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开始:我的蛙崽给力676、拒绝
“你不做皇帝,难道也是因为想要寄情书画,享受生活吗?”
赵桓突然问道,因为这次自己禅位的是苏铎,而不是苏骁,这让赵桓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不过我可没有你们赵家那种才情,琴棋书画我不行,我更重视的是自身实力,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苏骁笑着说道,赵家的人别的不说,字体是一绝,尤其是他老爸赵佶的字,如果在后世上拍的话,一般都是八位数起步,超过一个小目标的更是常有,回头让苏铎在皇宫里多搜刮点赵佶的字,保存好一点,留个几百年,可都是宝贝。
“你成功了吗?”
赵桓听到苏骁的话,激动的站了起来,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不盼望长生的,古有始皇帝派徐福出海寻仙岛,现有赵家人重视道教,蓄养丹师,都是为了求长生。
如今听苏骁这么说,赵桓也顾不得夺位之仇了,连忙询问,而且赵桓已经觉察出一些不同,苏骁样貌看上去依旧是二十来岁,如同一个年轻人一样。
赵恒见过那些武艺高强的将军,都是因为习武和统兵,风吹日晒,普遍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很多,但是苏骁,好像从来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赵恒很早的时候就见过苏骁,作为太子,怎么可能不见苏骁这个大功臣呢。
苏骁和自己十年前见过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人们常说苏骁是剑仙,难道苏骁真的修道成仙了?
“还在求真的路上,正在朝着那个目标前进。”
苏骁笑着说道,没错,自己现在还只是修行界中的小学生,甚至是上幼儿园的,寿命依旧是有数的。
“那朕能求长生吗?”
赵桓有点激动的说道,他觉得,苏骁恐怕已经找到道路,自己也想要长生。
苏骁没有回答赵桓,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赵桓,这家伙有点痴心妄想了吧,长生之术怎么可能随便传授呢,你是脸大还是什么呢。
看到苏骁的态度,赵桓就知道自己的要求恐怕不会得到应允,毕竟自己和苏骁最多就是一点亲戚关系,别的关系都不稳定,而且苏骁还把自己从龙椅上赶下来,这可是仇人的关系。
“好,既然不想传授,朕也不勉强,但是真想要把皇位禅让给皇妹的儿子苏琅,那个歌姬之子是不配接受朕的禅让。”
赵桓重新坐下,然后对苏骁说道,他还在努力,苏琅怎么说也有赵家一半的血统,在心里也能够接受。
“呵呵,苏铎是我的长子,理应得到这个位置,至于什么歌姬之子,这样的话我不想听到第二次,在我这里,只有我的夫人,没有什么帝姬、歌姬之分。”
苏骁原本和颜悦色的脸上立刻阴云密布,这是直接在攻击自己的内卷,真是有点找死的做派。
苏骁久经沙场,手底下的生命没有十万也有万余,加上这么多年一语定乾坤的威严,一旦严肃起来,就有不威自怒的气势爆发出来,让赵桓顿时感觉呼吸不畅,有一种想要逃跑的感觉。
赵桓知道这话确实有点不对,但是之前给姜安源说,他觉得姜安源作为下属,自然要维护苏铎的地位,苏骁作为人上人,应该赞同自己的说法,歌姬之子怎么能够和帝姬之子相比较呢。
但是现在看来,苏骁并不这么认为,他居然在维护一个歌姬,这让赵桓有点不能够理解。
“我知道了。”
赵桓很从心的选择了退让,至于刚才的提议,他已经不敢再提了,看来苏铎登基是不会改变了。
赵桓退让,苏骁的气势也重新收敛,毕竟现在还需要赵桓配合,等苏铎登基之后,这个家伙就赶快滚蛋,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做宅男。
“陛下,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我家里可是相当的和谐融洽,我可不想因为这些不着调的话影响后宅的和谐。”
苏骁看似劝说,实则警告的对赵桓说道,就知道赵桓要整这些幺蛾子,所以才没有带着赵福金三姐妹一起来,看来以后是不能够让他们兄妹见面了,反正他们兄妹之间也没有多少感情。
“朕知道了,没想到你居然如此多情。”
赵桓无奈的说道,大局已定,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另外还请陛下下旨一道,请各地王爷都老实一点,要不然赵氏可是会损失不少子孙的。”
苏骁又对赵桓说道,虽然苏铎马上就要登记,在登基之前,还是苏骁做主的,苏骁已经接到情报,赵家分封出去的那些王爷,已经开始串联,想要搞事情了,尤其是康王赵构,这个原本也有皇帝命的家伙,他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举兵勤王。
历史上原本应该是在相州的赵构,现在则是在江南,要不然以相州那点距离,随便派一支骑兵就能够在几天内拿回他的首级。
“朕可管不了那些王爷,他们都是赵家子孙,多是朕的兄弟,也只有先皇能够指使他们,朕可不行。”
听到有各地王爷想要搞事情,赵桓眼神中出现了一丝喜色,哈哈,赵家不是没有人了,还有那么多王爷,等他们举天下之兵,看看苏骁怎么办。
“是吗?”
苏骁眼睛微眯,看着赵桓,他的那点小心思苏骁是看得透透的,本来还想看在福金三姐妹的面子上,宽恕你们赵家子孙,既然你想要让他们死,那自己也不会客气,真以为那些臭番薯烂鸡蛋能够给自己造成什么威胁吗?
“朕真是无能为力,毕竟藩王自主性很大,朕除了能够收一些赋税外,也管不了他们。”
赵桓顶住苏骁的压力,继续给自己找借口,反正就是不会下这道旨意。
“好,既然陛下为难,那就不用下旨了。”
苏骁点了点头,也不再继续逼迫赵桓,既然他做了这个决定,那就除了汴梁城中的这支赵氏主脉外,其他的赵氏分支全部解决干净,以后汴梁城中的这支赵氏,就永远的留在汴梁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