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封年年为皇太女
苏家有了这么大的一桩喜事,众人先前担忧苏鉴也未曾用膳,是以苏家一大家子聚集在大堂之中用膳庆祝。
苏夫人身边的嬷嬷走到苏夫人耳边耳语了几句,苏夫人顿时道“这怎么能行?”
宣国公问道“出了何事?”
苏夫人在宣国公耳边小声道“陛下并没有去东厢房之中歇息,而是与阿言一起住在了她的院落里。”
宣国公道“阿言身边有嬷嬷在,他们年轻夫妻我们这做长辈的,也没得必要去分散他们。”
到底是在苏家里边,许多规矩也是可以能免则免的。
苏夫人道“没想到这陛下年纪虽小,竟是如此深情,也是我们家阿言的福分了。”
宣国公道“新的一年咱们苏家还要莫忘初心忠君治国,不过有些事倒也可以安排起来了。
陛下比流儿还足足年小一岁呢,陛下都当爹了,流儿却连夫人在哪里都不知晓,年后也该相看起来了。”
苏流道“祖父,孙儿已有心悦的女子了,姑姑与陛下也甚是赞同。
宣国公摸了摸白胡子道“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苏流没好意思说,便道“等过些时日孙儿就将她领回家里来给您过目。”
宣国公道“好,那祖父就拭目以待了。”
……
翌日一早,苏静言醒来的时候便觉得浑身难受得很,她脸色也可见虚弱,却没有见到身边的萧翊。
“迎春……”
迎春上前来扶着苏静言靠在床榻上道“娘娘。”
苏静言望着外边的天色,已甚是亮堂了,“陛下呢?”
“陛下回宫去和太后报喜去了。”
苏静言行动不便不能下床,只得在床榻上由着丫鬟们服侍自个儿洗漱,用了早膳之后,她就命奶娘抱来年年。
宁寿宫之中。
太后听闻苏静言昨日里在苏家早产,先是惊慌听闻母女平安又甚是欣喜道“这可真是上苍保佑。”
萧翊在太后跟前道“母后,阿言行动不便,儿臣便想着让阿言在娘家坐月子。”
苏太后本就心疼自家侄女,不会为了所谓的皇室规矩,害了苏静言的身子,何况在苏家坐月子众人疼宠着阿言心情也能愉悦好些。
太后道“的确,这最近天寒地冻的,少些奔波来往为好,按理说公主出生不必昭告天下,可这公主到底是陛下与皇后头一个孩子,还是得昭告天下的。”
萧翊道“母后,儿臣也正有这个打算,儿臣想着封年年为皇太女,昭告天下,顺便再免除一年的农税。”
查处征西军让国库丰盈了不少,再免一年农税并不会动摇根本。
太后握着佛珠的手一顿,顿时以为自个儿听错了,“翊儿,你方才说什么?封为皇太女?”
萧翊点头道“嗯,朕不想阿言再受累生孩子了,未免步我母妃后尘,年年大年初一出生又是早产儿,命硬的很,封为皇太女也无不可!”
太后尽快地转着手中佛珠道“翊儿,此事倒也不着急,你才刚亲政也才刚满十七没三日,没得必要这会儿就立下皇储。
皇太女一事且等日后再议,倒不如先给个别的封号。”
苏太后望着萧翊,心中无法不震惊,到底也是少年尚有赤子之心。
若是换了别的帝王,怎会在刚亲政时就定下皇储,还是她们苏家的血脉。
萧翊道“朕觉得没得必要等日后再封了,朕也清楚母后的顾虑,这若是贸然立公主为皇太女,定会惹来皇室宗亲与群臣的热议。
不管何时封皇太女,总会被群臣与宗亲反对,倒不如趁着此时就定下皇太女的名分。”
太后问道“你可与阿言商议过了?”
萧翊摇摇头道“尚且没有,但朕想阿言也绝对不会拒绝的。”
太后也并没有去拦着萧翊道“皇太女一事事关重大,你还是与阿言好生商议一番再下定论。”
萧翊点头道“好。”
萧翊从宫中到苏家之后,便就回了苏静言的房中。
苏静言看着萧翊便道“你回来了,母后可有什么吩咐?”
萧翊道“母后听闻你有女儿甚是开心,阿言,朕想与你商量下年年的封号……朕想直接封年年为皇太女!”
苏静言听到皇太女三字,瞪大了眼眸道“你当真的?”
怀着年年之时,苏静言倒是一直听萧翊这么说,只是苏静言并没有当真。
萧翊见着苏静言惊讶之情,便道“你觉得我们的年年不配为皇太女吗?”
苏静言看着怀中的小女孩,作为娘亲她自是想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女儿,虽然她自幼是在哥哥的呵护下长大的。
但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得也不少,远的不说光是梁岁穗和梁岁柔可是嫡亲的姐妹,梁岁穗可嫉恨着梁岁柔。
皇家的兄弟姐妹更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一母同胞的互相残杀也不少。
若是年年不为皇太女,日后也还要看“弟弟”的脸色。
何况苏静言也不能保证她下一次生的定是一个皇子。
所以苏静言并不反对年年做皇太女,只是她所要考虑得更多。
“陛下,我觉得如今封年年为皇太女还太早,你我都年轻,若是这个时候封年年为皇太女定会被群臣所反对。
况且萧廷还未除,皇室宗亲听得皇太女三字也定要闹,于大棠朝廷社稷而言都不算是一件好事。
不如再等三年,等你弱冠时若能打败了萧廷,再立皇太女也行,届时年年也三岁了。”
萧翊被苏静言这么一劝,也觉得是不该操之过急,“那就按照你所说的,等三年之后朕弱冠了再提皇储一事。”
苏静言见着萧翊伸过来的手腕上的咬伤,道“你还不处理伤口吗?万一留疤可丑了。”
“小妹不嫌弃朕丑就够了。”
苏静言不理会萧翊的称呼,转移话题道“我昨日早产,算起来罪魁祸首是柳雪吟,此女不除,日后说不定还会惹出来多大的祸事。
可她到底为苏家生了一个女儿,看在孩子的份上也难以下狠心要了她的性命,但若再留着她的性命,我心难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