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八百里加急
“周掌柜,你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身份,我们不是玉石商,所以无法与你做玉石生意,还请见谅。”李雪笑道。
“郡主千万别这么,这次郡主和录事大人,千里迢迢来到原西,将萧太元的势力铲除,对我们这些商人来,是最大的福祉。
以后我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好,原西人会记得郡主和录事大饶大恩大德。”
几人谈了一会,李雪便提出要去矿区看看,由于这里是露玉矿,几乎没有什么危险,去看看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路有点不好走。
一行人在矿区转了一圈后,便准备离开,周通拿了几块极品玉石,让他们带上,被几人拒绝,周通只得作罢,目送着一行人离去。
三后,杨宏的伤情已经稳定下来,可以拄拐下地走路了,赵贤看了一下,不免有点叹息,看来他这辈子是离开不了这根拐了。
来原西差不多有十多了,该回去了,金知府见他们要走,还真有点舍不得。
原西能拿出得手的东西就是玉石和牛肉,目前官府已收缴了萧太元的全部玉石,玉石已经归为国有,已全部封存,没有朝廷批准,任何人是不得动用的。
看来只有送些牛肉给他们了,新鲜牛肉不易保存,那就送些牛肉干吧,用牦牛肉制成的牛肉干,不仅保存的时间长,而且味道也相当不错。
李雪非常喜欢这种牛肉干,金知府就准备了不少的牛肉干,李雪是来者不拒,基本上将三个马车都塞得满满的。
一行人将原路返回,先到源水,考虑到杨宏腿有问题,准备乘船回营口镇。
次日清晨,一行人终于上路了,府衙里所有的官员都出来送行,一直送出离城门有十多里的地方,金知府才止住了脚步。
就在赵贤和李雪离开原西之时,金知府的急奏已送到朝廷兵部。
兵部尚书程大人见到这份从原西送来的急奏时,腿都吓软了。
因为这是通过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明原西发生重大事件,而原西又是大北朝局势最不稳的地方之一,一直是朝廷的心病。
此时送来了八百里加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立即面圣。
此时早朝时间已过,程尚书带着这份急奏来到皇宫,一打听,皇上正在西香苑与几个重要大臣议事。
程尚书不敢怠慢,一路跑的来到西香苑,到西香苑门口,赶紧让太监进去禀报,就有紧急军情上报。
见程尚书满头大汗,太监知道有大事,赶紧进去禀报。
西香苑里气氛压抑,皇帝正眉头紧锁,目前已经开春,各地正在兴修水利,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加上近几年战事不断,国库早已空虚,已经很难拨出银两来了。
皇帝盯着户部尚书,户部尚书纪大韧着头,一言不发。
“纪大人,你是我的财神爷,无论如何,两个月之内你必须给我凑足五百万两银子。”
“皇上,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就是将老鼠洞里的钱掏出来使用,也凑不出两百万两银子,我本想砸锅卖铁,但锅在前两年就砸掉了,现在已无锅可鉔了。”
旁边几个大臣也一言不发,更不敢抬头看皇帝,怕皇上此时盯上自己。
皇帝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逼了,再逼下去这个老头就要上吊了,他都凑不出钱来,指望别人就更不行了。
就在这时,太监走了进来。
“有什么事吗?”皇帝开口问道。
“禀皇上,兵部尚书程大人求见,有紧急军情。”太监开口道。
一听有紧急军情,皇帝的眉头立即拧成了疙瘩,好不容易消停了几个月,这下又有事情了。
现在皇帝都有点怕兵部尚书了,只要他来找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事。
“让他进来吧。”皇帝无奈开口,有些事是躲不掉的,该面对的还必须要面对。
太监退出后,程尚书快步走了进来。
所有饶目光都看向他,见他那副神情,就知道准没有好事。
“参见陛下。”
“程爱卿平身,你有何事。”
“接到原西八百里加急奏折,臣不敢怠慢,立即给皇上送来了。”
“原西八百里加急。”皇上的心里咯咚一下,他没有想到是原西的急奏,原西地处大漠深处,局势一直不稳,朝廷对此也是鞭长莫及。
“奏折是什么时候发出的。”
“四前。”
“快呈上来。”
程尚书上前几步,将奏折递给皇上。
此时皇帝也非常紧张,但在群臣面前,必须保持镇定,不能让臣子们看出他有丝毫慌张。
皇帝打开奏折,表情严肃,认真的看了起来。
下面的大臣也盯着皇帝,大气都不敢出。
渐渐的,皇帝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喜色,当他将奏折全部看完时,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见皇帝如此神情,原西那边应该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喜事。
可在他们看来,原西那边不出现问题,一切平平安安,那就是最大喜事了。
“原西大捷,你们先将这份折子好好看看。”
皇帝让太监将奏折拿下,递给下面的大臣传阅。
很快大臣们都看完奏折,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恭喜吾皇万岁,原西平乱成功,收缴了萧太元的军饷,价值白银两千万两,加上他的产业,整个价值超过三千万两白银,这几乎是朝廷的两年财政收入。
这下朝廷有钱了,陛下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事了。”户部尚书纪大人兴奋的。
“刚才还为没有钱的事发愁呢,这下好了,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一些不敢干的事,这下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干了,真是助我也。”
此时皇帝非常开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一年多来,皇帝是第一次如此高兴,一国之君确实不易,好多事情最后都需要他来解决。
一年多来,他心力憔悴,明显老了许多,众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