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原来这才是小皇帝不肯跟赵匡胤开战的原因?
一时间,李筠忽然感觉有些羞愧。
他的眼界不够,只看到了赵匡胤谋逆篡位,逼迫小皇帝下台,却没看到,如果此时小皇帝召集各路节度使勤王,和赵匡胤的大军展开交战的话,那最终得利的,永远不会是周人,而是周围的北汉、后蜀、南唐等国家。
这些国家早就对后周虎视眈眈,这些年来又没少受周世宗柴荣的气,如果后周在此时陷入内讧,那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会联盟入侵周朝。
到时候,不但皇位保不住,只怕连国家都要灭了!
李筠额头上涌出一股冷汗,连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李太傅,这是怎么了?”柴宗训非常惊讶的问。
李筠以首叩地,汗然道:“陛下,是臣想错了,臣……有罪!”
柴宗训连忙扶住他,嘴里安抚到:“李太傅公忠体国,一心为朕考虑,何罪之有?”
李筠喟然到:“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以为……还以为陛下是怕了赵匡胤,所以才远远地跑到西域去避祸。可如今臣才知道,原来陛下是心胸宽广,不仅仅只为了自己,还为了大周的黎民百姓,陛下的心胸,臣实难企及,还妄自猜度,请陛下赐罪!”
柴宗训淡淡一笑,伸手虚托将他从地上托了起来。
“李太傅不必自责。”他说到:“其实李太傅想的没有错,朕离开大周,远赴西域,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不使百姓受到战乱波及,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私心……”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来,仰天长叹一声到:
“朕念及先祖及先帝,创业艰难,披肝沥胆,九死一生才创建了如今的大周。大周在先祖和先帝手里,蒸蒸日上,国泰民安,开疆拓土,四方来服。可是啊,到了朕的手里,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却被奸臣所夺,朕还要逃到偏远的西域去,才能勉强保住性命……,朕,惭愧呀!”
“但是朕不服,赵匡胤之所以能成功篡位,只是因为朕年纪太小,朝中局势不稳,主少国疑,若是能再给朕多一点儿时间,等朝中局势安稳下来,赵匡胤的谋反,必不能成功!”
“但现在说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赵匡胤已经登基称帝,朕也当着天下臣民的面,将禅位诏书传给了他,朕……无颜再留在周朝国境内,面对先祖及先帝的灵位,面对大周的黎民百姓。”
“所以朕只能走,走得远远的,让大家都尽快忘了我,这样才能让朕觉得心里稍微好受些……”
“李太傅,舅父,朕……对不起先祖,对不起先帝,也对不起大周的千千万万黎民百姓啊!”
“噗通~”
他这番话刚刚说完,李筠与李重进就再次双双重重的跪倒在地。
“陛下!”二人泣血哭诉到:“是臣等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先帝,臣未能保护陛下,致使奸臣篡夺皇位,又将陛下迫离京城,臣等……死罪!”
君臣三人当即泣然相对,哭作一团。
与此同时,汴梁城的皇宫内。
此时的皇宫已经由赵匡胤接管,赵匡胤并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所以他在登基称帝之后,并没有急着名人修葺皇宫,而是沿袭了以前柴氏的作风,依旧以这座稍显破烂的皇宫继续作为整个国家的中心。
只是如今飘扬在皇宫城门口的大旗,已经从“周”变成了“宋”。
仍旧是之前柴宗训召集群臣议事的那间垂拱殿内。
赵匡胤与赵普相对而坐,二人讨论的话题居然正好就是远在渭州的柴宗训。
虽然赵匡胤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并没有端坐在龙案之后,而是走到堂下,和赵普坐在一
起,但赵普却显得很谨慎,端坐的姿势非常标准,屁股只占了小半张椅子,以显示对赵匡胤的尊重。
赵匡胤对此非常满意,和其他武将相比,赵普所展现出来的“尊重”,令他终于感受到了一丝身为帝王的尊严。
要知道,自从他登基后,以前和他一起打江山那些老兄弟,至今都还没能把思想转变过来,诸如韩重赟、李继勋、刘廷让等人,甚至包括他的弟弟赵匡义,进宫之后都显得大大咧咧,还把他当成以前的“义兄”,在他面前摆出一副平起平坐的姿态。
这令赵匡胤感到很恼火,虽然他表面没说,但心里却极度不满,认为韩重赟等人太不识时务,而且对帝王缺乏基本的尊重。
还是赵普这样的文臣更令人感到舒心啊!
赵匡胤一边在心底暗暗夸赞着赵普,一边好奇地问:
“则平这次入宫,是有何事要向朕禀报?”
则平是赵普的字,赵匡胤和赵普之间,其实也是结义兄弟,所以对他显得分外亲热。
据说当年赵普投靠世宗柴荣,柴荣认定他有济世之能,于是安排他到赵匡胤的军中去效力,算是让他先在赵匡胤手下熬熬资历。
但赵匡胤一开始看他并不顺眼,甚至打发他去照顾自己的老子赵弘殷,彼时赵弘殷已经因年老致仕,留在家中颐养天年。
也就是说,赵匡胤变相的把赵普发配到了家中充作仆人。
但赵普并未气馁,他对待赵弘殷尽心尽力,像对待自己的父辈一样,以至于连赵弘殷都被他所感动,在赵匡胤回来的时候,主动向他推荐赵普,并且让赵匡胤和赵普拜了把子。
后来赵匡胤在滁州所做的一切,其实也有传说私下是受到了赵普的指点。
正因为赵普曾给过赵匡胤极大的帮助,因此赵匡胤登基之后,就将他视作肱股之臣,还给了他不做通传就可随意初入皇宫的特权。
赵普也没有让他失望,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已经安顿好京城内外的民心,让原本因为政权交接而惴惴不安的文武百官,都镇静下来。
只是这次入宫,赵普却不是为了朝中的政务而来。
他对赵匡胤说到:
“陛下,臣这几日在京中,听到了一些关于先皇柴宗训的流言……”
“哦?”赵匡胤弹了弹眉毛,对比表现出一定兴趣。
虽然称一个六岁的孩童为“先皇”,颇有些搞笑的意味,但赵匡胤却并不认为赵普此次进宫,纯粹是为了搞笑而来。
果然,赵普随即神色稍显严肃地说到:
“臣听说,原本那柴宗训遭宫中的小太监下毒,已经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殡天了,但这时候,他突然莫名其妙的醒了过来,并且完全恢复,而且在他恢复之后,他还性情大变,不仅变得成熟稳重了,还将朝中的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了愿意禅位的消息……”
赵匡胤眨了眨眼睛,并没有打断他,知道他还有后续。
赵普果然借着说到:
“而且臣还听说,柴宗训在宣布禅位的消息之后,就将范质和王溥二人,招致垂拱殿,然后进行了长时间的详谈,再接下来,范质二人就在城中散布消息,说是小皇帝愿意以皇位换自由,准备到西域去发展,朝中群臣若是有愿意追随者,皆可同去……”
听他啰啰嗦嗦说了半天,始终听不出重点,赵匡胤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则平到底想说什么?”他问。
赵普定了定神,端起手边的茶杯,一脸严肃的对赵匡胤说到:
“陛下,我们可能都猜错了,去西域这个决定,并不是出自范、王二人的意思,而是小皇帝柴宗训本人的意思!”
“什么?”赵匡胤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失神道:“是……柴宗训自己想去西域?为什么?”
“臣也想知道为什么。”赵普紧紧抿起双唇,做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说到:
“臣在家中思索了良久,总是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哦,有什么说法?”赵匡胤赶紧不耻下问。
赵普舔了舔有些干涸的嘴唇,说到:
“其实去往西域,倒也算是一招妙棋。世人皆以为西域是苦寒之地,物资匮乏,民众贫瘠,但臣在家中查阅了不少资料,却发现,西域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穷困。”
“西域其实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自秦汉以来,便有不少汉人移居到此地,和当地的异族人混居在一起,然后形成了农耕与放牧并重的生活习性。西域的许多地方,比如河套平原、伊州、高昌等地,都是水草丰美、盛产粮食的地方,不仅如此,西域还有军队最需要的物资之一 —— 马匹,大宛的汗血宝马,和河套平原的宁夏马,都是极其适合用来作战的战马,所以如果谁能掌握这一整片广大的区域,谁就等于拥有了源源不绝的马匹用来武装军队……”
“陛下,臣以为,柴宗训小儿可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想到远赴西域,此子虽然看起来年幼,但城府之深、目光之远,不可不防啊!”
赵匡胤听完他的话,并没有急着做判断,而是先思考了一会儿,才疑惑地问到:
“话虽如此,可是则平,西域自古以来就异族林立,从秦汉时期起,就从来没有统一过,一直处在不断地内斗和战乱之中,你觉得,柴宗训那个小儿,有能力将整个西域统一起来,东山再起吗?”
“再说了,西域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贫穷,但也并不富裕,大部分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哪怕有河套、伊州、高昌等地生产粮食,可是要养活数百万乃至数千万人,仍显拮据,柴宗训小儿,又怎么能对我们构成威胁?”
赵普正色道:
“陛下,您莫非忘了一件事?自古以来,西域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必经之路,汉唐时期,每天通过这条道路前往波斯、大食的商队成千上万,一年之中,有数以百万贯的钱财在这条道路上流淌,人们曾经称这条道路为‘铺满黄金的丝绸之路’,若是柴宗训小儿能掌握这条通道,那他就将拥有无数的钱财,足以让他武装军队,进而反攻整个中原啦!”
直到听到这段话,赵匡胤才如遭雷亟,整个人一下子连汗毛都炸了起来!
古丝绸之路!
是啦,他居然忘了,西域就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必经之路!
当年汉唐最兴盛的时期,有无数的商人通过这条道路,将中原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运往波斯、大食,然后又从波斯、大食运回宝石、香料,这条道路上,聚集了数不清的财富,以及众多因此而兴盛的小国和势力。
谁又能保证,柴宗训不会借着这条古丝绸之路,借尸还魂呢?
赵匡胤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错误,但是他碍于脸面,又不好意思当着赵普的面直接承认。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负着手开始在垂拱殿内走来走去。
赵普对赵匡胤十分熟悉,一见他的模样,就知道他后悔了。
他意识到了放柴宗训去西域是一件不该犯的错误。
但是作为一个聪明的臣子,赵普不会去直接指出赵匡胤的失误,因为这样做,无疑是在给自己招灾。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赵匡胤道:
“陛下,此时柴宗训等人估计应该已经到达襄武城了,若是想留住他,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赵匡胤豁然转身,直视着他的眼睛厉声问到:“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