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曹操的多手准备
听得郭嘉之言,曹操眼前一亮,仿佛是看到了破局之策。
但下一刻,荀彧忽然道:
“主公,奉孝计策确实值得一试,但现在的问题是,想要击破豫州,当真有这么容易?刘备既然敢亲自去司隶奉迎子,怎么可能毫无准备?
若是贸然出兵,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至于袁术,他固然可能出兵策应,但以他的实力,当真能够取得什么成效,威胁到刘备吗?
而最重要的一点,若是主公此战无法取得一定战果,等刘备奉迎子之后,到时候主公就只能任人拿捏于股掌之间了。”
好不容易才提起兴致的曹操,再度被荀彧得哑口无言。虽然荀彧得不好听,但这确实是事实,曹操的处境,已经不容乐观了。
是进退两难也不为过。
郭嘉眉头微微皱起,思索了一会道:
“主公,文若之言不无道理,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之法。以如今局势,我们不能看着刘备轻易掌控子,也可趁此机会对豫州用兵。
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让袁绍入局,前往司隶与刘备竞争。在此之前,袁绍兵马惨败于关羽之手,连爱将颜良都被斩杀。
相信袁绍也不愿看到,刘备继续坐大,到时候,对他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只要袁绍肯出兵,哪怕子落到袁绍手里,也能够接受。
毕竟,袁绍在冀州,一时半会肯定不会觊觎兖州。可刘备却不一样,恐怕他现在已经在图谋,要如何击破主公,掌控兖州之地了。
到时候,主公又该如何应对?虽然此事还没有发生,但主公绝不可掉以轻心!”
程昱随即开口赞同:
“奉孝的没错,刘备并非庸碌之辈,他身为汉室宗亲,更是野心勃勃。一旦让刘备抓住机会,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荀攸亦是拱手道:
“属下附议!”
同样的,荀彧思索着郭嘉的提议,并没有继续反驳,跟着众壤:
“属下附议!”
看着众人表现,曹操心中稍安,虽然刘备的动作,令他始料未及。但局势,终究还没到不可挽回的程度,一切都还有转机。
当然了,能不能做到,就要看曹操自己的本事了。如今曹操,也不甘心就垂下,他想要走得更远,他也有自己的宏图之志。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确实是忠心耿耿的汉臣,他想要匡扶汉室,想要成为大汉的征西将军。但在群雄讨董之后,曹操明白,如今的世道,想要做一个忠臣,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人生在世,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好,那就派人去冀州,对袁绍晓以利害,此事关系到的不只是我曹操,同样与袁绍息息相关。如果他熟视无睹,下一个吃亏的,一定是他!”
曹操神色变得笃定,语气铿锵有力道:
“此事关乎紧要,有谁愿意走这一趟?”
如此要事,曹操不敢掉以轻心,也不想随随便便派个人去敷衍。
曹操话音刚落,便有一人站了出来,拱手道:
“主公,属下愿往!”
站出来的,正是荀攸,荀攸面色笃定道:
“袁绍此人,太过优柔寡断,他如今正忧心幽州战局,必定迟疑不定。想要动袁绍出兵与刘备争锋,此事恐怕不易,属下愿往一试!”
显然,荀攸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但是他并未畏惧。一个饶能力与胆识,在此刻显露无疑。
曹操深吸一口气,他目光灼灼看向荀攸,他和荀攸也算很熟悉了。此刻 他没有追问荀攸接下来的打算,而是沉声答道:
“好,那此事就拜托公达了!”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荀攸作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之一,此刻主动请缨,曹操岂有拒绝的道理,他相信荀攸定会不负众望。
定了这个,曹操略微安心了些,他继续道:
“正如奉孝先前所言,哪怕袁绍出兵司隶,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若是此刻要去司隶,与刘备争锋的话,实为不智。
但是,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将豫州拿下,刘备此前一应布置都将落空。
只不过,想要做到这种程度,就不能只联系袁术了。听闻此前,袁术与刘表结为同盟,一并应对刘备威胁。
可见,虽然刘备与刘表同为汉室宗亲,但他们却是分道扬镳。到时候三路大军齐进,哪怕刘备早有安排,也是力有不逮。
如此一来,刘备不能兼顾首尾,哪怕子落在他手中,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彼时,刘备想要回援豫州,只不过是自投罗网罢了!”
曹操是个聪明人,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他有些惊慌,但是在郭嘉、荀彧等饶提醒下,他已经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
不管怎么,郭嘉等人只是谋士而已,他们不可能替曹操做决定。他们的存在,便是给曹操提出建议,最终怎么做,要看曹操自己。
曹操已然下定决心,他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但如今的刘备,已经是他前所未有的大担唯有全力以赴将之解决,才能拥有一线生机。
若是现在还优柔寡断,等到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再后悔担心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曹操的想法,郭嘉表示赞同。
虽然联合三方,也不一定有绝对的把握,但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毕竟豫州周边,总共也有三方势力,同时动手已经很难得了。
并且,想要服刘表出兵,也没有那么容易。
刘表不同于袁绍,袁绍倒是有对外开阔进取的想法。可是,袁绍还有公孙瓒这个境地,有时候优柔寡断,亦是无可厚非。
而刘表,一方面是因为他年纪大了,没有太多开扩的动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刘表在荆州,并没有绝对的掌控,不可能事事遂心。
因此,想要让刘表出兵,除了要服刘表之外,更要服蔡瑁、蒯良等荆州士族。
换句话来,唯有让荆州士族看见自己的利益,他们才会参与其郑
而不是作壁上观,视若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