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

第86章 网开一面?

  网开一面?

  为什么官家单独秦桧与张俊除外,莫非还有别的想法?

  秦桧作为党首,可以肩负着最大的罪责。

  要之前还能仗着金国支持和众多党羽让官家有所顾忌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是笼中之鸟,任人发落而已。

  站在主战派的角度,如果不能完全扳倒秦桧,便会给其留下翻身的机会。

  赵鼎等人自然是希望能够将秦桧定罪,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而张俊作为抗金将领,虽然碌碌无为,但也算有苦劳,并且在苗刘兵变有护驾之功。

  或许官家念及旧情对张俊会从轻发落。

  因此官家的这个态度让赵鼎等人确实稍显失落。

  赵构望着众人疑惑的眼神,淡然道:“秦张二人朕会亲自处理,此时二人还有用处!”

  做为皇帝他本可不必要解释,但为了打消主战派的疑虑,他还是觉得稍作解释会更好。

  赵构的这番话算是让赵鼎恍然大悟。

  眼下还有议和没有处理,而之前议和是由秦桧与张俊负责。

  此时如果贸然换人,对于议和而言不太有利。

  金人本来就多疑善变,如果将秦桧利用好,那么能为议和争取更大的利益。

  众人经过如此一,也就明白其中深意。

  也不由得在内心感叹道官家处事圆融,留有余地。

  “革新变法之事可有进展?”

  赵构话锋一转,将话题转到革新变法之上。

  “臣恳请禀报裁汰冗员之进展!”李光见状连忙奏道。

  革新变法涉及面非常之广,很多事情还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甚至有些涉及变法人事安排还没完全就位。

  而李光负责的裁汰冗员之事相对有进展,并且计划与实施可以相对同步。

  “准!”

  “冗官一事,臣会同吏部与宗正寺,已经罗列出各省各部各司的常参官人数、地方官员人数与宗室人数。并根据官阶、差遣、散官与勋官以及爵位之列,一一做出拆解。”

  李光首先把冗官的大概类别和情况出来,以便让赵构更加清晰的了解。

  常参官在宋朝代表的是京官或者朝官的统称。

  并不仅仅是指参与朝会的官员。因此李光的目标就是朝官和地方官的冗员。

  官阶又称寄禄官,代表的是官员的品阶,用作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的根据,并不能明权柄的大。

  而差遣则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称职事官。

  在宋朝品级和实职其实是分离的,决定官员的实权不是官阶而是差遣。

  也就是官阶通常只能代表职级,而差遣则是代表职位,往往决定权力大不是职级而是职位。

  可以李光看到的是大宋官员制度的痛点。

  即往往有很多官阶很高而无差遣实权的人,但又因为官阶高而俸禄很高。

  也就造就出一大批拿着高俸禄却无事可干的高官。

  同样散官、勋官则是各级不太重要的官员按照文武品阶去对应的品阶,只要没有实职差遣,同样也是拿钱不干活的官员。

  爵位也根据功劳大而产生的荣誉头衔,如果是空头爵位而无实职差遣,一样产生高俸禄而不干事的情况。

  “臣根据我朝官制,制定出重差遣实职而轻品阶,品阶与差遣相对应的方略。”

  不得不李光的裁汰制度非常到位。

  裁汰冗官的目的就是把无能和无为以及无事可做之人裁撤。

  如果重视官员的实职的授予,而减少虚职官员的授予,那么基本上都是干事的人。

  同样实职如果能够和品阶对应,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自然是职级与职位相对应。

  赵构敏锐的意识到李光的方略已经触及到了冗官制度的核心实质。

  如果按照李光这样的方式去进行裁撤,那么裁汰冗员肯定是会大有成效。

  “涉及冗员大概多少?”赵构问道。

  “有官阶、散官、勋官和爵位而无实职的朝官约五百人,地方千余人,总计一千五百余人。”

  李光对于情况早已了然于胸,自然脱口而出。

  “数目如此之众?”

  在临安的朝官中竟然有这么多冗官,这样的数字着实让赵构吓一跳。

  南渡后朝制建设基本上都是延续,国境相较之太祖朝少了约一半,但这冗官数量却比太祖朝似乎还要多上一些。

  “这只是其中部分,臣方才明的只是冗官,还有补官数量更是惊人。目下统计科举补官、门荫补官约近六千余人。”

  李光用余光看了看赵构,担心这样真实的数字会让官家震怒。

  科举补官是举子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一定名次之后,便可补授官职。

  虽然也只是有官阶而无差遣的候补官员,但也有一定的俸禄。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是补官而无实职。

  门荫补官则是官吏的亲属子弟等靠门阀与祖荫而得到的补授官职,比如官员致仕退休或者临死之前可以上书皇帝,给子孙后代讨要官职。

  “啊!”

  赵构听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面不改色,但内心已是十分的愤怒。

  堂堂大宋朝黎民百姓竟然供养如此庞大的冗官,实在是让人汗颜。

  冗员与补官两者一相加,则是将近八千饶数字。

  一年的俸禄和支出都要花费国库巨大的开支。

  虽然南渡后只有太祖朝的半壁江山,但皆为南方富庶之地,财税收入也不会太差。

  可是国库经常性的入不敷出,究其深意,无非还是官员俸禄与贪墨是主因。

  看来这裁汰冗官之事已经是刻不容缓。

  “除此冗员与补官之外。可还有其他冗官?”

  赵构对冗官的类别了解的非常清楚,只是没有深入细化的去探究,并且对整体的数目了解的也不是太清楚。

  “除此之外,就是宗室!只是宗室冗官既属于国事,又属于官家之家事。臣一时还未得其法!”

  李光所的不无道理,宗室不同于普通官员,毕竟是皇亲,处理起来还是颇有讲究。

  “臣按照宗室三支粗略计算,宗正寺统计总数约万余人!”李光回答道。

  “如此来,我赵氏皇族三祖血脉承袭的也有万余人!那爵位与冗员数有多少?”赵构问道。

  “亦有约三千之众!”李光硬着头皮道。

  “真乃尸位素餐也!”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