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基金内部同样群情激昂,眼见着巨额奖金在前方招手,又有几个人能心静如水呢?梅豪韵愁容满面,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小创持仓在2000多点的井喷行情颗粒无收,收益率被许多投资经理反超或追近,而是整个景德基金的仓位已经高达83%,这是景德有史以来的仓位峰值。(酷虎 )≦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品 ≧≦ 书 ≧≦ 網 ≧即便在2005年和2008年底全力做多的大行情里,由于任震威和祁峰的统筹作战,仓位和持仓结构都保持得很好。而梅豪韵所倡导的充分授权、独立作战模式,却在这一时点形成了空前一致的预期,而且仓位快速升的趋势仍在延续。</p>
客观讲,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和政策面都支持股市向,梅豪韵很赞同牛市开启的观点,如果有充分的消化时间,突破12000点的历史新高也不是天方夜谭。但是这种预期的转变来得太突然,全国股民似乎一夜之间都认定了牛市的到来,这种一致预期本身是相当危险的。而过快涨是制造风险的又一个方面,如同建造高楼,一层一层地盖,100楼也行,但是直接从2层跳到5层,这楼早晚得塌。最要命的当然是资金的来源,杠杆本身并不可怕,但是杠杆例、杠杆期限、融资者结构、融资者持仓成本都已经越过了风控红线,更致命的缺陷是多头监管导致了银行、信托、券商、民间融资、互联*金融各自为战甚至恶性竞争,没有高效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的风险控制,券商完全不知道客户的本金到底是自有资金还是从银行或民间借来的,实际的杠杆率很可能远远超出了每个机构的底线。好在当前市场的估值并不算太高,总量看,融资金额还不是太大。如果监管者意识到风险,迅速行动起来管控杠杆合理增长,让市场冷静下来,或许局面依然乐观,但是监管者警惕了吗?从来都对资本市场充满信心的梅豪韵第一次感到了恐慌和彷徨,他认为全力做多是对的,牛市开启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但是背着炸*药包做多的感受着实极其差劲。</p>
......</p>
仅仅过去三个月,大盘又涨了2000多点,逼近10000点大关,这下风光无限的是小创板块,创业板指数基准是1000点,最低跌到600点,当前已经突破了3000点关口,平均建仓成本不到800点的梅豪韵在小创的投资收益率超过了700%,获利十倍以的个股都不在少数。景德基金的总仓位不经意间越过了90%的警戒线,总资产竟然突破了惊人的万亿大关。</p>
正如刘东所料,成批的市公司实控人通过股权质押融得现金,他们甚至以此作为劣后再通过信托产品1:3配资,实施所谓的“市值管理”。股价大幅涨之后,再重新股权质押,获得更多资金。不过,相各种“高端”、“作死”的新玩法,这类“市值管理”可以算是实诚的了。</p>
梅豪韵曾经用来建仓和优化市公司财务结构、后来引领了一阵风潮的定向增发,被有些实控人升级了新玩法。他们先公布定增预案,确定了增发价格之后,并不真正实施,而是大幅拉升股价。这些定增的股票往往不到一个月股价翻番,而这些实控人相当于一分钱没出,靠一个增发预案完成了“期权式”建仓。老实一点的实控人,通过股权质押融资反身参与增发,回到“市值管理”的套路。更有甚者,一路拉升股价,然后高价把定增资格转让给一帮钱多人傻的大户,有些定增额度本身才1亿,竟然需要额外给实控人1亿,才能获得定增资格。可笑的是,市场竟然出现了无数“定增”私募,专门参与这类增发。</p>
还有更“聪明”的市公司,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的不到100人,成立不足两年的所谓互联新经济公司,承诺一个为期三年的高收益,随随便便能估值几亿甚至几十亿并购进来。当然,市公司不需要支付现金,还是定向增发的方式。于是,一个不明来历的小公司这么换成了市公司巨量的股份。业绩承诺还不容易吗?大股东私底下喂一点儿,虚增业务搞一点儿,本身要求也不高,三年加起来也个把亿的利润。市公司摇身一变拥抱了新经济,业绩也大幅增长,本来一个传统公司,市场给它20倍pe的估值,这下新经济了,50倍pe起。注入一亿的利润,一下子吹出来几十亿甚至百亿的市值。</p>
贪婪的实控人干脆连“市值管理”都省了,停牌三个月,利用大盘的水涨船高和制造的概念噱头,一复牌直接十几个一字板,如假包换的空手套白狼。可是这种直接从二层跳到二十层的大楼,怎么可能不塌呢?早晚的事儿。</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