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清晨,当晨钟开始作响,时间已经一晃进入了天启四十四年。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战争或许是整个世界的主旋律。
不仅仅是欧洲、北昆仑爆发着战争,就连大明的边陲也不安稳。
在大明进行着《新五年计划》进行变法,皇太孙朱和垠先后代天巡狩益、郑、岷、淮、唐、吉等国的时候,瀛洲与麓川分别爆发了两场叛乱。
十月初七,瀛洲北岛府高台县矿工李平次郎趁大明裁军,瀛洲空虚之际聚众千人叛乱。
他们袭击了矿场门口岗亭的兵马司衙役,杀死衙役十二人,汉人矿工一百二十四人。
随后,他又派人前往高台县,谎称矿井坍塌,诱骗高台县刑部分衙的二百二十八名衙役前往救援。
他们提前炸毁了一处矿井,随后诱骗衙役进入矿井救援。
由于此时瀛洲已经承平数年,总旗官臧克家不曾怀疑,带领百余名衙役进入矿井展开救援。
然而,当他们深入矿井后,李平次郎命人点燃洞口附近的数千斤火药,将洞口外的百余名衙役当场炸死,将矿洞洞口炸塌。
担心矿洞内衙役没有死的李平次郎命令手下矿工点燃剩余万斤火药,不断引爆火药来试图杀死矿洞内的衙役。
在半天之后,李平次郎带领百余名矿工伪装成运送尸体的衙役前往高台下,剩余千余名矿工手持工具紧随其后。
行至高台县时,李平次郎让矿工们在城外十余里的一处树林隐藏,随后自己带领百余名矿工前往高台县。
他们将缴获的一百多支燧发枪放在板车上,盖好白布,并提前派人来到城门口告诉兵马司留守兵马发生矿难。
在城门口留守兵马司士兵放松警惕的时候,伪装成尸体的矿工在经过城门口时突然起身射击。
由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马司都遭遇了裁军,所以此时驻扎在北岛府的兵马司只有五百多兵力,而高台县内仅有一百五十余人。
在驻扎城门口兵马司仅有一队十二人的情况下,李平次郎沦陷高台县东城门,随后组织千余名矿工进城。
在进城的同时,他命人散播“汉人屠杀大和人”的消息来混淆视听,裹挟大量大和人向兵马司衙门和刑部分衙进行袭击。
然而在他们对西门兵马司士兵动手的时候,近处的兵马司衙门已经听到了枪声,于是组织反击。
双方在城池之中进行巷战,但由于高台县内有近八成人口都是大和人,因此兵马司只能叫上部分汉人百姓,边打边撤。
十月初八清晨,高台县兵马司留守高简带领数百汉民和五十余名士兵撤出高台县。
李平次郎得知消息后,当即派人假传消息给四周集镇村庄,言“汉人屠杀大和人,我族人则必得拼死抵抗”。
消息一经传出,许多对当年明军登陆瀛洲的大和人立马回忆了起来,随后拿起农具向高台县集合。
十月初九,当高简带领汉民南下抵达高台县六十余里外的虞山军营。
得知高台县叛乱的消息,军中总旗官张甫着快马塘骑传消息前往北岛府府治宝山县求援,同时在军营四周准备防御工事,派人前往高台县探查情报。
十月初十,当情报传递回虞山军营的时候,李平次郎已经在高台县聚众十万,将高台县附近汉民屠戮殆尽。
初十黄昏,宝山县所驻宝山营参将杨克简得知高台县叛乱的消息后,他当即派人前往瀛洲城送去消息,同时召集北岛府兵马。
十月十二日,杨克简率领北岛府宝山营的三千营兵北上,此刻李平次郎已经聚众十余万。
十五日清晨,在瀛洲城得知高台县叛乱消息的同时,杨克简带兵抵达宝山县,随即下令攻城。
十七日深夜,在瀛洲城支援的瀛洲营抵达战场后不久,明军发起总攻,高台县被收复,李平次郎死于战乱。
十八日深夜,东军都督府瀛洲总兵王辅臣下令,此次参与叛乱被俘者尽数击毙。
是夜,六千明军击毙了被俘的四万余名叛军。
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威慑作用,反而让因为瀛洲贫富差距巨大而积压情绪许久的瀛洲大和人彻底暴动。
冬月初三,北州县合山镇发生叛乱,张长尾郎发动镇民叛乱,将除了大和人以外的汉人、少民尽数屠杀,聚众千人。
冬月初五,作为大明重要矿区的南岛府石见矿区发生暴动,矿工李左次郎聚众矿工数万发动叛乱。
冬月十二……
冬月二十七……
仅一个半月的时间,瀛洲之地暴乱不断,揭竿而起者多达数十万。
他们大多会在起势过后围攻集镇、县城,躲避都督府营兵的追击。
当消息传到北京时,已经是腊月初五,而此时被叛军直接或间接杀害的汉民已经多达二十余万,其家眷数十万。
要知道,整个瀛洲汉人数量不过三百来万。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瀛洲移民就已经有接近十分之一死在叛军屠刀下,这样的消息让朝野震动。
当然,仅仅是瀛洲叛乱还不足以造成这样的影响,能造成此次朝野震动的主要影响来自麓川。
冬月十七,麓川缅族头领莽泰因声称自己是东吁王朝莽应龙之后,打着“均田地,户百亩”的口号发动叛乱。
一时间,麓川、恒河两省揭竿者多达数十万,而莫卧儿也抓住时机,趁边疆明军前往平叛的同时举兵十万,大肆侵占大明疆土。
在瀛洲消息送到京城前,监国朱慈燃已经发饷四百万两,命内阁大臣、上直都督李定国为平南总督,统上直四卫南下,节制西军平叛了。
由于大型基建和工厂,眼下的大明国库已空,除非动用银行的储蓄银,不然根本没时间筹措军饷来平叛瀛洲。
在监国太子朱慈燃准备发行国债的时候,皇帝朱由校出面下旨,命瀛洲总兵王辅臣为平叛将军,遇事自处,瀛洲布政使张同敞总督军政,自筹军饷。
不得不说,朱由校还是比较冷静的,他清楚瀛洲叛乱是因为长期的阶级差距所导致的,因此罪不在王辅臣和张同敞。
眼下与其追责,倒不如尽快平定叛乱。
从大明筹措银子,时间上肯定来不及,倒不如让张同敞自行筹措比较快。
如朱由校预料的一样,当张同敞和王辅臣接到圣旨后,原本急切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张同敞向瀛洲汉民发行“平叛国债”五十万两,为求自保的汉民们踊跃购买,给瀛洲平叛凑足了军饷。
在军饷凑足的同时,张同敞一边把军饷运抵前线,一边派人接收王辅臣带领军队平叛后缴获所得。
这样一来,王辅臣不用分兵来清点缴获,而是可以直接在战后拿现银按功犒赏。
至于张同敞也靠着后续清点的缴获,一边偿还“平叛国债”,一边支持王辅臣平叛。
在精兵粮足的后勤准备下,明军势如破竹,尽管只有一万五千人,但他们连战连捷。
四十五年正月初五,王辅臣于桶间峡围歼叛军六万,尽坑之。
正月十七,参将赵良栋于三方原击毙中山县叛军两万余众,所俘三万叛军尽数击毙。
正月二十二,参将白光勇收复石见矿区,击毙叛军三万余人。
二月初四……
二月十二……
在朱由校的信任,张同敞的筹措,王辅臣和明军的征战下,瀛洲叛军人人自危,暴乱遂败。
然而不等朱由校高兴,三月初二的清晨,当他还在规划天阁应该怎么建造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所建造的天阁模型开始剧烈震动。
不等左右太监宫女反应过来,朱由校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丢下手中工具,跑出了乾清宫。
他的速度之快,连四周的内侍们都未能来得及跟上,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要跟上的时候,却不想刚刚跑出门口,便有木槛、鸳瓦自空中坠下,几个内侍脑顶被砸裂,一命呜呼。
朱由校倒是脚步飞快,浑然不像六十岁的人,独自一人一口气直接跑到了乾清宫的广场上。
同时,四周皆震,乾清宫大殿仅在片刻间便严重损坏,四周一派狼藉。
外廷的诸多大臣来不及跑出殿外,纷纷躲在桌下避难。
整座北京城的宫殿和全城房屋都在震颤之中,城内房屋倒塌者不计其数,就连坚实的城墙也有百处左右塌陷。
与此同时,狂风骤起,横扫全城,灰尘遮天蔽日,百姓们惊恐万状,争相逃到街上。
好不容易地震过去,结果同一天内又接连发生三次地震。
此后三日内,每天都有余震发生,众多百姓无家可归,露宿街头。
朱由校和皇后张嫣、妃嫔,以及宫中的太监、宫女、朝中的要臣显贵等都撤离屋外,在帐蓬中住宿。
值得庆幸的是,地震发生时,太子朱慈燃前往了京城南部的南苑练习马术,直到地震彻底停止才返回了京城。
灾后,经户部统计,京城及周边死难者三千四百六十七人,地震造成的损失不下五十万两。
不过,此事过后,大明南北局势也开始好转。
三月二十,张同敞、王辅臣联合上疏,城暴乱已平,但瀛洲人口锐减,农田荒废甚多,乞请蠲免瀛洲农业税一年。
看到奏疏后,监国太子朱慈燃朱批,蠲免瀛洲农业税两年,同时让张同敞统计瀛洲《黄册》。
这边瀛洲的暴乱是平定了,但南边的麓川缅族叛乱却才刚刚进入**。
去岁冬月,叛军头领莽泰因占据麓川蒙山县,冬月下旬攻破永安城,分封麾下将领为将军,恢复东吁王朝时期的官制、礼制、军制,推行自创的历法“王天历”。
如此行为引得麓川南军四营出兵镇压,叛军虽然有五万之众,但却无法抵挡失败,莽泰因带领数千残军自永安突围,北上木邦府。
腊月初二,莽泰因汇合两股叛军,兵马恢复五万,因此心中膨胀,意图进攻木邦府府治木邦。
交战一日后不克,又听闻官军已然北上围剿,因此莽泰因选择继续带兵向西北进发。
腊月二十七,莽泰因在恒河西军十营忙于围剿恒河缅族叛乱而后方空虚的同时,率军经大山进入恒河省,攻克底马撒府西山县。
尽管西山县中百姓大多同样是从麓川迁移而来的缅族,但莽泰因却并未因为对方是同族心软,反而是痛下杀手,纵容兵马劫掠。
在短暂的劫掠后,莽泰因闻底马撒城兵力空虚,因此率大军进攻底马撒城。
正月十二,在莽泰因围攻底马撒城的时候,奉命平叛的李定国率上直四卫乘坐火车抵达恒河省中部的孟加拉府。
由于恒河省缅族人口众多,因此大军还未进入底马撒府便被出卖行踪。
知道官军厉害的莽泰因随即带领大军向底马撒府东北进军,企图通过河谷山脉进入云南。
由于此次李定国率领南下的上直兵马是四骑卫,因此他在抵达底马撒城,得知莽泰因逃窜进入山林的时候没有追击,而是选择在恒河平叛。
同时,他向西军都督府下令,命麓川总兵木懿、云南总兵马万年、乌斯藏总兵张春桥三路出兵,从孟拱、里麻、山南三地出兵,围剿进入山林的莽泰因。
三位总兵得令后,于是各率三营兵马参与围剿,同时李定国则是自己率领上直四骑卫与西军两万骑兵四处救火。
在他的救火下,恒河与麓川的局势得到控制,捷报一封又一封的送往京城。
二月,恒河境内叛军一空。
四月,麓川境内叛军一空。
四月初九,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当莽泰因率领一万六千多残部从原始森林之中走出,他所面对的是以逸待劳的三万明军。
战斗至清晨打响,午时彻底结束,一万六千余名叛军被尽数击毙,莽泰因受伤被俘,四月三十日被押到北京菜市口凌迟处死。
至此,这一南一北的两场大叛乱彻底结束,史称“瀛洲倭乱”、“麓川暴动”。
八月初五,当朱和垠得知叛乱消息匆匆忙忙赶回大明,并抵达麓川西海港的时候,他深入麓川腹地,记录下了自己所看到的一景一物。
在他的日记中,相比较他出发时路过麓川所看到的繁荣,战后的麓川人口减少的厉害,许多村落都凭空消失,田地荒废。
曾经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金三角”也变得疲敝,麓川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存活下来的百姓更是极度的恐惧和绝望。
在日记中,朱和垠写道:
“战争对当地的经济破坏很大,许多的田地都被荒废,人口遭遇屠戮。”
“一些百姓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他们的粮食和家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机器被破坏。”
“尽管朝廷给当地的百姓每户发田百亩,但由于没有拖拉机,百姓们无法将已经抛荒半年的土地重新开垦恢复。”
“在朝廷没有发下新的机器下来,他们或许还将陷入长期的恐慌和绝望中。”
“朝廷应该尽快针对当地做出新的政策,加快当地的经济恢复,蠲免赋税来保证民间的治安……”
朱和垠在写完日记之后,他没有留在原地,而是返回了西海港,催促着舰队返回北直隶。
九月初二,伴随着汽笛声响起,他带着舰队回到了阔别一年有余的天津。
长途跋涉让他的身体劳累,但他没有休息,而是迅速返回了北京城,并在黄昏时分前往了乾清宫,对正在研究“天阁”的皇帝朱由校说出了麓川当地的情况。
得知麓川百姓的实情后,朱由校放下了他心爱的“天阁”设计图纸,临时召开廷议。
首先,蠲免麓川、恒河、瀛洲两年农业税,同时统计人口,为机器被破坏的百姓人家分发新的机器。
同时,地方衙门要将房屋被破坏百姓的房屋修缮工作放到《新五年计划》中。
为了防止贪污,朱由校派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成德巡视麓川、恒河两省,内阁阁臣颜胤绍加巡瀛洲行省。
这简单的几条政策经过内阁商议无误后下发,与之相关联的大部分官员也纷纷行动了起来。
同年七月初五,西班牙与奥斯曼签订《埃及条约》,宣布以德尔纳为界,德尔纳以西归西班牙,德尔纳以东归奥斯曼。
八月初二,额哲率领军队终于攻入了被他们包围近一年的波兰首都华沙,波兰王国灭亡。
在拿下华沙之后,额哲率领军队攻占波兰西陲的一些城市,并未参与瑞典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这样的举动让瑞典国王阿尔文十分气恼,却又毫无办法。
此刻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瑞典都无力干涉蒙古,额哲也心安理得的将哈拉和林迁移到了基辅。
不过,他的好日子没过太久,当缓过一口气来的奥斯曼将军队从埃及撤回本土后,占据了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的蒙古立马成为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碍于大明和蒙古的宗藩关系,奥斯曼没有大举出兵,而是派遣少量军队去骚扰两国边疆的牧民。
这点小事没有被额哲放在眼里,此刻的他还在忙于消化波兰。
消化一个国家,这对于蒙古人来说可谓困难。
不过,那是之前的蒙古,而如今的蒙古自从成为大明藩属国后,他们每年都会将贵族的孩子派往大明学习。
这些孩子从小学学起,直到大学毕业才返回蒙古。
如今已经是蒙古国成为大明藩属国的第二十三年,在过去的这二十三年里,蒙古贵族们向大明输送了上万孩子。
尽管他们之中有许多人不愿意返回蒙古,而是在大明生活、为官,但返回来的官员还是有四千人左右。
利用这四千接受过新式教育的贵族子弟,额哲最少稳住了波兰的局面。
不过,想要彻底的消化波兰,仅凭这四千子弟还是不够的。
因此,他将百户及以上将领子嗣才能前往大明学习的规矩进一步下降,只要是参军的蒙古人,那他的孩子就能前往大明的泰西省学习。
这么一来,蒙古可以送往大明的适龄儿童数量提升到了七八万人。
他们被安排在八月前往大明学习,大概在二月初一开学的时候抵达泰西省的省会西州城。
不过,要送这么多孩子去学习,蒙古的财政支出会大大增加。
由于大明对藩属国百姓前往大明学习都是要收取学费的,因此之前蒙古贵族们才没有送太多人过去。
只是现在不同了,拿下了波兰的蒙古国将获得一大笔财政收入,供养七八万孩子去大明学习完全没有问题。
额哲唯一需要安排的,就是向大明皇帝献上一份丰厚的礼物。
因此,在时间来到八月的时候,与孩子们一起出发的,除了他们的行李外,还有三十多辆满载货物的马车。
马车里装着的,都是额哲在华沙搜刮的宝贝,其中包含的波兰王室过去几百年的珍藏……
番外篇还有几张结束,然后是四五章的后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