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冀州之战!
大军渡过黄河恢复了一些的燕国军队一起进攻魏国的河北之地。
此番楚国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军力,除了必要的守御军队外,仅仅第一批进入冀州战场的就有整整三万战兵!
后续依旧在集结的战兵还有三万,集结完毕就开往冀州战场。
六万步骑!
辅兵加后勤有将近三十万,这比例虽然不到极致的十一抽丁,但同样快到极限了。
只有青徐二州的楚国,经过此番几乎完全被掏空,没有什么战略缓冲的楚国,这几乎是赌国运的一战。
要么大获全胜,冲破樊笼,自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要么一败涂地,军力大损后慢性死亡。
楚军的主攻方向有两个,其一是刘备、关羽率领楚国主力进入冀州,寻求和曹操决战。
这一路将星云集,关张赵几人皆在此处,法正、刘烨等谋士同样在这一路。
另外一路则是看顾后路,楚军渡河进入冀州,要防止曹操从兖州进攻青州,吕申和太史慈守在这一路,任务极重,很是困难。
好在吕申已经习惯了。
洛齐离开了临淄,晋国和楚国的联盟信任需要一个人去维系,这个人除了洛齐外,其他人都不行。
天下大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楚国这一动,天下列国都随之而动。
……
吴国。
洛楚一袭冠冕华服,意气深沉的望着众吴国群臣。
周瑜、鲁肃、张诏、张纮、诸葛瑾、顾雍、庞统、蒯越、陆逊等一众文臣,黄忠、甘宁、孙策、凌统、韩当、周泰等一众武将。
他深吸一口气,不知不觉间,吴国的实力竟然已经这么强了。
吴国谋士团的质量和数量皆不逊色于曹魏谋士团,武将团亦极强,或许唯一的缺陷就是内斗比较激烈。
所有人都在等着洛楚说话,他高高的举起酒杯朗声道:“诸卿。
楚王刘备已经率领楚国军队北上,我吴国与楚国结盟,共抗魏王曹操,如今亦当起兵,攻汝南,破豫州,夺取淮河,成吴国铁壁,就在此时!”
鲁肃捻须而笑,他的江上对现在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攻败曹操,下一步就是楚国的徐州,守江必守淮,徐州门户,只能在我吴国手中。
吴国群臣皆是振奋之色,蜀国就像是一个藏在龟壳中的老王八一般,啃了许多都啃不下来,不过汝南就没有那么难打了。
毕竟整个荆州以及扬州都在吴国手中,有江北四郡在,就有进攻汝南的桥头堡,吴国可以同时从三路出击。
洛楚慨然下令道:“蒯越、蔡瑁,命尔等率三千水军,八千步卒驻守襄阳,谨防曹魏自南阳攻吴!
周瑜、鲁肃、孙策命尔等率两万大军自江夏攻汝南。
本公亲自率主力自淮南攻汝南,其余诸将各自在三军麾下听命。”
洛楚之令一下,吴国众人皆凛然,这命令可不一般啊。
蒯越和蔡瑁守襄阳这相当合理,本就是襄阳四大家族之二,没什么可说的。
但洛楚让周瑜、鲁肃和孙策一路,这相当出乎众人预料,周瑜和鲁肃都是洛楚的亲近之人,孙策可不是。
周瑜和孙策的关系好,周瑜和鲁肃的关系也好,但鲁肃和孙策的关系很差。
尤其是孙策和荆州派有大仇,属于少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吴国中的势力不大也不小,这种情况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压制不亲近的孙策,让周瑜和孙策少接触才为妙,安排到一起是做什么?
最擅长这方面的鲁肃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周瑜目前是吴国仅次于洛楚的统帅,洛楚统管摄政会议,不需要多言,周瑜是大都督,这一次却被扔到了偏军中。
这一定是某种政治信号!
而后鲁肃开始思索自己的存在,为什么洛楚会将自己也安排到这一支偏军中,是想要做什么呢?
……
蓟城。
燕国皇帝燕林是最先得到楚国进军冀州消息的,毕竟燕国就占据着一半的冀州土地,尤其是渤海郡就在燕国手中,对青州的消息反应的极快。
如今的燕国国中情况极其复杂,从背刺赵国,然后得以占据半个冀州以及整个幽州之后,在燕国中,就发生了一件让燕林始料未及的事情。
那就是大量的燕国贵族都要求换地!
把辽东的土地换到幽州和冀州来,还不仅仅是换地,几乎整个燕国人,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都要求迁徙到幽州和冀州的土地上生活。
这实在是太正常了,辽东那是什么苦寒之地,甚至有超过一人高的积雪。
谁想生活在那里啊?
一代代燕国人孜孜不倦的想要南下,愿意拼上一切,甚至付出鲜血和牺牲,回归故土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不就是想要到温暖的南国吗?
都是诸夏子民,凭什么我们就在这种苦寒之地,汉人就生活的那么好。
燕国没进中原我们生活的这么苦,燕国进了中原,我们生活的还是这么苦,那中原不是白进了?
这种思想的浪潮有多恐怖,就连燕国皇族都是这么想的。
燕林仅仅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辽东老家就已经有十数起兵变和民变了。
这种事吓得燕林赶紧开始安抚依旧生活在辽东的子民,分批开始让他们内迁,但这件事可不简单啊,这些辽东燕人来到幽州和冀州,没有土地和粮草,怎么生存?
只能美其名曰征用豪强以及其他百姓的,这就导致燕国中现在的客土矛盾异常激烈。
幽州汉人和冀州汉人面对燕人的态度就是臭外地的上我们这里要饭来了。
燕人则是认为你们这些手下败将,还敢这么狂,双方间自然说不到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刘备递来的橄榄枝,他立刻抓住,然后向整个燕国宣布,“都别吵了跟着朕去更南边抢更多的土地,到时候哪里还有这么多事。”
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发外部矛盾,燕林这一举动果然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对燕国这种以战争为驱动的国家来说,对外战争起码暂时能减少燕国中的矛盾。
只要之后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战利品,这一套就能一直玩下去。
究其本质,燕国身上带着的些许游牧和渔猎的习气还没有完全去除,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还没有适配中原模式。
这赋予了他们强大的即时战斗力,但也拖累了他们的战争潜力,相对于更强的战将,现在的燕国更需要一个顶级的战略设计大师。
燕林是个武夫皇帝,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能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在统合了燕国和幽州之后,整个天下除了胡人外,最多最盛的骑兵军队在他的统率下汹涌着向冀南而来。
“这一战,打垮魏国和楚国!”
盟友?
高贵的燕国不需要盟友,都得死!
……
魏国都城,洛阳。
曹操在这里收到了楚国、燕国、吴国三国一起进攻魏国的消息。
大殿之中,坐着魏国群臣。
曹操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张,他甚至还想笑,或者说已经笑了出来。
他带着浓浓的嘲讽之色道:“这些人果然联合在了一起,果然没有出乎孤的预料啊。
他们难道以为联合起来就能够击败孤吗?
汉中王和蜀王没有一起出兵吗?”
荀攸朗声笑道:“大王,汉中王为您献上贺词,他恭谨的顺从您,蜀王更不必说,不堪大用,传檄而定的货色罢了。”
魏国群臣都事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如今的魏国有多强?
拥有整个关中、三河、兖州、豫州,这每一个都是产粮大区,每一个都是人口大州,各兵种都不缺乏之前较为缺少的骑兵,在得到了关中后,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这一战,曹操能够直接拉出二十万大军,这甚至都不是魏国的极限。
这么强大的实力,曹操以及魏国群臣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输。
曹操狂放的饮下一杯酒,而后端着酒杯走到大殿上,他穿着摄政的服饰,戴着皇帝才能够戴的冠冕,他已经拥有了九锡,所有皇帝有的东西,他都有。
其他人就算是被赏赐之后,也不敢用,也不能用,但曹操敢用,能用。
他高高的举起手中,满脸的意气风发道:“当年太平军乱,孤奉诏勤王,和袁绍、刘备等人一起抗击张角,虽不胜,但亦有声名。
而后在陈留起兵,诛董卓,收兖州,攻刘备,取青州,败袁术,收汝南,攻袁绍,得冀南,而后挥军西向,凉州诸侯俯首,马超请降,孤全得关中,太平军赵弘亦俯首称臣,孤得到了南阳之地。
一直到如今,孤建国,成为了大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
二十年来,孤站到这个位置,经历了多少啊。
星河灿灿,天日茫茫,孤有今日,幸甚至哉啊!
当饮酒!”
曹操此刻豪气纵横,满腔的英雄之气,震的殿中群臣皆高呼起来,这就是他们的主君,当今天下最有权势,最接近天子之路的人。
一个新的王朝将会在曹操的手中缔造,这是所有人都确认的,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意外了。
一片饮酒的声音在殿中响起,众人皆是心中火热。
曹操高声道:“如今有数人负隅顽抗,有数人心怀难明之意,孤不在意,自古以来就不缺乏螳臂当车之人,击败他们,使天下一统。
孤年岁已高,此生最后一次为大汉立下功劳,就在此战了。”
曹操这话一出,殿中顿时更是欢声雷动。
这些人都是曹操的亲近,当然知道曹操这是什么意思,等到这一战一胜,就该要着手准备称帝了。
汉室就真的要彻底成为过去式了。
以后只会有大魏皇帝,甚至大魏天子,那将是一个新的时代。
曹操将会从汉臣摇身一变成为新王朝的皇帝,他甚至会有一个响当当的庙号和谥号——魏太祖高皇帝!
午夜梦回之间,曹操无数次的在做这个梦,伴随着不断地军事胜利,他的梦越做越真实,甚至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
这一场洛阳宴会一直举行到了很晚很晚,曹操在宴会的最后向所有人宣布,“孤将亲率大军,前往冀州和刘备决战。
当年孤击败了袁绍奠定了我魏国的王霸之基,孤亲征马超,奠定了我魏国天下第一的地位。
最后的老对手刘备,孤依旧要亲手击败他,彻底断掉他那些不切实际的念想。
诸将诸卿,皆随孤出征,在冀州迎接胜利,北方一统,就在此时。”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整个魏国中无数的军队都被征发出来,收服的西凉铁骑浩浩荡荡的往冀州而去,渐渐恢复的三河骑兵同样被征发出来,还有久经战阵的关中士卒。
从洛阳发出的命令,将后汉曾经的禁军都召集了起来,这份声势简直让人感觉是回到了后汉最巅峰的时代。
这种反差愈发的让人感慨。
因为拥有这些的不是大汉的天子皇帝,而是魏王。
现在的大汉真的已经完全被魏国所掏空,在汉室这个牌子下面,完全就是魏国的骨血。
只等之后将汉室的牌子取下,然后挂上魏国的牌子。
一个禅让的仪式,将所有的法统转移过来。
无数的军队向着冀州而去,在整个天下之间,遍地都是征发的士卒,遍地都是摇曳的旌旗。
楚国的军队在进入冀州后,先和燕国的军队交流了一番,两者之间互不信任,也不合在一处,而是各自为战。
魏国的先锋军队到达后,仅仅先锋就有四万人。
曹操则率领着主力十万步骑在后面缓缓赶来。
在后面的军队还没有到来时,前面的军队已经开始交手。
刘备主动挑起了战争,他要试试魏军的成色,看看之后要怎么去寻找破绽。
————
魏武雄姿,年虽老迈,尤有壮志,每所亲征,皆有所得,出口成章,诗亦豪迈,文韬武略,汉末列国诸侯,未有胜者,真雄世之主也。——《汉末英雄记》
(本章完)