从被北门和东门攻打建业,但实际上为了集中兵力,东门外只布置了很少的兵力。
“我猜是如此,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云长不妨在这三处城门外都设置伏兵。”
诸葛亮的吩咐,关羽自然无有不应。
夜色下。
南门处,一支装甲鲜明的大军护拥着一辆马车飞驰出城门。
很快,南城外,就升起了大火,火光将空映射的通红。
关羽就站在诸葛亮的身边。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道:“这定然是孙权的诱敌之计。”
关羽点点头,很快,火光又从西城外升起。
“军师!”关羽看向了诸葛亮。
“欲盖弥彰!关将军,请你马上带兵前往东城外,我想,这个时间一定刚刚好!”
关羽有些担心,但想到诸葛亮一向神机妙算,便即刻点齐兵马向东城出发。
……
“快,再快点!”
孙权骑在马上,不停的敦促道。
他明白南城和西城的诱敌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一旦关羽诸葛亮反应过来,马上就会派兵来追。
孙权出城还未多久,便发现四周的将士很快就停了下来。
“发生了什么事?”孙权问道。
“主公,关羽就在前面!”
“啊――”孙权大吃一惊,差点从马上摔落,但立刻又道:“关羽的赤菟日行千里,此番定是他单枪匹马而来,诸君,与我将其拿下。”
“主公,前面不止关羽一个!”手下认认真真的禀报道。
“有多少人?”
“少也有两三千人。”
孙权大吃一惊,“不可能,一定是诸葛亮在故布疑阵,朱治大军就在前方不远处,诸位,与我杀出去!”
此时,孙权的身边已是他最后的精锐,他决定奋力一搏。
“杀!”
众将士抽出手中的剑,齐声呐喊道。
关羽见对方存了反抗的念头,亦是手中长刀一举。
随即身旁众将士发出足以震慑虎狼的杀气。
大战一触即发。
此一战,孙权死中求活,关羽务求一胜,双方不再留手。
后有童谣:
关髯沿江下,三日及扬州;
儿夜止啼,碧眼心犹惊。
诸葛出妙计,四方现猜疑;
攻城先攻心,料敌事在先。
东城久酣战,血干刀仍腥;
星光参北斗,虎啸镇兽鸣。
世人言三分,青龙定东南;
一骑绝尘后,江东复汉明。
肝胆助兄业,忠义铸声名。
古今多少士,可以与羽云?
……
孙权麾下虽多是精锐,可又哪里比得上关羽麾下气势如虹。
而且对面是江东之主孙权,一旦取了孙权的首级,那可是滔之功。
孙权四处寻找突围的机会,却屡屡被关羽逼了回来。
孙权眼看情形不对,只好且战且退,只是当他回到建业城下时。
城上的旗帜已经盖头换面,诸葛亮站立城上,“吴侯,孔明再次等候多时了!”
孙权气上心头,全靠一股坚强的毅力支撑着,“诸葛亮,你偷袭我的城池,实在是愧为君子。”
“吴侯放心,我已派人保护孙家上下,只要吴侯肯乖乖放下武器,我保吴侯上下高枕无忧。”诸葛亮信誓旦旦的道。
“诸葛亮,恐怕是刘备被曹丕所困,已经分不出多余的兵力来援助与你了,所以你才屡屡放手。实话告诉你,朱治已经带领三万大军赶来,先头部队马上就到,南面还有我三万援军,而且步骘得到消息,恐怕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今日无论我生或死,来日,你和关羽一定必死无疑。”
“孙权,当日我与兄长,此番我所带绝不止两万余人,你真当我是恐吓与你吗?”
“你以为我真的需要你投降,需要以你的名义去收服江东各郡县吗?”
“我主以仁义对人,念在昔日与江东有结盟之谊,故而愿意给你一条活路,若是你执迷不语,我军上下,多的是用你人头请功之人。”
“你身为人主,却嫉贤妒能,强横自负,贤如张昭被你弃如敝屣,能如周瑜被你逼走他乡,父兄之言被你弃之脑后,似你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如今一败涂地,惶惶如离家之犬,面对我军将士,还敢口出狂言?”
“实不知江东上下皆恨你入骨,人人皆愿生啖而肉,此时此刻,你若是弃械投降尚可保全性命,如若不然,羽箭之下,定然你尝试万箭穿心之痛。”
诸葛亮一改温润贤和之风,数语便的孙权瞠目结舌,久久不出话来。
关羽的兵马也很快来到孙权身后,这一时刻,孙权插翅难逃。
就在这时,关羽的身后再度响起了锣鼓之音。
孙权面露喜色,来人正是朱治的先头部队,领头的乃是朱治之甥朱然。
“哈哈哈,此可谓无绝人之路!诸葛亮,你们已经是百疲之师,如今江东援军已到,你们还是快快弃城逃命去吧!”
诸葛亮冷哼一声,下令关羽放朱然过来。
“日前我已派人送去书信,就不知你朱家是作何选择了?”诸葛亮轻摇羽扇,站在城头问道。
朱然看向孙权,久久未曾言语,孙权突然有了一丝不妙的念头。
这时候,南面再度升起了一支火龙,另一支援军连夜赶来。
而领头的正是会稽剿纺陆议。
诸葛亮仍旧镇定自若。
孙权心中升起一股悲凉,为什么援军刚好就在建业被攻破的时候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