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覆宋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一章 黄粱梦里付兴亡(一)

覆宋 懒散成球 6857 2024-02-07 08:28

  公元960年春,忽传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后周殿前督检点赵匡胤临危受命,率军北上御敌。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属下赵普、赵匡义等人突然取出一件龙袍,拥立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几番拒绝,后在士兵的喧沸下,“无奈”接受众人拥立,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

  赵匡胤拥兵自立的消息,很快传回京都汴梁,后周皇室大臣皆一片哗然。

  正月中旬,又有宫中小太监为争夺“从龙”之功,于后周幼帝柴宗训食物中下毒,致使年仅六岁的周恭帝柴宗训昏迷不醒。太后小符氏勃然大怒,诛小太监九族,然叛军拥兵于外,小皇帝又不省人事,朝中大臣群龙无首,纷感大势已去,生出二心者不计其数。

  周恭帝昏迷两日之后,禁军首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再度反叛,二人宣布拥护赵匡胤为帝,率军斩杀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等人,占据汴梁城北门,京都汴梁由此门户大开,彻底失去抵抗赵匡胤的能力。

  而就在此时,位于汴梁城内中轴线上的后周皇宫中。

  “太后,太后,大事不好了!”

  一道纤瘦的身影跌跌撞撞从远处奔来,一路大喊大叫闯进了福宁宫中。

  “站住!”宫门外/阴影下突然响起一声厉喝,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太监沉着脸走了出来。

  “后宫之中,大喊大叫,成何体统?”那太监脸色不善的呵斥着眼前的纤瘦人影。

  纤瘦人影原是一个小太监,见到这须发皆白的老太监,他当即吓得跪倒在地,颤颤巍巍地喊到:“何内侍,大事不好了,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叛乱,占领京城北门宣布拥护赵匡胤为帝,如今北门已经城门大开,无数百姓恐受战乱所害,正争先恐后的从北门逃离,汴梁城……汴梁城已经彻底乱了!”

  “什么?”

  被称为“何内侍”的老太监听到这番话,顿时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忍不住脚底下差点儿打了个趔趄。

  后周的宦官制度基本上承袭了唐朝,宫中的太监并不称为“公公”,而是以“內侍”相称。

  唐朝设立了內侍监,下辖又有掖庭、宫闱、奚官、内仆等局,初时太监的权力并不大,所管辖范围无非禁宫之内,但自玄宗以后,武将受到朝廷猜忌,宦官开始逐渐掌控大权,平定安史之乱以来,宦官甚至可担任枢密使,替皇帝裁决政务,还能出任兵部尚书、观军容使、统领神策军,充当节度使等职务,其势力飞速膨胀。

  伴随着势力的增长,野心也开始逐渐滋生,于是自肃宗以后,唐末后期十三任皇帝,无不为宦官所立。

  于是后周建立之后,周世宗柴荣有感于宦官弄权,尾大不掉,对唐末的宦官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将宦官外放任职的权力取消,又设立内内侍省,分别称前后省,将更亲近之人置于后省,用于统管全局,大大的限制了宦官的权力。

  而此时的太监,无论官职大小,皆以“內侍”相称。

  所以别看眼前这位老太监长得不起眼,称呼也没什么特别,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有地位,相反,他正是如今“内内侍省”的统领太监,乃是整个宫中权力最大的內侍首领。

  不过眼前这位內侍首领,显然心情不太好。

  他挥手屏退了报信的那个小太监,面上一片戚容,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缓步上前敲响了宫门。

  “进来。”门内传来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

  何内侍轻手轻脚推开宫门,弓着身子缓缓走了进去。

  “娘娘……”

  室内的光线非常昏暗,那是因为周围的

  门窗都被封闭的缘故,一个略显憔悴的人影坐在一张大床边,她身旁点着一支蜡烛,昏黄的灯光在空寂的房屋中寂寞的摇曳着,仿佛在迎合那个端坐的女人此时的心情。

  “我都听到了。”

  端坐在床边的女人并没有等何内侍继续往下说,幽幽的叹了口气道:“石守信该死!”

  “是!”何内侍赶紧附和了一句:“娘娘,是否要臣下带人去将北门夺回来?”

  “夺回来?”那端坐的女人露出一个凄然的笑容,反问到:“宫中禁卫,大都掌握在赵匡胤和石守信等人手中,此时你还有足够人手去将北门夺回来吗?”

  何内侍的脸色迅速黯淡下来,俯身哆哆嗦嗦的跪伏在地上。

  “我听说,那石守信好像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端坐的女人突然又开口问到。

  何内侍一阵默然,良久之后才羞愧的答到:“是。”

  端坐的女人发出了一声意义不明的冷笑,然后又问到:“既如此,为何赵匡胤反叛之后,京中的禁卫军首领还在他的名下?”

  何内侍咬住下嘴唇,脸上的羞愧之色愈浓,许久之后,他才重重的磕了个头道:“此事……臣下不知!”

  “不知?呵!”端坐的女人再次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冷笑:“看来朝廷的大臣们,都已经做出了选择?”

  她这句话虽然是用了询问的语气,但字里行间,却已经透露出浓浓的不满。

  跪在地上的何内侍顿时浑身轻轻地发出了颤抖,一番犹豫之后,他猛地以首磕地道:“娘娘,臣下对娘娘和陛下的一片忠心,可昭日月,臣下并非有意隐瞒……”

  “唉,罢了!”

  一声幽幽的叹息打断了他的辩解,只听那端坐的女人颓然地说到:

  “人人皆是趋利避害,反正我们孤儿寡母,无力庇护他们,那些人见风转舵,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是可怜了我的皇儿,他才六岁,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说完她的目光投向了那张大床,带着两抹晶莹的泪痕。

  大床上,一个六岁的孩童安静的躺在那里,面色雪白,双目紧闭,眉宇间隐隐透露出一丝隐晦的黯淡。

  这个孩童,正是后周恭帝柴宗训,而那个端坐在他床边的女人,自然就是周世宗柴荣的第三任妻子,宣慈皇后小符氏了。

  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生平共立了三任皇后。

  第一任乃是贞惠皇后刘氏。刘氏出身将门世家,与柴荣从小订婚,门当户对,但公元947年,时任后汉枢密使的周太祖郭威与养子柴荣出征河东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前方激战正酣,后方汉隐帝刘承祐却担心郭威“功高震主”,于是下令杀了他全家。

  郭威于边疆骤闻全家被杀,怒发冲冠,于是高举反旗打败了汉军,杀掉汉隐帝刘承祐,这才建立了后周,史称“周太祖”。

  而柴荣的第一任妻子刘氏,也正是在那时候被和周太祖郭威的家人一起杀害。

  柴荣的第二任妻子,乃是宣懿皇后符氏。

  符氏本是河东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的妻子,但她同样出身将门,而且素有大志。周太祖郭威和柴荣击败李守贞之后,原本要将李守贞全家都杀死,但符氏躲在帷幔后面,逃过一劫,等到军队冲进来时,她对军士说到:“我乃魏王之女,郭将军与吾父相交甚厚,速报!”

  郭威与符家确实有交情,于是符氏得以保全性命,后来郭威见她沉稳勇敢,于是将她收为义女,又将她嫁给了丧妻的柴荣,后来柴荣继位之后,将她封为宣懿皇后,史称大符氏。

  大符氏谦和有礼,更懂兵事,就连柴荣出征时她也经常伴随左右,只可惜她英年早逝,仅仅二十六岁就因为染病去世。

  大符氏之后,柴荣又娶了她的妹妹小符氏,这就是柴荣的第三任皇后,也正是坐在着长大床边的这位宣慈皇后。

  不过小符氏可不是周恭帝柴宗训的亲生母亲,她和周世宗柴荣才刚刚结婚半年,柴荣就因病去世,两人之间并未留有后代,周恭帝柴宗训是她姐姐宣懿皇后大符氏与柴荣所出,只因姐妹的关系,小符氏才将柴宗训视为己出,对他的态度与亲生儿子一般无二。

  在周世宗柴荣过世之后,小符氏更是将柴宗训视为自己的希望,将全部的心血和关爱都投注到了他身上。

  谁知道因为赵匡胤的反叛,宫中乱象丛生,一个区区的小太监,竟然就有胆给柴宗训下毒,导致年仅六岁的柴宗训昏迷不醒,生死未仆。

  这一刻,不仅自己寄予厚望的养子生死未知,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统统反水,小符氏只觉得一时间悲从心来,忍不住洒下了伤心欲绝的泪水。

  但就在此时,一直躺在床上的柴宗训突然轻轻地哼了一声。

  “啊?”

  小符氏被吓了一跳,连忙揉揉眼睛擦干净眼中的泪水,一眨不眨地盯着柴宗训。

  “唔……”

  床上的柴宗训又闷哼了一声,随即缓缓地挣开了双眼……

  “我的儿!”小符氏一声悲呼,连忙扑了上去,迫不及待地捧住了柴宗训的脸。

  “我的皇儿,你总算醒了,可吓死为娘了!”小符氏忍不住再次痛哭起来。

  不过这次却不再是悲痛,而是那种劫后重生般的巨大惊喜与心头的压力暂时得到解脱的畅通的感觉。

  可此时的柴宗训却双眼迷茫,一副还未完全清醒的模样。

  因为脸颊被小符氏紧紧地箍住,他忍不住呻吟一声道:“母后,这是怎么了……”

  “皇儿!”小符氏听到他说话,忍不住更加高兴,连忙替他擦了擦额头道:“皇儿,你别怕,母后这就叫御医来,叫御医来给你看看!”

  说完她回过头,大声的冲已经抬起头来不住张望的何内侍喊到:“快,快传御医!”

  “是,是!”何内侍脸上也有隐藏不住的笑容,皇帝醒了,皇帝终于醒了。

  自唐朝以来,太监的权力就在皇帝的扶持下越发膨胀,到了唐末各大太监更是挟势弄权,将皇帝与大臣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是在周世宗柴荣收权之后,后周的太监就变得规规矩矩,这个何内侍,虽然已经贵为宫中的一等大太监,但皇帝依然是他的一片天,再加上此人算是比较忠心,就在朝中群臣都放弃柴宗训母子之时,他依然兢兢业业的守护着这母子两,所以见到柴宗训醒来,他心里比任何人都高兴。

  当下他就屁颠屁颠的跑出门去,对着宫外大喊到:“传御医,快传御医!”

  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从宫门外响起。

  片刻之后,早已等候在宫门外的御医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快,皇上醒了,快去看看!”何内侍在身后焦急的催促到。

  那御医更不敢耽搁,加快脚步踉踉跄跄跑进了福宁宫中。

  进门之后,他先向皇后小符氏行了一礼,然后才恭恭敬敬的走到床边,替柴宗训把了把脉。

  片刻之后,御医原本紧缩的眉头稍微松懈下来,起身对小符氏说到:“恭喜太后,皇上的身子已无大碍,体内的毒素大都被排出去了,接下来只要静养几日,便可恢复。”

  (本章完)

  

第一章没有了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