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剑谱第一,天问!
<b></b>两日之后,蒙恬率领着麾下铁骑攻入了王宫之中。
而在此时,原本辉煌的宫殿都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已经凉透了的楚王与几个殉葬的宫人。
芈启在背叛秦国的那一天就已经想到了可能会有这样的结局,但他仍然不愿意被秦军抓住,于是就选择了死亡,以此来保全最后一丝颜面。
蒙恬下令将其尸体运往咸阳,交由秦王发落。然后就让士兵把王宫之内所有有价值且方便携带的东西都给搬空,与此同时还派遣了诸多人手前去寻找一个铜盒。
不过几天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丝毫的线索。
蒙恬皱着眉头,在出征之前秦王嬴政交给了自己与王翦一个任务,那就是将楚国王室手中的铜盒找出来。
然而在将王宫给翻了一遍之后,却连个铜盒的影子都没看到。
“莫非被人拿走了?”
蒙恬心中想到。
可惜楚王熊启已经死了,不然倒是可以从对方的口中问清楚这件事。
不过来到楚王宫之中却也并不是毫无收获,除了大量的财宝之外,他还找到了一把宝剑。
此剑名为天问,锋利无比威势不凡,在剑谱之中排名第一!
蒙恬打算将此名剑献于嬴政,在他的心中只有自家大王才有资格拥有这柄王道之剑。
寿春城外,王翦看着城头上的那面在风中摇曳着的秦国旗帜,心情颇为复杂。
这面军旗是蒙恬亲手插上去的,对方不禁攻破了城门,还率先冲入到了寿春之中,击杀了守将项荣。
平心而论,蒙恬这次所立下的功劳不比自己小,表现相当出色。
大秦能够有着如此优秀的年轻将领出现,他既真心的感到欣慰,又不由的心生感慨。
轻声自语道“好一个蒙恬,蒙家有后了啊……”
十日之后,秦国咸阳宫之中。
看着蒙恬与王翦所传来的战报,秦王嬴政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喜悦,大笑了起来。
此刻的他很高兴,比起当初成为秦王的时候要更加高兴。
楚国的灭亡,意味着在这片土地之上再也没有什么势力可以阻挡秦国的步伐。
虽然齐国与燕国还在,但大一统已经成为了必然,充其量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嬴政拿起蒙恬所献上的天问剑,抬手握于身前。
一道轻吟响起,长剑出鞘。
细细的打量着这柄名剑,看着剑身之上所映照着的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庞,其嘴角不由的微微上扬。
如今的自己刚刚三十岁,在位仅仅十七年,就已经将山东六国先后灭掉了五个。一统天下已经近在眼前。
秦人数百年来都没能完成的夙愿,将在他秦王政的手中实现。
即便是嬴政这样的人,在这个时候也难免沉浸于激动澎湃的心情之中,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
现在还不是得意的时候,虽然如今的韩、赵、魏、燕、楚虽然已经相继灭亡,但他却只得到了一个铜盒。
按理说,苍龙七宿被分成七个部分,分别被七国王室所掌控。
但除了燕国的之外,其余几国所保管的铜盒却都没有丝毫的踪迹,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其它几个先不管,楚国刚刚被攻下,铜盒也跑不远,需要全力追踪。
至于追踪的方向也已有了目标。
虽然这次楚国战败了,但依然有着一些王室中人与重要人物逃离。
其中还包括项氏一族的少主。
根据嬴政的估计,铜盒应该就在这些人的身上。
随即他就下令,全力通缉楚国王室与项氏一族剩下的人,不能放过一个……
而就在嬴政思考着苍龙七宿的问题时,王翦与蒙恬也没有闲着。
虽然楚国国都已经被拿下,而且绝大部分的军队也被击溃了,但在东面与南面还有着不少的土地没有收服呢,他们在休整了一下之后,继续进攻。
又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因为楚王都已经自尽了,楚国各地所剩下的士兵也大都没有多少抵抗的心思,甚至还有不少直接献城投降的。
所以秦军并没有废多少的力气,就将楚国其余的疆域给收入囊中了。
自此,楚地所有的土地尽归于大秦的版图之中,延续了数百年的楚国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完成了使命之后,两人也没有过多逗留,便带着剩下的二十多万秦军班师回朝。
嬴政亲自接见了二人,并设宴款待。
立下如此大功,自然也都得到了不少的封赏。
王翦的爵位已经到顶了,没什么可封的,秦王便赐下了一大堆的金银财帛与房屋田产等,对其进行慰劳。
而蒙恬也被晋升为了大庶长,距离侯爵仅差一步之遥。
除此之外,还将此次随其一同伐楚的几万铁骑也一同划分到了他的麾下,并赐名“黄金火骑兵!”
这般封赏不可谓不厚重,明眼人都能够看出嬴政对于蒙恬是有着多么的喜爱与看中。
可想而知,只要不出意外,未来的蒙恬绝对会成为大秦的中流砥柱,甚至是另一个王翦!
时光荏苒,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自从一年前秦国灭了燕国之后,山东六国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
原本许多人都以为嬴政会一鼓作气直接将齐国也给拿下,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秦国却没有什么动静,似乎是没有想要发兵的意思。
难道是秦国厌弃了战争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没有急着动手,恰恰说明了嬴政的胸有成竹,仅存的一个齐国是不可能挡得住大秦铁骑的。
只不过,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将其拿下。
秦国虽强,但在经历过了连续的征战后也是颇为疲惫。无论是将士的则损,还是钱粮的消耗都不在少数。
而齐国也是一个实力不弱于赵的大国,若是也如同赵楚那般拼死反抗的话,那么无疑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若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在经过了一番商议之后,朝中的大臣们便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劝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