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

第300章 赵家是什么来路

  那妇人很是麻利,将饭淘好水直接掀开炉子的盖子,将砂锅放到上面开始蒸煮米饭。灶台上的火也烧了起来,摇了几瓢水放里面烧着,转手就剁起菜,还顺手扯出了些腊肉来。

  老朱见了连忙道:“老哥!不用弄这些,随意些就可以了!”

  老丈笑了笑:“没事,这是过年剩下的,正好客人你们来了,还给了钱总该让你们吃好点!”灶台烧了起来,屋子里显得更加热了,老朱等人竟然有些冒汗。

  这时老朱才发现老丈还有那妇人穿的都是稻草鞋,只不过脚上套了个袜子样的东西,看着很厚实,和他们床铺上毯子好像是一个东西。

  “老丈你这是啥东西?”老朱有些好奇,还从未看到过这么奇怪的穿着。老朱之前为了区分士农工商就已经在衣着上做过规定,衣料和花色也都有详细的要求。

  但是这农家脚上穿的,属实老朱看不出来是什么。但是看起来料子很新,也很厚实。

  “您说这个?这个是咱儿媳妇去做工的厂子发的年货,叫什么毛线?给我们织了双袜子。你别看他笨拙,可是保暖呢!”

  老朱看了朱雄英一眼,他一开始没有认出来,这大概是铺在大殿的地毯上的。毛线他没见过,便有些好奇。

  见老朱有些疑惑,那老丈也不含糊,直接拿出一捆毛线递给老朱:“您看看,就是这个东西,我以前也没见过,新鲜玩意。”老汉言语中有些骄傲,或许是老朱一行人看着富贵,竟然不知道这玩意。

  老朱也不矫情,拿过来端详了一阵,用手摸了摸触感:“这玩意有些扎手啊。”随即又反应过来,这百姓畏惧寒冷,怎么会在意这小小的扎手的事情。

  果然,老丈也笑着摇头:“您是贵人,不知道我们这往年都要冻死几个,没有办法啊,你看这雪往年我们可就遭了灾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个炉子,还有那个煤炭,再加上火炕。只要不出去,那下再大的雪都不怕了!”老丈说的有些激动:“往年啊,我那婆娘死的早!就是生完孩子正好是寒冬腊月,直接给冻住了,染了风寒没挺过去,留下我们爷仨啊!要是早有这些东西,我那婆娘就不会死了!”

  老朱听得动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往事,一时无言。倒是秦王朱爽进来就四处打量结果眼见发现一个牌位,凑进去看了两眼有些惊讶:“老丈您这供奉的吴王可是当今圣上?您这牌位有段时日了吧?”

  这话一出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就看到屋子的角落的确供奉着一个长生牌,上面供奉的是吴王,而吴王则是老朱称帝前的王号。

  朱标也笑着道:“老丈,当今圣上都称帝十几年了,您这长生牌也该改改了。”

  老朱脸上也浮现出了笑意,有老百姓给他设长生牌,不就是赞扬他当皇帝做的好?这算是最大的褒奖了!

  他也没有怀疑是作秀之类的,毕竟他来这里,选中这一家都是临时起意。

  “好了!只要心意到了,是个什么名字牌位有什么差别?”老朱低声训斥了句。怕那老丈尴尬老朱很贴心的改变了话题:“老丈,你那两个儿子呢?此时在何处?为何之见儿媳?”

  老丈动了动嘴本来是想解释,但是见到老朱提问就先回答了起来:“一个河上干活去了,一个去算学堂读书去了。”

  老朱皱了皱眉,果然两个壮年劳力,一个去河上帮工,一个去学堂学习,这马上就要春耕了,那家里要如何种地?

  听那意思,连着唯一的年轻劳力都要进厂子里面帮工,那么就靠这一个老汉,能种多少的地?

  老朱皱眉沉思,朱标也明白其中缘由不由的等了朱雄英一眼。朱雄英却并未关注他们这边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家里的陈设,还有在自己跟前好奇打量的孩童。

  一旁的妇人总算是忙活好了饭菜,将一锅满满的米饭端上桌,然后将一锅炖菜端了上来。看着眼前满满的一桌饭菜,老朱好像是从沉思中清醒。

  看着铺满了腊肉的炖菜,老朱开口道:“破费了破费了!做的如此丰盛,到是劳烦了!”

  连一旁的朱标都觉得有些过了,你看这上面的肉,那可真是铺满了一层。看向身边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

  锦衣卫连忙上前,有递过去几两的银子。

  “唉唉唉!不用不用!你们不是行商的么?估计是去八卦城那边的厂子吧?你们多去一些,我这儿媳呆的厂子就能多挣些,也不差这一顿吃食!要是真过意不去,就多推荐些商家来这里就好了!”老丈乐呵呵的摆手。

  又递了几次,也被老丈挡了回来,明白老丈是真的不想要,老朱这才叫人将东西收起来。想了想开口道:“老丈咱听说你们这的人,都被皇太孙给招去做工了?就像是您的儿媳那样,招到厂子里面做工了?”

  老丈点头:“没错啊!这个村子几乎年轻的都去那边做工了。”

  “那你们的地呢?可还有人种?赋税呢?又是如何交的?”老朱忍不住问道。

  “地?我们家早就没有地了,当时我婆娘有了风寒,为了治病将唯一的水浇地卖给了赵家,这些年一直靠着给赵家帮工过活,现在有了厂子,这日子才好过了些。”

  没地了?老朱脸色一沉,要知道老朱当初打进南京城的时候,统计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地种的。

  这才过去多少年?就已经有没地的农民了?

  “那向您这样的还有多少家?都是没地的么?”朱标插嘴道。

  “那可多了!西边的他家只有一个儿子,前两年闹旱灾,为了让儿子活命,就卖了地换了粮。前面的也有一家,家里遭了灾,没了男人就剩几个儿媳,田种不了,只能卖地才能养活自己孙儿。”

  老朱听得心中越发的沉重了:“那这些地都被那赵家收走了?那赵家是什么来路?”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