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我成了大明勋戚

330 惊喜交加 (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无限循环 8759 2024-02-07 13:06

  “臣不知。”

  面对孙太后的质问,沈忆宸表现的很淡然平静,丝毫没有寻常官员那种畏惧。

  哪怕他无召领军赴京的举动,足以问罪抄斩!

  听到沈忆宸的回答,孙太后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长久的后宫养尊处优生活,她已经习惯了周边人的恭敬顺从,沈忆宸行径都到了可以问罪的境地,居然还敢跟当朝皇太后睁眼说瞎话。

  “不知?”

  “福建兵马都已经到大沽口登陆了,你跟哀家说不知?”

  珠帘背后孙太后,这次声音明显提升了几个响度。如果不是考虑到皇帝亲征塞外战况不利,恐怕她当场就得叫宫中侍卫把沈忆宸给拿下,治他个大不敬之罪!

  “福建兵马北上剿倭,臣早已报备兵部,并无不妥之处。”

  “可你在大沽口领军登陆,这是剿倭吗?”

  “不是。”

  “那你想要做什么!”

  哪怕隔着一道珠帘,都能感受到孙太后目光中的那一抹寒意。

  同时华盖殿内群臣,下意识的屏住呼吸看向沈忆宸,他们也想到得知这个答案。

  距离京师百来公里外的大沽口,就驻扎着沈忆宸从福建带过来的数万兵马,放在这个特殊时期已然有攻陷皇城的可能性。

  哪怕沈忆宸没有谋逆的野心,却实实在在的行了谋逆的举动。

  如果他给不了皇太后,给不了朝廷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说问罪抄斩,至少仕途是走到尽头了。

  本来凭借着福建平叛之功,入阁拜相的机会就在眼前,沈忆宸偏偏自找麻烦,属实让人看不明白。

  带着众大臣不解目光,沈忆宸依旧高昂着自己的头颅,义正言辞的回道:“臣蒙陛下钦点三元及第,后深受圣眷以弱冠之年,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

  “如今陛下北伐战事不利,臣恰好领军北上剿倭,岂能因爱惜羽毛畏惧流言,就视皇恩于不顾选择作壁上观?”

  “臣多次上疏朝廷请请求驰援陛下,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应。万般无奈之下,加之北上剿倭补给告急,只能暂时停靠大沽海防口驻扎。”

  “还请太后体谅臣的一片赤胆忠心!”

  不管沈忆宸无召领军赴京有多离谱,至少他目前能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借口,并且借助忠君爱国的名义,还能给皇太后孙氏一个台阶下。

  官场之道,很多时候也是一门妥协的艺术,一名合格的当权者,应该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可惜,临时垂帘听政的孙太后,并不是那个合格的当权者。

  “呵,无召领军赴京的犯上之举,硬被你给说出理来了。”

  “难怪皇帝会看重你,真是生的一张好嘴巧舌如簧!”

  孙太后此言一出,在场很多朝臣脸色都变了,甚至就连郕王朱祁钰,都忍不住朝着珠帘方向看了一眼。

  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你再怎么不喜欢沈忆宸,好歹顾忌一下他身后驻扎的数万大军。

  改朝换代是不可能的,但搅得京师天翻地覆,几率还是很大的。

  “太后,沈提督忠君报国并无二心,还请慎言!”

  面对孙太后的咄咄逼人,站在一旁兵部侍郎于谦,终于忍无可忍站出来为沈忆宸辩解。

  毕竟是他领旨召令沈忆宸入宫,如果变成了一场问罪的鸿门宴,那么于谦就成为难辞其咎的“帮凶”。

  冤枉忠良这种事情,于谦做不出来。

  眼睁睁看着沈忆宸被太后质问逼迫,于谦同样不会为了明哲保身,而选择冷眼旁观。

  “太后,通政司积压奏章内,确实有沈提督的上疏。”

  “为君分忧,乃臣子本分,不能轻易断定为犯上之举,还请太后海涵!”

  不仅仅是于谦站了出来,礼部侍郎钱习礼,同样毫不犹豫的帮沈忆宸站台。

  座师身份,天然与门生绑定在了一起,以往钱习礼无心仕途更不想屈尊讨好王振,多次上疏皇帝乞骸骨。

  现如今遭逢多事之秋,致仕回乡已然不可能。那么在其位当谋其政,自己学生一定要保下来,谋逆犯上这桩罪名坐实没人背的起!

  钱习礼的话音落下,阁臣高穀紧接着出列道:“臣赞同少司马跟少宗伯所言。”

  “常言道事缓从恒,事急从权。沈提督从福建千里北上,听闻陛下战事不利,急切之下有些许逾矩可以理解,不应过于苛责。”

  兵部、礼部、内阁三方大佬站出来力挺沈忆宸,这下让很多观望的朝臣们,终于有了底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臣附议中堂所言,还请太后多多见谅。”

  “臣同样相信沈提督!”

  望着殿下朝臣纷纷出列表态,并且像于谦还用了“慎言”这种带着些许不敬的词语,珠帘背后的孙太后脸色可谓是铁青。

  想当年太皇太后张氏摄政时期,满朝文武勋戚在她面前无一不是毕恭毕敬,轮到哀家垂帘听政,就看着好欺负吗?

  孙太后这点想法还真没错,殿内文武大臣的心中,她确实是看着比较好欺负……

  太皇太后张氏辅佐幼主继位,摄政期间长袖善舞,重用贤臣军国大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更为重要一点,朝中宦官、文官、勋戚武将三方势力,被巧妙的压制在了一个平衡点,互相制衡互相监督没有任何一家独大。

  皇太后孙氏没有任何朝政经验,唯一知名点的事例,是挤掉明宣宗元配胡皇后上位。明朝这群在太礼仪事件之前,连皇帝都不怎么鸟的大臣们,怎么可能服气一介女流之辈?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皇太后终究差了点意思。

  与孙太后一同面色铁青的,还有阉党成员奈亨、王佑等人。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沈忆宸无召领军赴京,这种堪称实锤的“谋逆”举动,现却在朝臣嘴中变成了忠君爱国事急从权。

  塞外传来的军情,不过是恭顺侯吴克忠部遭遇不测,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率领的亲征军大败,需要哪门子的事急从权?

  阉党几人互相对视了下,明白这种机会下要是做不到趁他病,要他病,那沈忆宸日后在朝中就真的无法无天了。

  于是乎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站了出来,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安危乃天子亲军职责,沈提督是不是有些越权了?”

  有了马顺带头,户部侍郎奈亨立马接话道:“缇帅所言甚是,沈提督仅有提督福建兵马权限,何时能在京师腹地私自调兵?”

  “没错,漠北战事些许小败不影响到大局,陛下率领数十万亲征军将士荡平鞑虏指日可待,何需沈提督千里迢迢从福建奔赴京师勤王?”

  都御使王文,更是出列补充了一句。无论沈忆宸找到多少理由,程序上的不正义始终没有办法绕过去。

  黑的说不成白的,无召赴京看你怎么圆!

  阉党成员站出来质问,让华盖殿一时间陷入沉默。

  皇太后孙氏可以不给面子,阉党很多朝臣却不敢得罪。

  原因很简单,等到明英宗朱祁镇班师回朝,孙太后就得回到后宫中颐养天年,对朝政大事没有丝毫的影响力。

  相反王振要是回来了,以他睚眦必报性格,如日中天的权势,不是每个人都有沈忆宸的实力跟背景,可以做到安然无恙。

  就在这一片寂静中,沈忆宸却突然扑哧一笑,嘴角浮现出一抹轻蔑。

  “殿前失仪,沈提督你这是在藐视太后吗?”

  都御使本就掌管监督职权,沈忆宸这抹笑容属实过于嚣张了,真以为掌控了几万大军,就可以为所欲为?

  “本官是在笑若真遭逢大败,靠着锦衣卫这点天子亲军能救驾吗?”

  “沈忆宸你这话什么意思,诅咒陛下大败?”

  感受到羞辱的马顺,当即愤怒无比的冲到了沈忆宸面前。此子怕不是把紫禁城的朝廷大员,当作了福建的地方官吏,堂堂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岂容你随便讽刺的?

  就在双方箭拔弩张之际,大沽千户章岩磊紧急命人通报的军情,被通政司官员呈递到了华盖殿前。

  “太后,郕王,大沽海防口千户急报,山东卫驰援辽东的兵马一万五千余人,已经抵达了大沽码头。”

  听到是山东兵马前来,孙太后铁青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

  京师防务空虚,山东兵马前来正好可以制衡沈忆宸的福建兵马,没有了兵力上的优势,那就再无需忌惮此子是否有谋逆之心了。

  “传哀家懿旨,命山东卫兵马取消驰援辽东的计划,暂驻防京师!”

  孙太后才不管辽东局势如何,她只知道必须确保京师的安全。

  “回太后,沈提督已经分兵前往辽东驰援,山东卫兵马此刻驻留在福建水师营地修整待命。”

  山东卫兵马驻留福建水师营地?

  听到通政司官员这样回禀,不仅仅是孙太后,就连殿内满朝文武都感觉有些懵。

  什么时候地方卫所官兵,有如此亲密的友军关系,合兵在一个营地中?

  不过很快,通政司官员便给出了答案。

  “另有一封山东都司指挥佥事韩斌上疏,称山东卫兵马运力紧缺,需要借助福建水师的海船,请求暂受沈提督节制!”

  这句话说出来,对于孙太后跟满朝文武的冲击,就不仅仅是懵圈那么简单,而是纷纷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本以为山东卫兵马是“援军”,没想到是“敌军”啊。

  特别这个指挥佥事韩斌,居然主动请求福建提督节制兵马,这种要求简直是闻所未闻,称之为部下都不过分吧?

  何时沈忆宸的手,从福建伸到了山东。

  有些反应快的官员,突然联想到当初沈忆宸出镇山东治水的过往,莫非就是在那个时候笼络了山东卫官兵。

  可真是如此的话,那沈忆宸得有多大的人格魅力,才能以文官身份获得武将追随。并且足足过去了两年,还甘愿主动受其节制,属实有些过于惊人!

  勋戚子弟,掌兵天赋恐怖如斯吗?

  这时候本来气势汹汹站在沈忆宸面前的马顺,脸色更是难看无比。

  如果说之前沈忆宸掌控福建军,仅是对京师有很大的威胁,那么现在山东卫所军合流会师,就真的有攻陷京师的可能。

  就如同沈忆宸说到那样,到了军国大事这个层面,靠着区区锦衣卫天子亲军能干什么?

  与此同时,沈忆宸内心同样又惊又喜,他没有想到山东卫所军会在这个时候抵达大沽口,更没有想到领军的会是韩斌甘愿受自己节制。

  故人再相逢,自然是喜。

  惊就在于沈忆宸这下是真的解释不清楚,自己并没有拥兵自重的准备。

  就在众人望向沈忆宸的目光,逐渐变得有些诡异的时候,华盖殿外传来了一道高呼。

  “宣府急报!宣府急报!”

  能在宫中这样高呼急报的,毫无疑问是来自边关的紧急军情。

  只见一名满身尘土的信使跪倒在大殿中央,声音略带一些惊恐的说道:“启禀太后、郕王,陛下从宣府传来边关急报。”

  “快说发生了何事!”

  孙太后此刻再也顾不上什么沈忆宸谋逆之举,她满门心思都放在了边关急报上,生怕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发生什么意外。

  “恭顺侯阵亡,成国公领兵主动出击瓦刺部,于鹞儿岭遭遇鞑虏埋伏损失惨重。”

  “陛下得知消息后,选择扎营在土木堡固守,可宣府都指挥佥事杨俊弃守独石永宁等十一城,导致亲征军孤立无援陷入了瓦刺大军的包围中。”

  “形势危急,还请太后速发援军为陛下解围!”

  听到信使的禀告,华盖殿内群臣一片哗然,皇太后孙氏更是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没有昏厥过去。

  二十二万亲征大军,还有大同、宣府等九边重镇的驰援,这才出征多久就伤亡惨重,连皇帝都在土木堡被围。

  战前哪怕预料最坏的结果,可能都达不到这种程度。

  “那成国公如何,有他的消息吗?”

  沈忆宸转而朝着信使问了一句,虽然他派了武锐率领骑兵驰援,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没有谁敢保证能改变历史格局,让成国公朱勇活下来。

  “小的不知,目前成国公部伤亡不明,公爷也是生死未知。”

  听到这个回答,不知为何沈忆宸心脏咯噔猛跳了一下。

  土木堡,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题外话------

  感谢兄弟们打赏,循环想办法明天多写点字数加长。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