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午睡时、当三万声钟鼓声停止,没有任何人叫朱由检起床,他自己就自然而然的醒了。
这是前世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他睡觉很轻,习惯了四周的声音频率后,一旦周围的声音发生改变,他就会主动醒起来。
“来人!”
揉了揉眼睛,朱由检觉得有些口渴,看了一眼窗外刺眼的阳光,向寝宫外叫了一声。
两名小太监一前一后的低头走进宫内,微微鞠着上半身:“殿下……”
“叫典膳局准备点辛辣的饭菜,另外弄些冻饮来消暑。”朱由检揉捏着眉头,对两个太监招呼,末了不忘问一句:
“国丧开始了没有”
一名太监起身作辑,对朱由检行礼后准备去东宫的典膳局叫庖厨准备饭菜,另一名太监则是颔首回应道:
“回禀殿下、内阁说先皇驾崩突然,六部各官员尚未反应过来。”
“加之内官监、礼部并无国丧储备,因此需要延缓国丧一日。”
这太监回答的清楚,朱由检也听了个明白,心头不由无语。
往往国丧的各种东西,都是在先皇驾崩后的一月国丧开始准备的。
只是朱由检的爷爷万历才驾崩了一个多月,朱常洛就驾崩了,内宦二十四衙门的内官监和礼部都没有准备好东西。
一时间估计也弄不出这么多国丧的东西,估计礼部的意思是把各种应用在万历国丧的东西洗一洗,打扫一下,就先给朱常洛用着了。
这也没有办法、他去世的匆忙,棺椁倒还好说、这东西常备两套,他倒是可以用万历的备份。
但其他各种器皿、绸缎就不行了,只有清洗来用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开口道:
“承恩几时出去的,有没有让人带消息回来”
小太监行礼回应道:“王太监辰时三刻出宫,午时六刻让人带回了兵部的消息。”
“兵部那边说,川兵已经抵达洛阳,预计一个半月后抵达通州。”
“浙兵已经抵达河间府,预计十日后便可抵达通州。”
“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叫人进殿为吾洗漱更衣。”听到白杆兵和戚家军的消息,朱由检点了点头,摆手就让这人退下。
那小太监行礼退下,刚出寝宫不到一炷香时间,一个女官就带着四个宫女,端着各种洗漱的东西走进了寝宫内。
已经适应了这个世界一个月的朱由检,就这样坐在榻上。
女官带着宫女对他行礼,他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言语什么。
女官等人起身后,先是两名宫女抬着摆放铜盆的木架子放在朱由检的一旁,为铜盆倒水,试了试水温。
女官上前为朱由检取下玉簪,头发散乱。
剩下两个女官则是为另一个木桶掺水,试了试水温后,跪在地上为朱由检脱袜。
她们两人跪在地上,小心的水洒在朱由检脚背上,确定水温不会让朱由检不高兴后,才小心翼翼的为他洗起了脚。
女官跪在朱由检身后,用梳子小心为他梳头发,另外负责洗脸刷牙的宫女也轻车熟路。
她们一人用毛巾温水拧干后,小心翼翼的擦拭朱由检的脸颊,另一名宫女则是将一个小盒里面的牙粉洒在了木制的牙刷上。
这牙刷是明孝宗朱佑樘发明的,牙粉则是一些用来清理的粉末。
刷牙被称为洗龙沟,必须得小心,哪怕朱由检只是一个没有封王的王爷,也足够治她们的罪。
服侍朱由检的宫女们,大多都是十**出头,明眉皓齿、皮肤白净的良家女。
即便是那女官,也不过二十六七岁,手法十分老练。
她们的安排有着标准,一般最容易让人不舒服的梳头发,是由经验老到的女官进行。
其次的刷牙,则是由进宫最老的宫女来做,其次就是洗脸、最后才是洗脚的宫女。
在她们的一番操作下,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朱由检就被收拾干净了。
宫女端开了洗漱的瓢盆架子,女官也下了榻。
朱由检站了起来,张开双手的同时,就开始有几双粗糙的手为他更衣了起来。
这些手因为干活而粗糙,与这些宫女的长相形成了明显的对差。
朱由检并不在意这些,反正他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什么也做不了。
他就这样张开双手,等着女官将他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去,最后再开始换新衣添上。
毕竟是国丧,朱由检被换上了一袭素色的白衣,头顶被插上了木簪,随后就被戴上了没有任何金边的黑色翼善帽
尽管年纪还小、不过朱由检已经有四尺八寸,按照明朝的裁衣尺一尺32厘米来算,他已经有一米五三了。
这身高在这个时代,便是一些十二三岁的孩童也没有这么高。
明代男子身高平均也不过一米六四至一米六九罢了。
回顾五千年的华夏身高史,绝大多数时间内华夏人都是东亚第一身高,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华夏人的身高几乎一直可以算是鹤立鸡群,直到清代才开始下降。
朱由检记得不错的话,这个时代明朝招募营兵的标准是五尺二,约等于后世67厘米。
同时期北欧招募士兵标准身高不过62厘米,南欧不过5厘米罢了。
东南亚的各个国家,便是一米五出头都算不错了,而日本幕府,更是45厘米以上就算优质兵员了。
只是不出意外的话,欧洲的人种身高,会在接下来的三百年掠夺中,连续增长,从南欧最开始招募士兵身高标准5厘米到65厘米。
这些东西朱由检很清楚,不过是由于清朝的过度剥削,导致了百姓的营养不良从而导致了汉人身高下降罢了。
所有王朝都是需要剥削百姓的,只是看谁剥削的狠不狠罢了。
就从税收制度来说,明朝中央朝廷对于百姓的剥削并不狠,但是由于官员的俸禄不足,导致**成性。
朝廷对一亩地增收一厘,地方官员就敢征收一厘五分,再转移地方乡绅的赋税给普通百姓,便直接涨到了三厘。
在这样的时代做皇帝,如果搞不清楚百姓为什么过的苦,那么王朝覆灭是正常的。
正如历史上的崇祯,估计到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不过加了一点点赋税,一亩亩产两百斤的地,只收十几斤的粮食,百姓却会造反。
就眼下来说、朱由检十分明白崇祯朝的弊病。
要抢救明朝,从天启年间或许还有可能,但是从崇祯年间的话,还不如直接投身做流寇。
朱由检如果没有记错,大概从崇祯元年开始,小冰河期爆发的大旱灾会连续持续二十年,波及范围包括甘陕、河南山西、山东、北直隶、湖广北部等等地区……
除了辽东和云南两个地方,其他两京十二省,都将会爆发波及全省、乃至半个省的大旱情。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
这连续二十年的旱情,洪涝、瘟疫,实际波及人数超过六千万。
这样的天灾下,就是换朱由检的老祖宗朱元璋来,估计也是任由天下糜烂,最后从南直隶和北直隶发兵,重新打一次天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