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第一个月的分成
大昭现在还没有玻璃,所以,杨梅自是没有办法直接用玻璃来搭建大棚种植甜菜。
虽然她知道玻璃的烧制方法,可要真正捣鼓做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玻璃是以陶土作为内核,再于内核外浇上热玻璃溶液而制成。
热玻璃溶液是沙滩上的石英砂在火焰的作用下产生的物质。
换句话说,要制作玻璃,杨梅就需要从沿海地区运来大量的石英砂。
还需要盖一座烧制玻璃的土窑,还得有烧制陶瓷经验的匠人。
这千头万绪的,一时之间,还真难为她了。
短期是不可能做到了,但将来时机成熟了,未尝不可一试。
杨梅暗暗将制玻璃的想法写进了未来的计划里。
等送走了村长,她就回了东屋,铺纸磨墨,将前些日子就在脑中成型的简易竹制大棚的图稿画了出来。
青山上有一片竹林,到时候可以伐了竹子来做大棚架。
棚顶就做成开窗模式的,白天有日光的时候,可以打开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入夜气候寒冷,就把棚顶的窗户都关严实了,隔绝外面的风雪霜冻。
杨梅将大致需要的尺寸和长度都标注清楚了,这才叫来了老二马仲兴,让他把图纸送去老许头家。
自己和媳妇的私密事儿刚刚被儿子给戳破了,马仲兴有点难为情,不敢去看自己娘的脸色。
杨梅见他这副模样只觉得好笑,挑眉对马仲兴道:“娘送你一句话。”
马仲兴略显心虚的瞥了杨梅一眼,又紧忙低下了头:“什......什么?”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杨梅拍了拍傻儿子的后背。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婆媳问题一直都存在。
但大部分矛盾的根源都在于婆婆对小夫妻俩关系的介入太多。
通俗点,就是手伸得太长,连人小夫妻的房里事儿都要管,纯属占有欲太强而引起的心态失衡。
杨梅不想当这样人憎鬼厌的恶婆婆,她还巴不得人家夫妻感情和睦,少些争吵,家里一团和气才好呢!
马仲兴仔细在心里琢磨完娘的这句话,深觉有道理,瞬间挺直了脊背,拿着图纸径直出了院门。
就在杨梅盘算着要进芥子空间去把之前育好的甜菜种苗挖一些出来的时候,有贵客登门了。
上门来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好长时间没有与杨梅见过面的老祭酒。
马季礼兴奋的冲屋里的杨梅和马叔明喊:“娘,三哥,你们快些出来,我东家来咱家了。”
老祭酒被马季礼恭敬的迎进了院子里,笑眯眯的四下打量着杨梅的家。
房子看着倒是不小,有好几间房,就是主体都是垒的土坯,三五载就得加固修缮。
要不然,日久天长风吹雨打的,容易坍塌,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不过如今大多数农村人都是住这样的房子。
杨梅家的屋顶还有瓦片呢,很多人家屋顶还是铺的茅草,遇到梅雨天气,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杨梅和马叔明听到了马季礼的喊话,都从屋里迎了出来。
马叔明上前行了一个书生礼,“不知道老先生来访,学生有失远迎!”
杨梅也欠了欠身,笑意深深,“许久未曾见老先生了,您老别来无恙!”
老祭酒满脸都是慈祥的笑意,目光在杨梅这个亲闺女身上仔细打量了一圈。
他发现杨梅比起之前似乎更显年轻,精气神也越发的饱满了,内心的那点惦记瞬间化成了安慰。
老祭酒眯眼笑道,“劳马娘子记挂着,老夫身体康健,无需挂碍。”
一行人一边寒暄着,一边往堂屋里去了。
马幼薇这会儿在调味料作坊那边帮忙,杨梅让刘春草去把她给叫回来。
自己则重新张罗着煮水,准备冲泡工夫茶。
老祭酒坐下后,便让随行的老廖把账册和核算好的装着现银的木匣子一并送到了杨梅跟前。
“马娘子,老夫这趟来,是特意来给马姑娘送第一个月的话本分成的。
原本按照协议契书上的条款,这笔分成合该早些送过来才是。
只是老夫也万没有想到,马姑娘的《赦荆钗》竟引起了如此广泛的讨论热度,销售的数量,也远超过了的老夫的想象。
第一个月,《赦荆钗》第一册加印了三次,第二册加印了两次。
另有京城和江南那边独立印制上市的数据也需要时间统筹。
所以,这才没能及时把核算好的分红给马姑娘送过来。”老祭酒如实解释道。
杨梅已经听小儿子马季礼说过一次了,所以,她表示了理解,并且还盛赞了墨趣书坊的策划能力。
一本书能不能火,除了书的质量本身够硬,书商的策划运营也尤为重要。
好的宣传,好的排版、好的营销手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成功的要素。
虽然杨梅给墨趣书坊提供了梦幻联动的活动策划方案,但这种活动,就是前期炒一炒热度,后面能否持续发力,还得靠口碑和宣传。
杨梅也是后面才听说江南那边有一名为唐焕的风流才子,还为《赦荆钗》这套话本子写过一篇读后感。
因为这篇读后感的影响,《赦荆钗》在江南广受追捧,彻底火了起来。
京城那边的市场,其实是被江南那边的那波爆火带起来的。
那个唐焕,作为江南有名的风流才子,竟会为一本话本写‘书评’,深入剖析故事的内核以及对人性的思考等论点,杨梅总觉得有点违和。
思来想去,杨梅只能猜测这个唐焕可能就是老祭酒请的一个宣传话本子的托儿。
类似于现代的影评人或者书评人,专门撰写影视评论文章,发表自己对某一影片、影视、书籍现象或活动看法的一类人。
不过这个唐焕是以才子身份为人所知的,可见素日也不是专门靠写评论稿吃饭。
杨梅没有不知趣的询问唐焕之事,她顺着老祭酒的意思,粗略的翻了一下账目,这一看,还真是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
马幼薇写的《赦荆钗》,第一个月的销售分红,竟有足足八百五十六两。
这是四成的分红,刨除掉所有的成本开销后的纯利润分红,竟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