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001 秦淮河边来了个江湖客

  关于秦淮河,曾有诗云: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还有: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更有: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结合时下崇祯十二年(1639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好像更让杨子正这个了解历史的穿越客感慨良多,因为过不了几年大明就要亡了。

  当然,他也知道,其实秦准河上的‘商女’代表们还真不是“不知亡国恨”的“商女”,反而那些个满口仁义道德的“钱谦益”们,忠君爱民的士大夫们是真不知道‘亡国恨’的,如果不是之后多尔衮的一纸《剃发令》,估计激烈反抗的人不会那么多,不知‘亡国恨’的会更多。

  没错,再次明确了,这里就是明末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初四的南京秦淮河。

  夕阳西落,夜幕刚起,这是一个难得的晴日,晒了一天太阳的人们在夜幕将起之时不舍的望了望天边即将完全消失的余辉,在这样的冬日能有一个睛天实在是太难得了,不知道今天的余辉落下后以后的晴日是否要等到明年才能出现。

  着实让人有些心情复杂。

  当然,除了留恋这晴日的一些‘闲’人,秦淮河两边更多的是忙碌的身影,不是忙着回家,而是忙着给乌衣巷里的各家院落送木炭、送新鲜的食材等物资的商家与伙计。

  还有另一些忙人是在忙着盼天黑的,因为天黑了,才是来这乌衣巷与美人们相约的好时刻。

  所以那些个夜猫子们不知刚在哪里喝完一顿酒,趁着酒性此时正急忙的赶到这边来。

  更有一些忧心忧国者,在庙堂里忧了一天的国了,也想来这乌衣巷三五作群继续议论一下治国良策,也好为第二天夸夸其谈的奏折上写点新鲜的东西。

  还有一些,有一些想了些自以为不错的诗词与文字的人,想在这个极容捧人的秦淮河幻想着一鸣惊人,然后名声飞一样的在圈子里炸开,名利也就来了。

  ……所以,秦淮河从来不是简单的秦淮河,这里是个名利场,有钱的纨绔想着勾搭上名花榜的美人,好去吹牛。

  文人才子们想在这里一夜成名,从此名利双收。

  戏子们更想凭着某位文坛大家一首赞美之词,从此站在名花榜的顶端。

  而所谓的商坛官场的大佬们却是找个放松的地方,让他们享受无数人吹捧的快感,顺便结识些更大的大佬,为自己的仕途或商路拓开新的天地。

  坐在轿子里的杨子正撩起轿帘,哪怕冷风灌注进轿内,他依然兴奋的看着外面的一切。

  此时不仅兴奋,更是感触。

  兴奋是因为,秦淮河啊,而且是秦淮八艳时期的秦淮河啊,能来到这个历史节点能不让他这个穿越前是导演的人兴奋吗?

  这就是历史中最为鼎盛时期的秦淮河啊,作为从事文化娱乐的人士谁不想亲临这个时期的历史啊。

  就像一个练足球的,难道不想穿越到齐达内、罗纳尔多、菲戈、贝克汉姆、罗纳尔迪尼奥、梅西、c罗……这一堆积着众多超巨星且足球战术激烈改革的足球时代?

  一样的,杨子正作为一个什么都懂一点的文艺工作者及著名的电影电视导演,哲学、历史、音乐、美术、表演、文学都能沾上半专业边的综合型专业导演,穿越到这个明末时期,有秦准八艳,有朝代更迭,有英勇者辈出,有世界大发现,有改变战争形式的火药时代的新战争方式……

  嗯,穿越到这个时空节点真好,可惜穿越前的人生只是个文科生,对理工科一窍不通,要是还是个理工通,想想就……

  就在杨子正胸中激荡又略有遗憾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

  “少东家,到了,下轿吧。”旁边一直跟着轿子走的三个随从,说话的是中华邮行应天府的掌柜刘天赐,人看起来像个40岁的中年人,但实际上他才28岁,在这个时代人都容易老得快一些。

  而站在刘天赐两边的两个少年人分别是杨子正的两个保镖,一个叫陈炬,17岁,陈王廷之侄,陈家太极传人之一。

  另一个是叫姬石平,18岁,姬际可的孙子,姬际可是形意拳的创始人。

  两人都是与杨子正这个17岁的少年郎年纪相仿的人。

  别看两人都是出自于武林世家,但是杨子正也不是吃素的啊,虽然杨子正的爷爷从不说他为什么单独从山西去到湘西南成家立业,但他爷爷可是从太原杨家出来的人,太原杨家就是那个杨家将的将门世家。

  所以杨子正从小就练得一手好枪法,当然剑、刀、拳也都不差。有姬石平与陈炬两人在,他的太极拳与形意拳不比这两个嫡系传人耍得差。

  学了一身武艺,加上穿越前是导演,跟过一些武术指导及民间武术大师也有不少的交流,因此,杨子正还‘自创’了散打搏击、柔术(巴西柔术)等拳种。

  在江湖上杨子正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宗师级别的人物了,毕竟能自创拳法的不多。

  当然,杨子正可不只是个武夫,他还是个秀才啊。一个文科生穿越过来,怎么可能不读书,不中个秀才呢?主要是不想给官老爷们下跪,中了秀才就不用跪了。

  只是杨子正中秀才后就不想再科举了,因为他知道继续科举没有意义了,大明都要亡了,考个进士有啥用?1949年入某党?他还能在庙堂里成为首辅力挽狂澜不成?不现实啊。

  所以他把他爷爷的打行事业发展壮大了,打行也就是清朝之后盛行的镖局,明末叫打行,也是镖局的原型,都是一些江湖客养家糊口的买卖。

  放在后世,这打行就是做物流啊。这不崇祯把邮驿给撤了嘛,那还不赶紧接手下明朝的邮驿,发展出通遍全国的邮行。

  学学狗东,既做物流,又做平台,卖货物流两不误啊。还能吸呐就业,把那些个遭了灾的流民全吸进来,以后还能搞个遍布全国网点的钱庄银行,发行个货币?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他们的‘中华邮行’倾尽所有财物也就只能开出四条线邮行,其它的什么钱庄之类的真没那么大的资金搞了。

  这四条线主要是这样的:

  一条通甘肃卫,也可出西域。这条线主要可以满足于在西北拐人以及到西域买马,顺便卖点茶叶瓷器给西北边的古丝绸之路。

  一条通到京城及大同,这个时代谁最有钱?当然是当外敌买办的八大晋商啊,每个朝代当买办的都是最有钱的(如后世的某想,的的,三星之类的)。

  先赚他们点钱,也摸清他们的底,以后抄家好彻底。当然,河南山西河北的流民也很多的,适合拐卖人口。

  还有一条就是长江线了,这个是中国的钱袋子线,多的不用说。主要在江南与四川进口货物,进这么多的货物干嘛?当然不是资敌,是为了南下啊。

  这就是他们花了四五年才打通的第四条线,那就是从杨子正的老家湘西南过广西通安南的线。现在杨子正家的中华邮行,所有在大明进的物资与人口基本上都丢到安南去了。

  安南好啊,不仅可以做海贸生意,还有大用处的。

  这些先不表。

  所以,走了几年江湖的杨子正,常常自称自己为江湖客,还想给自己取个江湖诨号,最后想了许久放弃了。

  ……

  放下思绪,杨子正下得轿来,抬头一看,湄楼,这就是鼎鼎有名的钞库街的寇家,秦淮八艳寇白门的小院。

  像寇白门这种级别的,早就是单独接客的个人小院了,不可能还去那种大堂里揽客卖笑陪唱。

  当然,为了出镜率,也会偶尔为之的。

  (尾声:本人不是历史专家,虽然也在极力的查史料,但很多的地方不一定准确,所以提前打个招呼!!另外,书中可能出现的瞎写的打油诗,大家不必计较,纯属娱乐之作,本小说只是娱乐大家,大家不用拿严苛的历史的眼光,严谨的文学的眼光来看待本书的部分内容。当然,我并不是不接受批评,但请理性批评!!)

  

第一章没有了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