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算计
“末将葛从周,拜见主公!”
刺史府前堂,眼看齐慎在王檀等饶陪同下,缓缓来到大堂正中央处,原本端坐右侧的感化军节度副使葛从周,赶忙领着麾下大将李师悦、陈景瑜、张友等人,来到堂下屈膝下拜。
“末将李师悦。”“末将陈景瑜。”“末将张友。”
“我等拜见主公!!”
这李师悦、陈景瑜、张友等将领,皆是感化军牙门出身,从前跟在支玉笄父亲支详的身边为将,后来投靠了时溥,再后来又被齐慎收服,一直在葛从周麾下任职。
听到几人管自己叫主公而不是殿下,齐慎心中很是满意,抬了抬手掌道:“几位将军都免礼吧,这次南征奉国军,有你们襄助,孤无忧矣。”
听了齐慎的话,葛从周一面领着众将回到原位,一面开口询问道:“主公既欲南征秦贼宗权,可拟定好了作战方略么?”
齐慎笑着点头道:“孤正要与各位商议此事呢。”
此刻在堂内的,除了葛从周一众感化军将领外,还有包括王檀在内的七名魏国亲军将领,以及宣武军颍州刺史张居言、亳州刺史王彦章、汝州刺史刘知俊等人。
当然,这些只是武将。
齐慎的几位谋臣,除了留守汴州的敬翔、张佶、赵霖之外,其他诸如李振、谢瞳、杜晓,亦全部在场。
清了清嗓子,齐慎很快将自己之前与王檀商议过的计划,向堂下众将描述了一遍,接着表情严肃道:
“从现在开始,孤正式任命葛从周为西面行营都统,负责节制西路诸军。届时除了王檀、王彦章、王虔裕留在东路保护孤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要听葛从周的指挥,违者军法处置!”
“遵命!!”
众将闻言,立刻齐声领命。
听到齐慎要把西路精锐交给自己统领,葛从周心中先是不可置信,随后意识到自己责任深重,忙拱手道:
“承蒙主公信任,末将一定不辱使命,替主公攻下寿州、光州,歼灭奉国军!”
“好!爱卿,有你这句话,孤就放心了!”
见葛从周还是和从前一样,忠心耿耿,对自己的命令无条件服从,齐慎心中非常欣慰,亲自从座位上起身,当着周边众饶面,向对方道:
“葛爱卿,倘若这次孤能彻底消灭奉国军,届时孤会亲自将奉国军节度使之位授予你!今日在座的诸位,都是证明!”
听到齐慎要答应授予葛从周节度使之位,堂内众将脸上皆露出了震惊之色,旋即心中羡慕万分。一军节度,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只有少数几个聪明的将领,如杨师厚、王檀、刘知俊等人,隐隐从齐慎的话中回过味来,听出了别的味道――
起来,葛从周在感化军担任节度副使,也有好多年了。如果自从中和元年齐慎领兵进入关中勤王,命对方留守感化军开始算起,那么葛从周坐镇感化军已长达七年之久,这七年的时间,在当地的势力不用,肯定已经根深蒂固。
如今齐慎答应封对方为奉国军节度使,看似是在给对方加官进爵,其实却是在变相地削弱对方的实力,而且还是在给对方开空头支票。毕竟奉国军如今还在秦宗权的手里,还没被打下来呢。
站在齐慎的角度,这样做可谓非常百利而无一害。
万一奉国军打不下来,那完全是你葛从周自己的问题,孤这个做主公的可没有亏待你啊,孤已经答应封你为节度使了,是你自己不争气。
要是奉国军打下来了,那更好,把一块刚刚经历战火、百业荒废的地盘交给葛从周去经营,然后再把后方相对富饶的感化军,换成自己的心腹走马上任。
啧啧,这个办法真是绝了。
“末将……多谢主公提拔。”
葛从周是聪明人,当然也听得出齐慎这样安排的目的,但他对齐慎本来就忠心不二,明知对方是在给自己布置陷阱,还是拱手谢恩道。
“葛爱卿,你很好,很好。”
见葛从周想也不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齐慎深深吸了口气,心里微微有些惭愧,毕竟自己连如此忠诚的大将都要加以算计。
不过惭愧归惭愧,齐慎心中却并不后悔。
身为一个做上位者,注定是要这样做的。不管是再亲近,再信任的臣下,你都不能让对方掌握的权势比你自己高,否则你的位置就坐不长稳。
以前齐慎还处于创业早期的时候,对麾下将领可谓极尽笼络之能事,甚至经常和他们称兄道弟,玩笑打闹。
没办法,当时的他还没有建立亲军体系,没有如今的权势,不得不通过那样的方式和麾下将领们拉近关系,以保证众人替自己卖命。
但如今时过境迁、世殊事异,齐慎早就不需要再像当年那般了。现在他要做的,首先就是得保证自己的权势,永远处于金字塔,其他的任何事都只能退而求其次。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敬翔向他提出,要在军中明上下之礼、尊卑之别的时候,他没怎么顾虑就同意了。
“全军休整三日,孤要大摆酒宴,犒劳全军!”
许诺完葛从周后,齐慎接着又与众将探讨了后续的作战部署,包括到时候进攻蔡州,从什么路线出兵,由谁做先锋,谁做侧翼,谁统率主力,谁在后方压阵等等。
这些事商议妥当后,齐慎仍然没有着急发兵,而是下令全军原地休整,打算养足了精力再出发。
“主公英明,将士们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打仗,哈哈哈……”
听到齐慎要设宴招待大军,有酒肉享用,堂内众将纷纷高胸大笑起来。
应该,到目前为止,所有将领对接下来这场大战都信心满满,并不认为南边的秦宗权有什么难对付的。
毕竟他们这帮人,自从跟随齐慎起兵以来,严格意义上来,还从没有打过一场败仗。
之前遇到过最大的危机,也就是上回宣武军叛乱一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