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武遗风
朱由检笑了:“本公子来你们这种店,你不觉得差异?”
那老妈妈捂嘴偷笑:“您别说,像您这样的公子来本店的,不在少数呢。”
“小店主打的就是魏武遗风。”
魏武遗风?
看着在场的的人都懵懵的,那老妈妈笑得更开心了。
“各位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想必听说过魏王曹操吧。”
骆思恭点点头:“那是自然,魏王的大名不光是在三国演义,三国记里,他的很多诗词也非常经典,比如…”
“停…”
老妈妈打断了他:“这位爷,小店不是书院,不懂魏王的才学诗词的。”
骆思恭有些不悦,他是比较欣赏魏王曹操的,尤其是他的那首龟虽寿。
简直是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
本以为这青楼老妈妈也懂一些魏王诗词,没想到竟然什么也不会。
“不懂,你挂什么魏武遗风,在这里挂羊头卖狗肉。”
老妈妈也不恼:“你们都是学问人,老婆子我之所以挂魏武遗风,是因为孟德好妻啊。”
她刚说完现场顿时尴尬起来,除了朱由检,当他听到魏武遗风就明白这老妈妈后面的话了。
曹操好人妻这是千古风流,小姑娘人家都不喜欢,就喜欢结婚的,为此还害死了大将典韦。
朱由检其实也有这种小小的癖好,比如哥哥的……
但他不可能那么做,这要是做了,恐怕自己的名声就要超过曹操了。
他呵呵笑道:“呵呵,走带本公子进去看看。”
马祥麟这时也跟上,却被老妈妈拦住。
“拦我做甚,我是公子的护卫。”
老妈妈委屈道:“老婆子理解,就是你们两个人同时进去,谁知道这……”
李若链冷了他一眼:“那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
老妈妈直接说道:“正常一个男人是二钱银子,你们两个人,得加点钱啊。”
马祥麟气的直接扔给她一两足银:“别他娘的拦了,再拦头给你打歪。”
随后主仆二人,“噔噔噔”的上了木梯,经过昏暗的楼道。
二人这才看到了真实情况。
外面看虽然只有二层小木楼,但是从里面却是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u型的的设计,朱由检和马祥麟站在u的空白处。
两侧和前面都是昏暗的房间,时不时还能听到莺莺燕燕的美妙声音。
马祥麟也搞不懂为什么皇帝会选择到这里面,后宫什么样的女子没有,过来找这些老瓜瓤。
“祥麟把这个门打开。”
“是。”
“嘎吱…”
最靠近他们二人的木门被缓缓推开,映入他们眼前的是一个不大的房间。
里面摆设很破旧,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小木床,除此之外墙上还有一副看不懂的山水画。
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正在端着瓷碗吃饭,他的面前还有三个孩子。
最大的女孩约莫十四五岁,看到朱由检二人,连忙吓得躲进被窝。
小一点的孩子有六七岁和三四岁,他们的眼神闪闪发光,脸脏兮兮的看着莫名进来的两个人。
最小的男孩放下手中的筷子,他天真指向隔壁房间:“娘…娘在隔壁。”
“这里是我们的房间,你到隔壁找…娘。”
另外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推了推他:“弟弟,别胡说,把客人吓跑了,晚上就没有鸡蛋吃了。”
“啊,为什么没有鸡蛋吃,娘不是答应我的给我煮鸡蛋吃,我都好久没有吃过鸡蛋了,呜呜呜…”
最小的男孩再也不吃碗里的糠咽菜,脑海中全是鸡蛋的香味。
那名躲在被窝里的女孩子,听到帘子外哭声,她懂事的拍了拍看在墙边木床的墙板,原来这是一个房间一分为二。
女子卖身在另外西侧,家里人在东侧,西侧的声音东边,听的一清二楚。
希望自己的母亲快点把这两个人接走,耽误她吃饭,毕竟她以后还要嫁人,如果被人看到了,谁还敢娶自己,
中年男人放下碗筷,尴尬的笑了笑:“小孩子胡说的,我们在这店里的打杂,讨碗饭吃,您别介意啊。”
“两位隔壁请吧。”
这时隔壁房间听到动静,门也被打开,一名三十出头的妇人,急忙的炮了过来。
她脸上涂满了香扑扑的白粉,眉毛也画了,穿着一身单薄的粉纱。
身材微微发福,但依旧挡不住人老珠黄的面容,她看到小儿子在哭。
连忙想上前去抱,却想到客人在这里。
又假装不认识,生怕客人给吓跑了,毕竟现在每家每户都没有饭吃。
粮食一天比一天贵,这附近住的又都是穷人家庭。
每天入城工作的人不在少数,男人一走光,剩下的就更没有了。
老妈妈很好,平时过来个客人,她就有一钱银子,每接五个客人还能多领三十个铜板。
如果一个月接七个客人,就完全可以养活全家五口人。
她每个月就能挣七钱五十文。
可一个月七个客人上哪里找去,这年头饭都吃不起了,有些男人上青楼肯定是找年轻的,谁愿意搭理自己这个老妇人。
三十多岁在这年代都可以当奶奶了,谁家上青楼找一个奶奶。
她看着面前那两位贵气逼人的公子,一时竟有些心慌,这两位无论是身高,气质还是长相都是上等。
如果……
“娘,娘,我要吃鸡蛋,啊,哥哥说不给我吃。”
那最小的孩子哭着抱着妇人的腿,不肯撒手。
“你松开,谁是你娘,听话,快去吃饭。”
“去啊。”
朱由检看着这一幕,脸色瞬间青了下来,他让马祥麟拿出了五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行了,别演了,这些钱你们拿着吧”
那夫妇连忙推脱不敢要,五两银子这么多,他们可不敢要,如果偷偷要了,被抓住少不了被没收,严重点还会被赶出去。
像他们这种没有田地的人,被赶出去只有饿死的命。
朱由检有些好奇:“朝廷不是在各县开的有厂,而且只招聘女子,为的就是缓解家庭压力。”
“而且现在新学已经在京师开展了,各乡里都办的有学校,也不收学费,这三个孩子,怎么还不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